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原则

发布时间:2020-05-26 11:12:46

社区健康教育

录入时间:[2006727]

社区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是社会的“细胞”单位,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加强社区行动,开发社区资源,动员人人参与,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展的重要策略。社区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健康目标服务,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社区健康教育已向社区健康促进发展。本节将以健康促进思路,阐述什么是社区健康教育,如何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一般农村社区单位是县、镇、管区、村;城市社区单位是市、区、街道、居民委员会。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的经验,农村以行政村、城市以街道居委会为社区健康教育基本干预单位。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和社区所辖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职业人群。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一是范围大、单位多;二是对象广,有各种人群;三是可利用资源多,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场所以及行政支持,并具社区凝聚作用。由于这些特点,也就使社区健康教育既有复杂性和相当的难度,亦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了发挥的空间。

二、社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社区健康是指社区居民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围绕这一群体健康所创造的综合健康环境状况。社区健康已成为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社区健康影响因素主要为四大类:

1、生物学因素 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或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而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社区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民族、婚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是影响该社区健康水平的生物学因素。

2、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基础卫生设施、就业、邻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健康。社会环境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3、卫生服务因素 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危害健康行为通常分为四类:

⑴日常危害健康行为。主要有: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

⑵致病性行为模式,即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主要有:A型行为,又称“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敌意及时间紧迫感。其冠心病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均比常人高2-4倍。C型行为,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核心行为表现为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控制,表面上处处忍让,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其宫颈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发病率都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

⑶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有:不良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过度,高脂、高糖、低纤维饮食,偏食、挑食和过多吃零食,嗜好含致癌物质的食品,不良进食习惯等;以及生活无规律,缺乏锻炼、或过度行为等。

⑷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是指个体从感知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常见的表现有:与“求医行为”相对的瞒病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等;与“遵医行为”相对的“角色行为超前”即把疲劳或生理不适错当为疾病、“角色行为缺如”即已肯定有病但有意拖延不进入病人角色和“角色心理冲突”如求医与工作不能两全,以及悲观绝望等心理状态和求神拜佛等迷信行为。

危害健康的团体行为可分为三类:

⑴主要危害团体内部成员的健康的行为。如单位内工作气氛紧张、窒息;相互人际关系差;文化生活空虚;吸烟、酗酒、大吃大喝现象泛滥。由此对内部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⑵主要危害团体外部人员健康的行为。产生这类行为的团体,其行为与社会期望有明显冲突。如:流氓犯罪团体,靠破坏他人健康安宁来满足小团体私欲;生产劣质食品和假药的厂家,服务态度差、管理混乱的医院,常使消费者或病人健康受损,甚至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⑶对团体内外人群健康都有危害的行为。如有些厂矿只顾小团体利益,未采取环保措施,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气、污水、废渣等有害物质,不仅使周围大片地区的居民健康蒙受威胁,也使厂内职工深受其害。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要素

健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维护和促进健康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的事,而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上述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影响社区健康的各种因素中,我们知道,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下面根据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介绍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

(一)社区组织与动员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把社会的健康目标转化为社会的行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其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贯穿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各个方面。因此,她是一项多部门合作的综合体现。搞好社区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取得社区决策者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社区卫生机构、社会团体及各单位的协作,动员社区每个家庭和群众的积极参与。

1、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

行政干预是指通过政府机构的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发布文件、经济支持、部门协调、考核评估等行政管理手段来支持和推动健康教育工作。以政府行为促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落实。社区健康是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应列入社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由政府组织建立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决策机构,联合社区有关单位与群众团体组建社区健康教育委员会或协作组,统筹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2、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网络

社区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分两类:一是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为主体的社区健康教育纵向网络;二是动员社区各单位协同参加,由社区领导牵头,教育、卫生、新闻、财政、环保、社区群众团体等共同组成的社区健康教育横向网络。网络实行双轨管理:一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组织和业务指导;二靠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干预。两条渠道,对口管理。建立健康教育目标岗位责任制,纳入有关工作的考核内容。社区健康教育所是两轨的结合点,负责全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指导、监督与评价。

