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19-01-04 14:07:20

一、 开卷部分对照课本目录就可以找到,但一定要保证章节标题与题目完全对应。此外,考试时写字速度要快。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教与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66/69/13 P4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并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心理发展规律为核心。(P4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72 P13 ①观察法.是在自然地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行为表现, 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②实验法.指在某种控制情景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③调查法,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研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④个案法,指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详 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第二章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

4心理发展的概念59/66/68/69/71/72 P17

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5、情绪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喜怒哀乐)、复合情绪与情感(不安、后悔、极度和烦躁)、特殊状态 (无聊)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

6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71 P40 ①智慧技能,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②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 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能力。③言 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④运动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 适时的动作能力。⑤态度,变现为影响个体对人、物、事件的选择倾向。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7正强化和负强化72 P71 正强化通过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起到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 奖励获得优秀成绩;负强化是通过引起个体的消极反应从而减少不恰当的学习行 为,如惩罚、考试不及格。

8、成就动机理论68/72 P72 人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 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9、自我效能理论P76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0最佳刺激水平理论59/67/72 P82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1、最优计划理论72未找到,答案来自其他资料)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2、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类型69 P85 学习迁移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 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66 闭,68 闭论述迁移和正负迁移,举例) 学习迁移的类型: ①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 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②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 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 ③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④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 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13、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 P96 ①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 分。②己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以上学 习存在的共同原理,因此,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必然影响到迁移的效果。③学 写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 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④定 势的作用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4意识59 P103、和自我意识6667/71 P103 意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 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意识: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 一个人对自己本身意识。

15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72 P105 ①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②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③能 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6群体59/64/67/68 P119 群体也称团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 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群体的类型(64 答案来自其他资料)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同龄群体

17群体对个体的影响66 P120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①社会助长作用。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效 率的提高。②社会阻抑作用。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行为效率的下降。 ③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 现象。 2)从众和服从 ①从众。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 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②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和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18、从众的影响因素72 P123 情景因素:①问题性质。问题复杂,情况不明,缺乏判断标准时,个人容易从众。②群体的权威。群体对个体的权威性越强,个人越容易从众。③群体意见的一致 程度。当全体成员意见一致时,个人从众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有一个人表示不同 意见,从众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个性因素。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 切关系。②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也是影响从 众行为的因素。

19集体66/69/71 P123 集体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 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最高的有效性。

2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9/67/71/72 P130 ①交往愿望的迫切性②交往内容的丰富性③交往系统的开放性④交往观念的自 主性。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

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21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 P170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②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③教师是 学生集体的管理者④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⑥教 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22、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72 P184 ①循循善诱,因势利导②灵活果断,随机应变③方式多样,对症下药④实事求 是,掌握分寸。

23、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有哪些?6772 P185 ①组织教学的能力②言语表达的能力③了解学生的能力④独立创造的能力⑥实 际操作的能力⑥教育科研的能力。

24教育机智和教师能力的59/64/68/72 答案来自其他料) ①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突发情况快速做出反 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②教师能力包括 16③因此,从定义和内容来看,一方面教育机智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而这种 能力更侧重于心理层面,属于心智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机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教育机智。灵活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25、知识/6467/69 P191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 征。 26、知识的类型(64 P191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7、知识学习69 P195 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 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第十一章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28、教学测量与评价66 P248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对学生的学习 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29、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71/72 P256 ①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②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③标 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30、教学目标64/72 答案来自其他资料)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 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 目标。

补充题目: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直接咨询和简介咨询;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和 现场咨询。

2018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料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