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成功与失败启示(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8-06-28 01:31:47

胡雪岩的成功与失败启示

――《胡雪岩全传》读后感

《胡雪岩全传》系台湾名作家高阳先生的代表作,分《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三卷,写尽红顶商人胡雪岩浮浮沉沉的一生,艺术地再现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阔历史背景下,胡雪岩由商而官,亦官亦商,暴起暴落的历史画面。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以一个人的信誉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尊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称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

曾几何时,胡雪岩的名字就代表着成功,代表着财富,他以自身的隐忍睿智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代富商名贾。虽说“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但读完《胡雪岩全传》,作为初任公务员,我认为,胡雪岩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他圆融通达的做事方法,对人们,无论是从政、经商,抑或生活都具有巨大的启迪。从这本书中,我更多地关注胡雪岩失败的原因,关注做人、从商与为官的关系。

胡雪岩讲仁、义、忠、勇。综观胡雪岩一生,于这四个字无一不合。广行善事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尊奉母命建胡庆余堂,济世救人、真不二价、童叟无欺、舍药舍粥,可称之仁。立戒欺牌匾,百年诚信至今魅力尤存。力助王有龄于危难之时,是为朋友之义。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是为民族之忠;王有龄被困杭州,孤身闯出敌营买粮,之后更在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呆不长,而甘冒险为他借洋债是为忠勇兼备。

然而胡雪岩的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涉足官场。他先后依靠王有龄、何桂清和左宗棠发家致富,可是他没有功成身退,甚至逐步插手了国家军事和财政,这就注定了会被官场上的另一方势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胡雪岩是先商后官,半官半商,回到当前社会,往往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公务员私下里从事经商、办企业的活动,甚至利用职务便利疯狂敛财,不当营利,最终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我国《公务员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经商谋利便是当前一些公务员从政道路上的一大错误。

胡雪岩的母亲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儿子啊,你不要老想着赚钱,你要想一想,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可是,胡雪岩却总是说:妈妈你放心,不会怎么样的。因为他自信地认为,只要自己不背信弃义,不伤天害理,多赚些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道理似乎是没有错,但是胡雪岩还是败在了这句他听了几十年都没有听懂的话上。胡雪岩在替左宗棠办理外国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一念之差多报了几分的利差,从中谋利,就断送了一生前程。胡雪岩一路谨慎,一生的遗憾就在这一件事情上。后来李鸿章抓住这一把柄,将胡雪岩置于死地。胡雪岩想到这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他怎么讲?他说我问心无愧,因为阜康钱庄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我也不能老是垫钱,所以当初才会动这个脑筋。话虽没错,但是很难有人会接受。赚私人的钱,可以!在商言商,该赚就赚好了;但赚政府的钱,迟早会出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在大清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一样的。这就相当于国家公务员贪污公款、侵占国家财产一样,人民会举报会不满,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些错却是犯不得的,任何触及本职底线的错误都是不能犯的。钱是什么?钱是老天来考验我们的第一关,叫做钱关。很多人一辈子连钱关都过不去,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赚钱绝对不是目的,钱只是人做事的工具。一个人只要把钱当目的,则迟早会死在钱上。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一味地赚钱,不会为富不仁,他会想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不会过不了钱关,栽在钱上面。现实中出现的腐败贪官,贪污受贿金额越来越高,几千万几亿的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对数目的概念已经麻目,只想着多捞点钱,但事实上,这些钱他甚至都用不到,不敢用,甚至不知道用这些钱做什么人,更不会去想着如何为人民谋利,终有一天东窗事发,独自悔恨。每一个初任公务员,都应该牢记自己的本职和宗旨,你是人民的公仆,你是没有资格犯错这样的错误的;在成长的道路处,遇事要谨慎小心,严格自律,廉洁为公,不要因为一念之差而成为人民的罪人。

胡雪岩小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他一直认为自己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比读书人还要聪明,然而我们看到胡雪岩在当小学徒的时候他的聪明够用,在胡雪岩当小老板的时候他的聪明也够用。但是,当胡雪岩迅速发家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他的聪明似乎不够用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左宗棠对胡雪岩是很依赖和感激的,他很清楚读书明理的道理,所以每次见面都提醒胡雪岩:你就算不为功名你也要多读一点书。但胡雪岩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以至后来有些道理他根本想不通,也不能很好地辨别形势,采取明智和有效的策略,这也成为后为胡雪岩失败的又一主要原因。当英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之将没落只是时间的问题。胡雪岩非见不及此,不愿改弦易辙,为了维持广大江南农村养蚕人家的生计,坚持抵制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保护江南手工蚕丝业。他亦不甘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之下,因而在垄断与反垄断的斗争中孤军奋斗,导致周转不灵的困境。

人不是天才,不是天生什么都懂,什么都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管理日益复杂。当前民众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纯粹是由管理者的无知造成的。常言道:无知不是罪过,不学才耻辱。可惜在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偏偏就有为数不少的朋友,既不好学也不想学,既不知学什么也不知怎样学。没有知识架子还挺大,以为当上了公务员、捧上了铁饭碗,就船到码头车到站。在他们看来,学习是昨天的敲门砖,今天门已敲开就再无动力。他们老说没时间,但是交际应酬、吃吃喝喝、昏天黑地、娱乐不休……,他们有的是时间。如此尸位素餐,遇到新事物、新问题束手无策,白白糟蹋了我们国家的后发优势。作为公务员,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本部门与本行业业务知识、当代社会组织和管理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优化和更新知识结构,做到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胡雪岩一生开过无数钱庄、当铺,也曾做过军火生意,但让胡雪岩最投入、最花心血的事业就算是胡庆余堂了。胡雪岩秉承"医者,是乃仁术"的治厂方针,于光绪四年胡庆余堂立业之时立下"戒欺匾"。匾文如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尽管今天的胡庆余堂已是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公司,但这块"戒欺匾"仍然高悬在其总经理的办公室里。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要知道自胡雪岩破产之后,胡庆余堂的归属曾经几度变更,先是被清皇属文煜所强占,接着在战火中沉浮,后又被改造成国有企业。直到如今,胡庆余堂仍然恪守胡雪岩的经营之道,想来胡雪岩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无憾矣。戒欺牌匾彰显胡庆余堂的百年诚信的魄力。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胡雪岩对此坚信不移。不管公私事务,他都诚信守诺,所以听到他讲的话,大家从不质疑。当时外国银行不信清廷而独信胡雪岩,肯把巨额款项借给他,被世人认为是奇迹。诚信立身,这在我们当今天社会仍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胡雪岩,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经商要学胡雪岩,从胡雪岩身上,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做人为政的一些深刻思想和智慧。

胡雪岩的成功与失败启示(读书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