3、发挥家庭作用,实施健康教育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区生活中最为普遍和最基本的群体。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每一成员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既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对象,也是社区组织与动员的重要力量。家庭妇女,特别是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庭健康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培训家庭保健员、开展评选卫生文明家庭等活动,是家庭动员的较好形式。

4、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

人人参与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因素。社区人人参与,一方面是指社区领导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社区健康教育规划的设计、执行与评价的全过程,包括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评估社区资源,研究活动策略及具体活动的实施与评价;另一方面是指社区的成员把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作为维护自身和社区健康的行动。形成人人关心社区健康,个个参与健康教育的风气。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能源和基础。只有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和自助、互助能力,实现在相互合作和互惠互利基础上的资源共享,才能使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持续发展。有关的社区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健康教育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居民中自愿无偿参与社区健康教育行动的志愿人员,或能够积极配合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社区居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并参与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能提供援助的领导干部和职工。社区健康教育人力资源靠我们的不断开发。

2、财力资源:主要来源有社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团组织的资金援助;社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及普通居民个人收入的捐助;特别值得探讨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正确消费而挖掘出的潜在资金。例如我省在廉江市石岭镇的试点,就是将农民用来求神拜佛进行迷信的消费,引导到建立家庭卫生厕所上来,使试点的“改厕”成功地推动了整个粤西的改厕进程。

3、物力资源:包括社区现有的文化场所、设施;或开办健康教育学校所需的教学场地及教材;就地取材,如为改善农村环境,建造卫生厕所所用的沙、砖、水泥等。

4、信息资源:包括社区信息部门的社区有关信息情报,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建议,决策及活动实施后的信息反馈。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明确目标,合理科学地安排工作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这是达到健康教育目的的关键环节。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健康影响因素、需求、资源、卫生服务的利用、社区力量、群众参与的可能性等来分析考虑。既要注意防止脱离社区实际情况照搬照套,把计划设计得过于“洋化”,也不能凭经验行事,不讲求科学性。

(四)采用综合性策略和方法

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树立多部门协作的大卫生观,采用多层次干预和多种干预方法选择并用的综合性策略和方法。即在一项健康教育中,要尽可能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要在促使目标人群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同时,促使相关的环境和卫生服务状况的改变;要根据目标人群、工作内容等特点,综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最有效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社区健康教育的任务

社区健康教育是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政府的领导和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业务指导下,在街道办事处、乡镇党政等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具体任务与步骤如下:

(一)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是通过动员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实现既定的社区健康教育目标的过程。包括对领导层、群众、宗教团体、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及个人参与的动员。

1、领导层的动员

要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层转变观念,将健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重视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认识到: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城市或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健康教育是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而不仅仅是卫生部门或专业人员的事,要动员社区的各部门、单位、中小学校以及人人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百姓的迫切需要,健康的人、富起来的人需要,病人、生活水平低的人更需要。健康教育是促进全民健康,防病治病的一条重要策略,并非仅仅是工具。21世纪将是自我保健的世纪,只有通过全民健康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使领导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经常向社区领导宣传、提供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政策、动态等信息,汇报本社区卫生状况、主要问题和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等;争取机会邀请领导主持或出席有关讲座、会议、调研、考察及社会宣传等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使领导不断加深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了解和支持。

二是以工作实绩使领导信服。以事实说话,通过扎实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说服领导,使领导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工作对社区卫生和整个社区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做好有关资料的积累、记录、保存、统计分析与总结。

三是寻找健康教育与社区工作的契合点。把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社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其中,从而列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使健康教育找到有力的支撑点,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资源,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小区时,与社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也推动了该区的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创建卫生城、镇、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各项政府中心工作的契机,取得领导重视,趁势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发展健康教育事业。使之在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工作的发展。使领导进一步深切感受到健康教育对整个社区、社会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发挥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社团组织的动员

