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质地貌情况

发布时间:2013-12-17 10:05:06

四川地质地貌概况

研究四川峨眉山地质地貌及丹霞地貌的特点

作者:张茜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将四川地貌格局分为三大单元:东部的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的高山高原和西南部的中

山宽谷及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并分析了这四大单元的地势差异、地貌结构。

关键词四川省,地貌格局,峨眉山,丹霞地貌,

正文: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最低点在南边泸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米。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地貌特点

1.四川盆地底部地区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脉所环抱。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区。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山地两个地貌亚区。广安市附近的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2.四川盆地边缘地区

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主要的山脉有:东北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巫山、七曜山、大娄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3.川西南山地区

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或两山夹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4.川西北高原地区

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主要山脉在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二)峨眉山地质地貌

1.峨眉山的形成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莫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的现代地貌。峨眉山的地层从前寒武纪(中国通称震旦纪)以来,除缺失中、晚宴陶世、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其中保留了典型的沉积相标志和大量生物化石,为研究沉积相,复原古环境,进行全球生物地层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地史资料。峨眉山麦地坪剖面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研究碳酸盐台地沉积相的研究中、卞三叠统龙门洞剖面对潮坪沉积相的研究;晚二叠世基性岩浆喷溢的峨眉山玄武岩大陆裂谷作用,上地慢深部过程,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已成为中外学者进行地学科研的基地。峨眉山的现代地貌,是新构造期地壳抬升与地表夷平两个相反方向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构造——岩石地层背景产生不同的地貌成因类型。其主要类型有:构造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和构造剥蚀台地等是峨眉山的主要地貌类型。多样的地貌类型产生了多样的自然地貌景观。从而使峨眉山赢得了秀甲天下的赞誉。

峨眉山是一座复杂的背斜晰块山,西部隶属于峨眉一瓦()山断块带。漫长的形成过程,不断变化的内外应力作用,形成了一面陡峻险胜如刀削斧砍,如金顶舍身崖、千佛顶、万佛顶,其余几面坡势起伏下降的背斜断块山。峨眉山是一座复杂的背斜晰块山,西部隶属于峨眉一瓦()山断块带。漫长的形成过程,不断变化的内外应力作用,形成了一面陡峻险胜如刀削斧砍,如金顶舍身崖、千佛顶、万佛顶,其余几面坡势起伏下降的背斜断块山。

峨眉山背斜构造

2.峨眉山地形:

峨眉山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中区以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峨眉山市西南,地理坐标为29°26N103°26E。景区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主峰为金顶,海拔3077米,属中山类型。峨眉山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山势雄伟。

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峨眉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较明显。东、北临近川西平原,西、南邻接康藏高原和大小凉山,属于平原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山顶海拔高度为3099m,山体水平面积200 km2

丹霞地貌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峨眉山为近南北走向的褶皱断块山,形成于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玛拉雅运动。峨眉山东坡(前山)山势陡峭、地形复杂、环境多样,具有“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和变化剧烈的四阶阶状地貌,切割破碎严重;龙门河、青龙河和虎溪河水系纵横其间;而西坡为l50200的缓坡地貌,地形变化相对较缓,其下限为略呈东流向的石河所环抱。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著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因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3077米的金顶一直被人们称。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峨眉山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其构造较复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海拔在3863000米之间,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58.7%,平坝区占总面积的20.4%,丘陵占总面积的20.9% 峨眉山地形图

三:丹霞地貌

1: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

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上世纪初,地质学家将红色砂砾岩构成的顶平、身陡、麓缓的石峰、石墙、石柱、

石桥等奇险的丹崖赤壁统称为“丹霞地貌”,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这种地貌在

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由于丹霞地貌分布区往往是丹崖赤壁,地形起伏多变,总之有红砂岩分布的地方,应该都能见到丹霞地貌。南充市民可到南充境外的剑门蜀道、青城山、乐山大佛、蜀南竹海、赤水、四面山等地欣赏其神奇风采。迄今国内已发现了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山等著名丹霞地貌。

峨眉山丹霞地貌

2:宜宾县的丹霞地貌形成时间早、分布广、面积大,是迄今为止国内罕见的丹霞

地貌群落,具有独特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属于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从当

地桫椤树的地质年代,可以确定形成于侏罗纪(恐龙时代),在方圆1000平方公里的土

地上分布了近百处丹霞地貌群。石城山、包家岩分别有10平方公里大的整体丹岩,可谓

世界奇观。

参考文献:中国国家地理.201110

新华网.2012528

张根寿,2005.现代地貌学.武汉

百度百科-峨眉山.http://baike.baidu.com/view/2167.htm

峨眉山志编纂委员会,峨眉山志[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四川地质地貌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