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连词

发布时间:2018-06-30 14:50:08

文言文连词

目录

1词语连词:常用于连谓短语:而且;常用于联合短语:…………、

……………………………………………………………………………………… 11—7

2句法连词:(表转折)然而然则;(表转折或让步)虽然 ………………………… 779

3词句连词:常用的四个连词有: ……………………………………………… 9912

根据所连接的语言单位的不同,连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词语连词句法连词词句连词词语连词主要是用来连接词语句法连词主要是用来连接分句词句连词则连接词语和分句都较常见第一类连词比较单纯,常用的有“与”、“及”等,与它们有关的内容可以参看第五章第四节、第八节中的连谓短语、连体短语和联合短语。第二、三类连词中用法比较简单的,请参看第八章复句。这里主要介绍第二、三类连词中用法比较复杂的几个。

一、词语连词 (主要用于:连谓短语和联合短语中的词语连接。)

常用于连谓短语的连词

1而后等,表先后、承接和修饰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而且。例如: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策·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贾谊·过秦论》: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表示递进(先后)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鸿门宴》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行无过矣。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例如:

○《陈情表》:故舍汝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鸿门宴》: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师说》: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

○《战国策》: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是);(是)。例如:

宋·苏洵《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祭十二郎文》: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常关。

○《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言之不详。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假使。例如:

○《祭十二郎文》:死有知几何离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廉颇閵相如列传》:秦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表示原因或结果,可译为:因而所以。例如:

《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用也。

《荀子·劝学》玉在山草木润,渊生珠崖不枯。

宋·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例如: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鸿门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中心语一般可不译今可译为:。例如: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庄子·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2而后

表示顺承。可译为:以后后来。例如:

○《礼记·丧服小记》:“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以大夫牲。”

○《后汉书·王丹传》:“客初有荐士於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 丹坐以免。”

○明·李贽《与焦漪园太史书》:“至阳明而后,其学大明。”

表示转折。可译为:然后。例如:

○《论语·述而》:“子与人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

3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例如: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近。

○清·周容《芋老人传》:载以来。

○《聊斋志异·促织》: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或省去。

○《石钟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鸿门宴》:樊哙侧其盾以撞。

○《促织》:各各竦立以听。

表顺承关系。可译为:接着。例如:

○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后汉书·列女传》: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

表原因关系。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捕蛇独存。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聊斋志异·促织》:成其小,劣之。

清·袁枚《祭妹文》:汝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史记·陈涉世家》:以数谏故。

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表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例如:

○《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表目的或结果等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例如:

○《列子·汤问》:智叟应。

○《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祭十二郎文》: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六国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或不译。例如:

○《论语·学而》:入孝,出弟。

○宋·苏洵《六国论》:小获邑,大得城。

○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表示承接关系(先后)。可译为: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鸿门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

○《劝学》: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利。

○《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山下皆石穴罅。

○《促织》:临视,虫集冠上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表示让步时,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促织》: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诗经》: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隔江斗智》: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那么便。例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史记·高祖本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呼应着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如:

○《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

○《勾践灭吴》:非其身之所种不食。

注意:在连谓短语中最常使用的连词是:而后等。

1)用“”连接的连谓短语,在表示先后关系时,还可进一步从逻辑的关系分析为“顺承”和“承”两种。顺承是说,“而”所连接 的前后两部分,从语义上看,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在情理之内的发展,其间不包含有转折关系。逆承则是说,“而”所连接的前后两个竞争,从逻辑上看,包含有转折关系,在这种逆承关系中常用否定副词“”。

注意1表先后关系时的用法。例如: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还走 (顺承)

○《战国策·秦策二》:王将听之,召甘茂告之。 (顺承)

○《庄子·大宗师》: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逆承)

○《史记·项羽本纪》:今不恤士卒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逆承)

○《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 (逆承)

注意2表修饰关系时的用法。例如:

○《战国策·秦策一》:秦侧目视,倾耳听。

○《孟子·万章》:舜南面立。

2)“而后”通常连接先后关系。例如: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表顺承,可译为:以后;后来)

○《战国策·赵策三》:王入秦,秦留赵王之媾 (表逆承,可译为:然后)