各类社团组织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活动内容,要主动与各团体组织取得联系,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充分利用这些团体组织的渠道开展健康教育。例如,与妇联组织合作,开展妇幼保健的健康教育;与共青团组织合作,开展青少年的青春期及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可发挥宗教领袖的崇高威望,通过他们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健康教育。

3、专业人员的动员

基层卫生工作者生活和工作在居民中间,其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对居民群众起着示范作用。应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对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岗位培训中,并将健康教育落实在他们的岗位任务中。

4、社区群众的动员

要使政府和各单位明确对群众健康承担的责任,使群众懂得健康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提高社区健康水平,使广大民众把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成为自觉行动。

(二)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工作是社区健康教育组织的首要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建立健全社区内居(村)委会、学校、工厂、商店等服务行业、影剧院等单位的健康教育网络建设。

2、布置、协调网络内各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单位积极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4、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益于社区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政策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5、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规划(计划),以及实施与评价方案。

6、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阵地,主要有向社区开放的健康教育橱窗、专栏、板报、阅报栏和健康教育活动站等。

7、为健康教育筹集必要的工作经费。

8、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检查评比、总结与评价。

(三)培训指导

在接受上级健康教育组织的培训指导的同时,社区健康教育组织还必须对社区的各网络单位进行培训与指导。具体职责与任务是:

1、对网络的专兼职人员和骨干进行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工作方法与技巧的培训。要制订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工作的组织与评价。

2、指导社区内各健康教育网络单位根据卫生中心工作和各类人群、各个行业的需求、季节等特点,正确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最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注意培养健康教育工作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四)调查研究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健康教育的有关资料与情况,为制定工作规划、计划、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社区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社区健康的影响因素及突出的卫生问题;有关人群的基础情况;社区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等。

(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组织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是社区健康教育组织的基本任务。

1、配合卫生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围绕创建卫生城市(镇)、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卫生防病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卫生法规、卫生保健知识深入人心。实践证明:只有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政府及卫生部门的中心工作中去,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

2、应急性健康教育活动。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疾病爆发流行时,要配合防病工作及预防伤害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及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行为干预,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3、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以及食品、公共场所等各类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普及相关知识,促进身心健康,维护公众健康。

4、纪念日、活动日及季节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重大卫生纪念日、活动日(周、月)及当地重要卫生活动,疾病流行季节等时节,在社区或街头人群集中处开展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以制造舆论和声势,传播卫生保健知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

(六)培育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开展健康教育的人、财、物匮乏,因此,培养典型,以点带面,重点与普及相结合,是在我国开展健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作为健康教育示范小区的条件:

社区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纳入社区工作重要日程,实现目标管理。

有完善的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协调组织,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有社区卫生政策、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全的各种档案,以及有一定的工作经费。

⑶社区内的医院、学校、工厂、商店居(村)委会等单位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健全。

⑷有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⑸有固定的社区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成效。

⑹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找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并作出评价。

⑺解决影响社区群众健康的主要环境和社会卫生问题,创建文明卫生的社区环境。

⑻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下降。

选择示范小区要注意具有代表性。试点的目的是为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工作,因此都应该具有一定区域或范围的代表性,其经验能够被推广和运用。同时,要特别重视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设计和评价,这是示范小区的基本工作要求和区别于其他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

五、社区健康教育项目的计划设计、执行与评价

健康教育不同于过去的卫生宣教,它是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而不是盲目的、不根据市场需求、不讲求效果、凭主观意愿开展活动。深化社区健康教育,作好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执行与评价,是每一个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社区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包括对社区健康教育整体规划或某个具体项目的设计。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评价的全过程。这是所有健康教育活动中都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整体。

(一)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设计

计划在整个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决定其工作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及其发展方向的作用。项目,是指在特定时间阶段内为达到某特定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是在全面部署社区健康教育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针对社区重点人群中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科学地制定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是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计划要解答的问题

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虽然社区的形态不同,每项健康教育项目的规模大小、对象、内容和目标不同,但对计划设计的要求是大体一致的。概括地讲,项目计划工作就是在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之前通过调查研究预先决定以下几个问题。

