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16-05-17 22:55:56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的论述,最早见于《尚书·说命》,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其实也是讲知行,孔子还讲“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大学》中讲“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些都是在讲知和行的问题;佛教天台宗讲“止观双修”,北宋时期天台宗大师知理讲:“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朱熹讲“知行长相须”,但朱熹强调知先于行,从重要性上认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强调知和行是并列关系,认为知行相互促进。浙东学派吕祖谦说“致知力行不是两截,力行亦所以致其知,磨镜所以镜明”,而这些观点都成为王学的思想渊源。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三大部分之一,是王阳明于正德四年(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首先提出来并讲授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朱熹认为“真知必能行”,而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是行”。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意思,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是认识上的,如:“知痛”,“知寒”,“知香”等;二是指“良知”,是道德上的,如:“知孝”,“知善”,“知恶”等。同时,他所说的“行”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可见的行动,二是思想意识的流动,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反对宋儒程朱学派“知在行先”的说法和只“讲之以口耳”的学风。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识的最后形态是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有效性,是知识本身价值最后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在良知的层面上,他所谓知,即是知吾心之良知;所谓行,即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良知自知与良知的表达与显现。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确立了心的本体地位,特别是心的道德本体地位,他为了把这一原理在现实中加以展开,一方面反对空谈,反对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心的道德必须通过道德实践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即知必须通过行来表现或检查;另一方面他特别强调心的纯正性,容不得有一丝杂质。为了彻底克服人们心中的不良之念,就要把不良之念和不良之行看成一回事,“一年发动处便是行了”,要把不良之念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王阳明读过许多圣贤之书,但感觉理解不深,只有经过龙场居夷处困,在自己的艰难实践之后才对古代圣贤的话有了真正的领悟。他希望通过“知行合一”学说,创造出一种新的学风,在政治上社会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政风和社会风气。

现代有一种观点说王阳明“以知代行”,从而去批评王阳明的知行学说,其实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是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体现的,最终的实践也才是知识价值获得实现的最后境界,理论本身的获得在于实践。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到现在仍然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当今的大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知行是统一的,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要有“知行合一”的理念,不犯先知后行和先行后知的错误,尤其是先知后行的错误。现在的大学生们在学校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都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说理论时长篇大论,一到实际操作时就一塌糊涂了。要知道,要成为厨师,记得再多的菜谱都是不够的,必须将菜谱和炒菜的行为结合起来才行。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吃一吃的过程,就是知和行的统一过程。

同时,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驿,却能以此为契机,在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有了顿悟。想明白了许多先贤圣人的哲言,最终提出自己的思想成果。如今,国家经济情况越来越好,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学习条件越来越优越,可是有很多同学来到大学,就迷失了,懒惰了,不思进取。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所谓要成为圣人,我有足够的天性。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没有成为圣人一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天性,二是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地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没有充分地将这一点显现出来。

“知行合一”思想作为王阳明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对我们的思想行为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财富之一。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