3)由“”连接的连谓短语,比较常见的有:先后关系和修饰关系。在“”表示先后关系时,后面的行为常是前边行为的目的、结果。例如:

○《论语·子张》:君子学以致其道。 (“”后的部分是目的。)

○《公羊传·僖公二年》:虞公不从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以”后的部分是结果。)

注意:“以”表示同时关系时,前面的行为常是后面行为的方式、手段。例如:

○《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

○《左传·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救赵

4)”通常只表示先后关系,它所表示的这种先后关系,往往表现出时间上的紧承有时是事理上的紧承这种紧承中还常包含有假设的关系。例如:

○《战国策·秦策三》:物盛,天之常数也。 (时间上的紧承)

○《论语·子路》:欲速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 (事理上的紧承)

以上二例都包含有假设的关系。

常用于联合短语的连词

2……等,表并例关系。

1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例如:

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2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例如:

○《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诸道桥梁。又如:洄曲及四境。

○明·魏禧《大铁椎传》扣其乡及姓字。

○蔡元培《图画》音乐及诗歌。

又如:孔子及门徒

3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例如:

○《诗·小雅》:君子有酒,旨且多。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行牧且荛。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清·周容《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香且甘者。

○清·魏禧《大铁椎传》:贼能且众。

又如:贫且贱;横且直;且并(并且);且是(而且)

……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可译为:……。例如:

既高且大;且战且退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为众人师且不敢。

○《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三国志》: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世说新语·自新》:且人患志之不立。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余悲之,且曰…

清·魏禧《大铁椎传》:且欲观客。

又如:且夫(且况。况且)

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抑或或者。例如:

○《战国策》: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例如:

○《吕氏春秋》: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且复妄言。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1)”可以表示递进、并列,有“而且”、“”等义;“”主要表示递进,有“”、“而且”等义。例如:

○《左传·哀公八年》: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矣。 (“而”表递进)

○《墨子·尚同上》: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而”表示“和”,即表并例)

○《史记·张仪列传》:主明以严,将智以勇。 (“以”表递进)

2)…………、,常表递进,有“并且”、“…………”的意思,还表示同时进行,有“…………”的意思。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且”表递进)

○《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且”表同时进行)

3)“”、“”通常表示并列,有时也表示递进。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与”表并列)

○《韩非子·解老》: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与”意“而且”,即表递进)

○《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诸道桥梁。 (“及”表并列)

○明·魏禧《大铁椎传》扣其乡及姓字。 (“及”递进)

注意:在联合短语中最常用的连词是:……等。

1)使用连词“”、“”、“”、“……”、“”、“及”等也能构成谓词性联合短语。例如:

○《左传·哀公八年》: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矣。 (表递进:“又”)

○《墨子·尚同上》: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表并列:“和”)

○《史记·张仪列传》:主明以严,将智以勇。 (表递进:“才”)

2)“”、“……”常表示递进,有“并且”、“…………”的意思,还表示同时进行,有“…………”的意思。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表递进:“尚且”)

○《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表同时进行:“而且”)

3)“与”、“及”通常表示并列,有时也表示递进。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表并列)

○《韩非子·解老》: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 (表递进)

○蔡元培《图画》音乐及诗歌。 (表并列)

○明·魏禧《大铁椎传》扣其乡及姓字。 (表递进)

二、句法连词

这里介绍的句法连词有:然而然则虽然等几个。

1然而然则

1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于是然后。例如:

唐·柳宗元《三戒》:(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史记·项羽本纪》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史记》: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例如: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2然而

表示转折关系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可译为:如此不过但是。例如:

○《左传·昭公十五年》:“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於秋荼,而网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姦伪萌生。”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兵兴已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驱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

3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可译为:如此那么。例如:

○《诗·周南·关雎序》:“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繫之 周公 。”

○唐·韩愈《上兵部李四郎书》:“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花一败而树随之,根亡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

注意然而然则等三个连词的具体用法。例如:

通常表示转折。例如:

○《左传·僖三十年》:我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筹策庞涓明矣,不能蚤救患于被刑。

然而”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复音虚词。当作短语时,它是代词“”加连词“”。“”的意思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的意思是“仍然”、“”、“”、“可是”。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做了仍然不能为王的,是从来没有过的)