①做什么?(内容、目标)

②为什么做?(目的)

③何时做?(活动日程)

④在哪里做?(地点、范围)

⑤何人做?(执行人员)

⑥如何做?(方法、步骤、技术、所需设施、资料)

2、计划设计的原则

参与的原则 强调社区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项目的制定及其全过程,这是保证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

明确的目标 每一项健康教育计划设计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和可以测量的。

从实际出发 要根据人力、财力、物力因地制宜地制定计划,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在制定规划前必须作周密细致的深入调查研究,不仅是健康问题,还包括社会问题、群众的思想、习俗、传统观念、兴趣、文化水平、经济状况,以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等。

重点要突出 计划的重点必须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否则,势必造成目标含混不清,干预分散,有限的资源不能集中使用,而使计划难以凑效,同时也难以进行效果评价。项目计划,通常是指某一个项目,如“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

要留有余地 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尽可能预见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或发生的情况,留有余地,并事先预定应变对策,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这可谓“弹性计划”。但在没有评价反馈、没有修改计划的指征时,不能随意更改计划,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3、计划设计的程序

参照国外成功模式,结合我国健康教育实际,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程序可归纳为以下6个步骤:

①社区需求评估

②确定优先项目

③制定目标和指标

④确定教育(干预)策略

⑤安排项目活动日程

⑥制定监测与评价方案

⑴社区需求评估

在制定健康教育规划时,首先不是考虑我们主观上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某社区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得到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因此,必须做好社区需求评估,为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与依据。社区需求评估包括社会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召开座谈会:通过邀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爱国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社区管理机构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群众代表等参加座谈讨论,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基层群众的要求,分析、研究、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

②分析文献资料:从当地卫生部门、统计部门公布的信息资料、专题报告、或发表的调查研究文献中获取有关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找出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哪些是社区最严重、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分析哪些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起这些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特别是行为危险因素在社区人群中分布的情况,哪一类人群受影响最大等,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⑵确定优先项目

确定优先项目在于真实地反映社区存在的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及反映各种特殊人群存在的特殊健康问题,决定最重要、最有效的、所用的人力、资金最少而能达到最高效益的项目。

在同时存在几个主要健康问题时,优选的原则是:

①重要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的频度和危害程度,通过分析社区人群中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以及疾病或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负担、社会负担、康复成本、经济损失等来确定其重要性。

②有效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得以解决。干预实施后,是否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③可行性:主要分析社会以及政策对疾病或健康问题干预的支持力度和有利条件,包括领导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的配合,人力、物力、技术支援的条件,特别是经济资源的支持;以及健康教育是否会得到社区人群、尤其是干预对象的支持和赞同。

⑶确定规划目标

当项目确定后,就要针对项目计划干预的内容,确定干预人群、范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要求而制定的各项指标。

①制定目标:目标是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总方向,即在执行计划后,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结果。目标一般是比较宏观、笼统、长远的,它只是给整个计划提供一个总体上的要求或努力方向。例如:通过本项目计划的实施,使社区内吸烟人数减少,吸烟率降低,与吸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②制定指标: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是目标要达到的具体结果,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而又必须达到的指标。指标包括5个要素:即对谁?什么变化?多长时间?变化程度多大?如何测量这种变化?一项健康教育计划通常包括三方面的指标,即教育指标、行为指标和健康指标。

教育指标:是指为实现行为改变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信念和技巧等。是反映健康教育计划近期干预效果的指标。例如:

实施围产期保健健康教育计划1年后,知识方面:100%的孕妇能说出产前检查的好处;信念方面:100%的孕妇相信她们能够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技能方面:100%的产妇能够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行为指标:是指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干预对象特点行为变化的指标,也是反映计划中期效果的指标。例如:

实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2年后,使社区90%的产妇实现母乳喂养。

健康指标:是指通过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映干预对象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的指标。由于要使干预对象的健康状况改变往往是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健康指标反映的通常为远期效果。包括发病率的降低、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等。例如:

