自性化旅程荣格理论视角下的《灿烂千阳》

发布时间:2019-08-1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性化旅程荣格理论视角下的《灿烂千阳》
作者:张丽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7
摘要:本文运用荣格原型视域中的自性化理论,来分析小说《灿烂千阳》主人公玛利亚姆的自性化旅程,以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及阿尼姆斯为研究视角进而阐释了其自性化心路历程。在爱和希望的指引下,主人公由自我迷失,觉醒,进而做出反抗,并最终达到了内心与外在的完整和平衡,实现了自我统一。
关键词:自性;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作者简介:张丽敏,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208-01 引言
荣格是瑞士的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原型理论不仅用于精神治疗方面,对文学批评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自性和自性化是其原型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心灵发展的起点和终点。 本文通过运用自性化理论着重分析在人格实现自性化过程中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姆斯三种原型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它们在玛利亚姆人格变化以及人格整合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从而使以上三种原型处于平衡统一状态。这一过程与玛利亚姆在自我觉醒后进行反抗并实现自我这一自性化目标的心路历程基本相符合。由于其不被接受的出身,玛丽雅姆和母亲娜娜一直生活在郊外的一座泥屋里。玛利亚姆从小到大有一种渴望父爱,得到承认,成为别人眼中的重要的人物,而为其内心渴望提供心理内驱力的是潜意识中的阴影,从而使得玛利亚姆对其母亲娜娜心生逆抗之意,以及对其婚后莱拉的介入心生芥蒂,一度对其反感甚至发生冲突。然而在父权制社会下,玛利亚姆内心的渴望以及自我被封闭在沉重的布卡之内,从而在强大的人格面具下,封锁了自我。后来玛利亚姆经历了重重挣扎,真正的自我开始觉醒,并在积极阿尼姆斯的影响下,对现实进行反抗并实现了自我。 一、人格面具——停滞
人格面具(persona指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个人面对世界时所呈现的外在面貌。在小说《灿烂千阳》中,人格面具这一原型在玛丽雅姆身上的投射较有代表性。直到玛利亚姆举着铁锹挥向拉希德之前,她一直都被笼罩在人格面具下卑微而屈辱地生活。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可以被称为顺从

自性化旅程荣格理论视角下的《灿烂千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