○《孟子·公孙丑下》:夫环而攻之,必有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然而不胜者”:在这种情况下却不能取胜。)

注意以上都是短语作为一个复音虚词,“然而主要表示转折。例如: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成虎。

○《史记·李斯列传》: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

然则”也既可以是短语还可以是一个复音虚词。作为短语,它是代词“”加连词“”。“”的意思是“既然如此”、“如果这样”,“”的意思是“那么”。例如:

○《庄子·天道》:(轮扁)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战国策·赵策三史记》:鲁仲连曰:“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衍曰:“。”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然则:如果这样;那么。)

注意当“然则”是一个复音虚词时它的意思可以是“那么;有时也可以表示转折,意思是“然而”、“可是”。例如:

○《庄子·齐物》:狙公赋芧,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然则:那么)

○《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性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然则:可是)

2虽然

1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尽管。例如:

○《战国策·燕策》: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即使纵然。例如: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2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如此。例如:

○《墨子·公输》: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战国策·魏策》: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即使即使如此。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

○《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焉。予虽然,岂舍王哉!”

○宋·叶适《绩溪县新开塘记》:“﹝人﹞皆欲为乐岁。人之愿虽然,而人之事不能尽然也。”

○清·恽敬《与福子申书》:“粤东官事如焦原火发,非一手所能扑漏防雨溃,非一簣所能障。虽然,天下事皆天下人为之,非仁弟之望而谁望耶?”

○唐·于鹄《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虽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无路可投,作婢作奴,定然不免!”

注意虽然二连词的具体用法。例如:

”常用于转折或让步复句中。“”后的事实如果是现实的、构成转折,意思是“虽然”、“尽管”;其后的事实如果是虚拟的,则构成让步,意思是“纵然”、“即使”。例如:

○《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举,弗若之矣。 (虽:虽然;尽管) (表转折)

虽然他同前一个人在一起学习,学习的效果却不如前面的人好。

○《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虽:即使;纵然) (表让步)

别人用一分努力做到的,我用一百分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愚笨也定能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定能刚强起来。

虽然”是连词“”加代词“”构成短语。“”的意思是“虽然”、“尽管”、“即使”等,“”的意思是“如此”、“这样”。由于“”有转折和让步的两种不同的作用,所以“虽然”也有转折和让步两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虽然:虽然如此)(表转折)

○《战国策·秦策一》: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

(虽然:即使如此)(表让步)

3、词句连词

”、“”、“”、“”是四个常用连词,它们都既常连接谓词性词语,又常连接分句,有的还能连接主语和谓语。

1、

”是个用法很广泛的连词,常有下述五种用法。

1可以连接谓词性的联合短语谓词性词语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并列的又可以是转折的。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师轻无礼。 (表并列)

○《论语·述而》子温厉,威不猛,恭安。 (表转折)

注意体词性词语做谓语时也可以用连接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龙颜

○《左传·宣公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豺狼之声。

2在连接连谓短语时可以表示时间上先后关系修饰关系。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灭滑还。 (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左传·哀公十七年》: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表修饰关系)

3可以连接状语中心语。例如:

○《论语·先进》: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国。”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长驱至齐,晨求见。

4”连接主语谓语使得分句事件化(关于事件化,请参看本章的第七节),常有假设的意思。例如:

○《论语·为政》:人无信,不知可也。 (分句表假设)

○《史记·李斯列传》:父赐子死,安用复请?(分句表假设)

5)“”在连接复句时通常用在后分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都可以用。例如:

○《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战国策·赵策三》: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注意:“”还可以连接紧缩复句。例如:

○《史记·剌客列传》:秦王图,图穷而匕首见。

○《韩非子·五囊》: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2

”主要用来连接条件结果之间紧承关系,这种紧承关系是说:“”所连接的前后两件事,或是时间上相距很近,或是前事出现后就会导致后事的发生。前一部分如果是事实则是现实中紧承前一部分所表示的内容如果是未曾发生便有假设意思

注意:“”的常见用法有下述三种。

1)“连接谓词性词语一般表示条件结果紧承关系有时表示事实的紧承偶尔还可以表示转折。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杀之。(条件和结果)

○《孟子·万章上》: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条件和结果)

注意以下是事实上紧承转折。例如:

○《荀子·劝学》:木受绳直,金就砺利。(事实上的紧承)

○《吕氏春秋·审分》:求牛名马,求马名牛,所求必不得矣。(转折)

(求牛则名马:寻求牛却说是找马)

2)”还可以用于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假设。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己不明,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

(自己如果不贤明,却要杀人来逞一时之快,这就太难(持久)了吧?)