执行控烟健康教育计划3年后,使社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由目前的12.65%下降至8%以下。

一项健康教育计划应该设计什么指标、多少个指标,没有统一规定,也不是所有计划都要具备知识、行为、健康这三项指标。要根据计划的内容、对象、时间以及期望产生的效果来定。

确定教育(干预)策略

在确定目标后,就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确定教育方法:健康教育干预是通过卫生知识传播、保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指导等来实现的。因此,按干预手段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方法分为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和社区组织方法三大类。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以如下原则作评价:是否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方法是否简便?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

确定教育内容:计划中的教育内容,应针对目标人群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项目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要讲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③确定教育材料:健康教育活动教育材料主要有视听材料和印刷材料两大类。可购买出版发行物,也可自行编印。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其内容设计都必须符合教育(干预)内容的要求。

组织与培训:确定组织网络和执行人员,搞好培训,是执行计划的组织保证。组织网络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大众传播部门、学校等参加,组成具有多层次、多部门、多渠道的网络,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例如我省石岭镇试点就是通过“四点线”的4条组织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充分组织利用了社区人力资源,实现了计划目标。同时,对执行计划的各类人员,要根据工作性质和担任的任务,分别进行培训,以保证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质量。

安排项目活动日程

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调研与计划设计阶段包括基线调查、确定教育对象、制定教育目标、设计监测和评价方案等。

准备阶段 包括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制作教育材料、建立教育网络、培训教育执行人员、准备物质、材料等。

执行阶段 包括争取领导和社会支持、各种传播、教育(干预)手段的运用、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等。

总结阶段 包括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数据,撰写活动执行情况和项目总结报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

设计监测与评价方案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评价问题。对监测与评价的活动、指标、方法、工具、时间、监测与评价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项目经费预算

根据项目的活动,分别测算出每项活动的开支类别即所需费用,然后汇总,而列出整个项目的预算。

(二)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执行

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执行,就是按照计划设计的要求,有序而有效地组织实施社区干预等活动,以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在落实执行计划中,应重点做好五项工作:制定实施计划表、建立实施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培训工作人员、配备材料设备。

1、制定实施时间表

为了使项目活动有步骤地落实进行,在计划执行之前,应该制定项目各项工作的时间表。明确规定工作内容、要求、实施时间、地点、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内容。如在执行计划中有特殊要求,也应在时间表内列出或说明。

2、建立实施组织

实施组织通常包括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技术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与项目执行直接有关的部门领导和项目计划的业务主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应该了解或熟悉计划的目的、意义、主要项目或内容以及工作日程,负责审批计划设计方案,组织项目计划的实施,审批项目计划经费预算,提供政策支持,协作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项目技术小组是具体执行、实施计划活动的组织。可以由一个专业机构或由业务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课题组或项目办公室。协调、组织各类人员落实、实施计划,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建立项目执行组织,应充分利用社会动员和行政干预的功能,协调社区内各有关部门的关系,采取多部门合作方式,这是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组织措施。

3、实施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来完成。

⑴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对计划工作的进度、计划活动内容、计划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对目标人群的知、信、行及有关行为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活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⑵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记录与报告方法、现场考察与参与方法、审计方法、调查方法等。

4、培训执行人员

培训的目的是使项目执行人员全面了解计划执行的目的、意义,掌握计划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学习项目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工作水平与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培训的原则是:时间要短,内容要精,针对性强,要重视技能训练与参与式教学。

制定培训计划要具体规定培训的意义、目标、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师、考评方法、组织与承办单位及经费预算等。培训的组织工作包括教学与后勤两部分;培训评价包括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组织和后勤工作的评价及对远期效果的评价。

5、配备材料与设备

按照计划的各项活动要求选择订购或自制教材。健康教育设备主要包括:办公设备,如电话机、计算机、打印机、其他办公用品等;音像设备,如照相机、摄象机、录象机、录音机、电视机、VCD等;教学设备,如幻灯机、投影仪、黑板等;医疗仪器,如身高体重计、血压计,以及交通工具等。

(三)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评价

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评价是全面监测计划执行情况,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确保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性措施,也是评估项目计划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强调的是:评价不是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而是贯穿于计划实施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的不同,可将项目计划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两大类。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计划的全过程进行的评价。包括监测、评估计划执行中的各项活动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计划实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对计划以及干预方法、策略等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保证计划执行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

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育干预是否适合于教育对象,并为他们所接受;

教育干预是否按照计划方案的方法、时间、频率进行,干预的质量如何;

教育材料是否按计划方案要求发放至目标人群,教育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目标人群是否按计划要求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信息反馈系统是否健全,各项监测记录全面、完整、系统、,符合质量要求;

计划实施过程有无重大环境变化和干扰因素,对计划执行的影响如何。

过程评价的指标

项目干预活动的类型、干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等。如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的种类、批次、数量。

健康教育材料拥有情况

拥有某种健康教育材料的人数

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 ×100%

目标人群总人数

③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覆盖情况

接受某项干预活动的人数

干预活动覆盖率= ×100%

目标人群总人数

目标人群参与情况

实际参加某项干预活动的人数

干预活动暴露率= ×100%

应参加该项干预活动的人数

过程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评价。

会议交流法:按阶段召开计划管理人员、执行人员会议,交流、讨论各方面的信息,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调查法:可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对目标人群的有关情况进行定量调查,也可进行快速评估法对计划实施情况作定性调查、评估。

④追踪调查法:以跟踪工作日志的形式对各项活动进行调查,主要跟踪记录活动的日期、内容、目的要求、活动地点、持续时间、活动组织者、目标人群参与情况等。

2、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干预变化的时效性,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知晓某项卫生知识人数

①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 ×100%

被调查的总人数





卫生知识测试(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

②卫生知识合格率= ×100%

被测试(考核)的总人数





被调查者卫生知识测试总分之和

③卫生知识平均分数= ×100%

被调查测试的总人数



形成某信念的人数

④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 ×100%

被调查者总人数





中期效果评价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评价的指标如下:

形成某种特点健康行为的人数

①健康行为形成率= ×100%

被调查的总人数



在一定时期内某项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人数

②行为改变率= ×100%

观察期开始时存有该行为的人数

远期效果评价

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

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

①生理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色素、血清胆固醇等。

②心理指标:包括人格测量指标(E.M.P.L量表)、智力测验指标(智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③疾病与死亡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

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

包括生活质量指数(PQLI)、ASHA指数、功能状态量表(ADL)、生活质量量表(LSI )等。

3、效果评价方案的设计

效果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计划评价的设计方案有多种,常用的较易组织实施的社区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主要有两种。

⑴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案,是通过对目标人群自身在项目实施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基本步骤如下:

①设计问卷

②确定抽样样本

③干预前调查

④实施干预

⑤干预后调查

⑥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这种评价方案设计与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但由于没有设对照组,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有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此方案较适合干预周期短的项目,如对培训工作的近期效果评价,包括健康教育培训班前后,对学员的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比较。

⑵准实验设计

又称社会实验设计。具体方法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作为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干预;同时另选一个其主要特征与干预组相似的社区作为对照组。通过分别对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变化和对照组同时期前后的变化,以及两组间变化量差异的比较,来评价社区健康教育项目的效果。基本步骤如下:

①设计评价工具(问卷、量表等);

②选定干预组和对照组;

③两组人群干预前调查;

④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

⑤两组人群干预后调查;

⑥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作出结论。

该评价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可以排除时间因素、测量与观察因素等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因而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说服力。

六、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及选择运用原则

社区健康教育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之中。

(一)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手段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广泛繁多,依据目的任务、活动性质和干预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信息传播类,包括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二是行为干预类;三是行政干预类。下面介绍按功能特点归纳为四种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

1、语言教育方法

又称口头教育法,包括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座谈和大会报告、演讲等。

⑴口头交谈: 通过面对面谈话,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具有简便易行,针对性强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是入户家访和个别教育的基本形式。