○《史记·循吏列传》:子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

(子则自以为有罪:您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有罪。)

注意1:在复指类的主谓性谓语句中,“”可以用在主谓性谓语的前面。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子女玉帛,君有之。(“之”复指子女玉帛,在“君有之”主谓句前用“则”)

○《左传·桓公三年》:公子,则下卿送之。(“之”复指公子,在“下卿送之”主谓句前用“则”)

注意2论断句主语谓语之间可用。例如:

○《国语·吴语》: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大夫之力也。

○《战国策·齐策五》: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论断句,主谓间用“则”)

3)”在表示紧承时最常用表示承接假设复句。例如:

○《左传·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而玩之,多死焉。(表示承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表示假设)

注意1:“”所表示的这种紧承关系,还常有前后呼应的作用,构成“…………”的句式,这种句式常表示有对比意义的联合关系。这种对比意义,从现代汉语来看,已经很难找到与它相应的词语。例如:

○《韩非子·五囊》:事智者众法败,用力者寡国贫。

○《战国策·赵策三》: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以上两例中,“则”所在的分句之间,都有呼应关系,并构成一种对比的意义。

注意2:上述这种对比意义,还分产生另一种用法,这就是“”用于后分句有一种转折的作用意思是“。例如: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盗。

○《孟子·梁惠王下》:竭力以事大国,不得免焉。

以上两例中的“则”都有“却”的意思。

3、

与“”、“”不同连词“”是从介词虚化而来。尽管是连词,“”仍然保留了介词“”的某些作用,以下两种用法都与它原来是介词有关。

1)当“”连接词语时,在它之前的部分常表示方式、手段、原因等,其后的部分则常表示相关的行为及目的、结果等;有时它的作用与“”接近。“”可以连接连谓短语。例如:

○《史记·剌客列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骂。

(“以”前的“箕踞”表示行为方式。)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伐虢。(“以”前的部分表示手段。)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忘忧。(“以”前的“乐”表示原因)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归。(“以”与“而”的作用相近。)

注意:“”也可以连接联合短语

○《史记·张仪列传》:主明严,将智勇。(“以”连接联合短语)

○《国语·晋语四》:狐偃惠有谋,赵衰文忠贞,贾佗多识恭敬。(“以”连接联合短语)

2连接复句时”也常用于偏正复句如果用于前分句表示因果关系如果用于后分句表示目的。例如:

○《论语·宪问》: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表示因果)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后分句是前分句行为的目的)

4、

”的常见用法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连接谓词性词语时,“”常构成联合短语连谓短语。如连接形容词,“”常表示二者存在,有“而且”的意思。例如: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战国策·赵策三》:周贫微。

注意:如果连接动词,“”常有“并且”、“…………”、“…………”的意思;在表示“…………”的时候,也可以用“…………”的形式。例如:

○《左传·庄二十二年》: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无后。”(“且”表并且,或“既……又……”)

○《左传·宣公二年》: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且”表“又……又……”)

○《史记·李广列传》:(李广)且引且战。(“且”表“又……又……”)

2)在连接复句时,“”常有以下三种作用

注意1用于联合复句表示“并且”、“尚且。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告之悔。(且表示并且)

○《史记·项羽列传》: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且表示尚且)

注意2用于假设复句表示“如果”、“假设。例如:

○《公羊传·隐公三年》:使子逐,则先君逐臣矣。(且表示如果或假如)

○《史记·齐世家》: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且表示如果或假如)

注意3:用于选择问句,表示“还是”。例如:

○《礼记·曾子问》: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不乎?(且表示还是)

○《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尊齐乎?(且表示还是)

文言文连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