⑵健康咨询: 以单独或现场咨询的形式解答咨询者提出的有关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解除疑虑,作出行为决策,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此方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应的专业人员承担。

⑶专题讲座: 通过组织集体听课或办学习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此方式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内容突出。是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适用于社区重点人群的系统教育和基层专兼职人员的培训。

⑷小组座谈: 一般人数在6-20人之间。由健康教育者组织、引导与协调,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互帮互学。具有精力集中、针对性强,便于及时反馈、交流信息和指导。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与烹饪技能培训班等。

2、文字教育方法

⑴卫生标语: 有大幅横额、招牌标语和条幅标语等。具有形式简单、制作方便、语言精炼、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特点。对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有突出作用。

⑵卫生传单: 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事一议,应急性强。内容较详细,可大量印刷,广泛散发。

⑶卫生小册子: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并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是卫生科普教育的好教材。

⑷折页: 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刷品种。由于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简要明了,直观性、吸引力强,并便于发放和保存,适用于低文化水平以及空闲时间少的人群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具体指导。

⑸卫生报刊: 定期出版发行,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和积累信息的健康之友。但需组织好征订工作,并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

⑹卫生墙报: 包括黑板报和卫生墙报,是设在街头、单位等显眼处的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制作简便,更新内容易,可结合时令和卫生中心工作编排内容,能起到传播信息、宣传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内容应简明精干,并注意版面美观,字体清楚。

⑺卫生专栏: 可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或以图片、宣传画为主,直观性强。制作精良,坚固耐用,设在社区居民主要活动区,较具吸引力和教育性。

⑻卫生宣传画:是文字与形象艺术的结合。制造精良,印刷精美的宣传画,以其绘画、图片、设计编排艺术及鲜明的色彩,而极具感染力,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是社区常用的方式,其中卫生年画较受农民喜爱。但需组织好征订发放工作。

3、形象化教育

常有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其特点是直观性、真实性强,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而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通过展示畸形胎儿标本,可强烈激发人们妊娠保健及优生优育意识。

4、电化教育

包括利用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的广播、电视、电影等传媒手段,以及投影、幻灯、VCD、录音带、录象带等电化教材。

⑴广播: 广播网络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听众广泛,并不受文化程度限制,易于普及。不少地方在电台开设的“空中医生”或“健康医院”等就很受群众欢迎;农村地区特有的有线广播网和村里大喇叭是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

⑵投影、幻灯片:此类教材能自行制作,成本低廉,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灵活运用;画面色彩丰富,直观生动,群众乐于接受,教学效果好。

⑶录象带、VCD: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生动性、娱乐性以及表现性较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适宜于传播操作技巧、生命知识等。

(二)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原则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同时采用所有的健康教育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其中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要根据地区、对象、目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

首先要考虑地区因素,不同的地区,在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这些不同情况以及这一社区的习俗来选择不同的社区易于接受和开展的方法。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十分复杂,按年龄结构,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职业可分为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学生、职员、干部、家庭主妇以及无业居民等;按文化程度,可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硕士、博士生等。因此,应根据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不同,运用的方式也不同。要大造声势、宣传鼓动,就要利用大众传播方式,而要传播卫生知识、培养行为,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则主要采取人际传播方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以及个别指导、咨询、家庭访问、行为训练等形式的健康教育。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对采取何种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如解决心理问题宜采取咨询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的卫生习惯,多采取传播知识、行为训练、表扬激励和制度约束等形式。

例如,在社区开展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中,可以采用板报、橱窗、展览、科普晚会、发放卫生科普资料等大众传播形式;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知识讲座、健康咨询以及交流体验等人际传播方式。并辅以行为规范、制度等管理手段及行为干预。

2、要科学设计、合理综合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方法

在综合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中,应注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并重,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各自优势巧妙地运用于具体的健康教育中,根据教育对象、内容、目的和可以利用的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优化组合,按不同人群分阶段配套运用,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强化信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例如,我省在廉江市石岭镇开展“中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中,根据当地交通不便,管区、村与村间距远,条件简陋,经费有限,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底、卫生意识较差现状,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有限资源,成功地开展了该社区健康教育。在开始阶段,为达到宣传鼓动目的,召开了多场不同层次的、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由镇领导、健康教育专家分别作动员和健康教育专题报告;趁墟日将大幅横额标语悬挂在大街口及镇政府大楼上,并在主要场所设置多个制作精美、内容简明、版面美观,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大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同时在镇电视台、有线广播中反复播放,并印制《告村民书》发到各家各户,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有关信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实施阶段,根据干预目标编印了内容简明、针对性强、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报》,由学生带回家中,念给父母家人听,使双方都接受了健康教育。同时还根据农忙时节,村民无闲暇以及妇女们普遍文化低的情况,编写了内容浓缩、简单易记的“健康知识四字歌”及简明扼要的醒目标语,用鲜艳的色彩书写在村里显眼的墙壁上,村民上下工、学生上下学都可常念学习。这些方法联系实际,所花经费不多,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要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

社区健康教育的核心使人人参与。只有使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调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应注意以下几点:⑴ 信息传播的程度;⑵ 活动内容是否为群众所关心;⑶ 教育内容是否为广大群众所接受;⑷ 活动组织得是否科学,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等,是否方便群众参与。

七、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有科学依据,进行全过程的评价,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科学水平。这里概要介绍几种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供大家在工作中使用。

1、现况调查 是社区健康教育最基本、常用的的调查方法。是在短期内对特定范围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事件和特征(如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生理与心理指标等)进行调查。例如,对社区居民进行卫生知识水平调查、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调查、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现况调查等。进行现况调查须注意的是,要对调查对象规定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并根据这段“时间”与“范围”来决定现况。凡超过“时间”和“范围”的,一律不得计入这次调查中。例如,调查某社区孕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调查对象必须是在该社区范围内居住的居民,而且必须是在实施调查时已怀孕的妇女。如果在调查时已经分娩或调查后才怀孕的妇女,均不能列入现况调查范围。

2、社会调查 是一种快速的调查方法,常用于社区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评估和信息反馈。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开调查会、访谈(目标人群代表访谈、选择性人群访谈及个别访谈等)以及观察等。

3、分析性调查 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社区健康教育中常采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⑴前瞻性调查 是一种由原因到结果的调查。常用于观察某种因素对被调查的对象有何影响或产生何种作用的调查。通常将同一范围的人群或调查对象,按自然存在的状况分为暴露于某因素组和非暴露于某因素组,在观察一定时期后,比较两组出现的、与暴露因素相关的结果,而作出判断。如随访观察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肺癌发生率的差异。这种从因到果的研究产生偏倚小,可直接估计其间的因果关系。可用于比较、研究是否接受了健康教育人群在知、信、行方面的不同,是否订阅卫生报刊对特定人群的知、信、行有何影响,是否进行行为干预对社区目标人群某病发病率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等。

⑵回顾行调查 是一种从结果到原因的调查。在已知其结果,为追溯、探讨导致这种结果的某种可能的原因而进行的调查。即在规定时间内规定的人口中有某种(阳性组)或无某种(非阳性组即对照组)行为或现象的人或人群,回顾他们过去是否曾经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因素,若阳性组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以认为该因素与所研究的结果有关。例如,研究社区母乳喂养率,或某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分别与母亲或病人的有关卫生知识水平、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关系等等,都可采用回顾性调查。

4、实验研究 是将研究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取某种干预一定时期,分别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结果有何变化,从而评价其干预效果。若实验组有关知识、行为、发病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说明干预有效。此法的优点是可避免健康教育中交叉因素的干扰,实验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5、准实验研究 此方法类似实验研究,不同处是实验组与对照组不是随机确定的。而是选择两个在主要因素方面相似的人群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此方法较实验研究易行,并具类似优点,故可在社区健康教育研究中普遍应用。

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