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发布时间:2019-12-09 18:55:22

教案(六)

授课日期 星期

第六讲: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杜甫(?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期的著名诗人。“奉儒守官”的家风和诗艺的薰陶,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促使他逐步走向人民的上要影响,是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遇。

杜甫少年时代刻苦好学,聪颖早熟。二十四岁开始壮游,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其间结识了诗人高适和李白等人,并和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正是开元盛世,受时代风气影响,青年杜甫充满乐观自信,有股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歌《望岳》、《洗兵马》等,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青诗人的心胸气魄。青年时期的苦学和壮游,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开扩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为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公元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赴京求仕,由于奸相李林甫耍弄“野无遗贤”的骗局,杜甫仕进受挫。加上父亲又死去,生活渐趋贫困,他不得不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与辛酸的生活。直到四十四岁,才被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生活困辱,使杜甫正视现实,认识了社会,向人民迈出了第一步。在长安的十年中,他的代表作品有《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公元75511月,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杜甫生活和创作的转折点。杜甫和难民一起,开始丁颠沛流离的生活。7567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把家安顿在州羌村,只身赴灵武,途中为叛军所俘,困居长安九个多月。诗人目睹国家残破,人民流血,心情无比悲痛。代表作品有《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等。

7574月,杜甫逃出长安,赴风翔,任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触怒肃宗,被放还麟州。《北征》与《羌村三首》记录了这时的生活与心情。两京收复后,杜甫回长安恢复原任,不久使出为毕州司功参军。一年后,便弃官入蜀了。

杜甫这次从皇帝侍臣出为州县官吏,从宫廷走向民间,为其诗歌创作开拓了广阔天地。辉煌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即为诗人经洛阳返华州途中所作。战乱使杜甫走进流亡队伍,得以更深切地了解人民疾苦,更清醒地认识统治阶级生活的骄奢,从而使诗人逐渐走向人民,逐渐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760年,关内大旱,杜甫弃官西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他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历尽艰辛,到达成都。,五十一岁时,曾由严武表荐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不到半年就辞了职。以后又漂泊到夔州,在那里住了两年。五十六岁时,老病不堪,乘船出川,想返回家乡。但由于战乱使他无法北上,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泊。770年冬天,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病死。漂泊西南的十年,是杜甫创作丰富多采的时期,这时期的作品约占杜诗的三分之一。代表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壮游》、《昔游》、《遣怀》、《咏怀古迹》、《登高》等。

杜甫的一生是接近人民、同情人民,揭露黑暗、批判暴政的一生。杜甫的思想是儒家“匡时济世”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忧国忧民,他的忠君思想和爱国爱民思想是统一的。这种思想,由十时代的动乱和生活的坎坷穷困而逐步加深,也由于诗人逐步接近人民而又不断加强。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这些诗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充溢着诗人饱满的始终如一的爱国爱民的激情。从晚唐以来,杜诗即被誉为“诗史”。

杜诗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的一生,以逐步走向民众的生活道路和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而使他终身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抒写他们的不幸,表达他们的愿望。在安史乱前,就有揭露不义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兵车行》。在安史乱中,他的诗歌集中揭露了叛乱带给人民和国事的灾难,反映了人民反对叛乱、保卫国家和统一的愿望。如《石壕吏》,写唐军到处抓人补充兵员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中既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又表现了对老妪应征的理解,这种矛盾心情,是现实生活矛盾的反映,也是杜甫思想矛盾的反映。在漂泊西南期间,同情人民疾苦,关注国家危难的感情有增无减,这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岁晏行》等诗篇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二)忧国悯时,表现深挚的爱国感情。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战火烧遍中原,唐王朝政权一度摇摇欲坠。因此,关注国家命运便成了杜诗非常突出的内容。这有《悲陈陶》、《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待中都有鲜明的反映。诗人除了直接抒写战事以寄寓家国之痛外,还通过描写登临山水以抒发感世忧时的怀抱。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秋兴八自》、《登高》、《登岳阳楼》等诗篇。

(三)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诗人出自对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必然对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产生强烈的憎恨,并加以无情的揭露,如《丽人行》中揭露了杨国忠姐妹们的穷奢极侈的生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更是集中地抨击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阶级对立的现实。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已预感到政治形势的严重,表达了“齐终南”的忧国之心。在吐蕃进占长安,代宗出奔之际,诗人写了《释闷》和《冬狩行》,对代宗的昏庸进行了讽刺,对军阀的劣行,进行了揭露。在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之际,诗人在《岁晏行》中,愤怒地指斥了统治者的暴敛盘剥。杜诗中对统治阶级的深刻揭露与大胆批判,加强了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诗歌的社会意义。

(四)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杜诗的题材领喊非常广阔,除表现重大社会主题的作品外,也有表现现实生活的一思一事之作,或感怀,或赠送,或咏物,或题画,或登临,或怀古,都写得沉郁情深,各具风彩,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诗人热爱相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的一种表现。著名的诗篇有《月夜》、《梦李白二首》、《秋兴八首》、《绝句四首》、《春夜喜雨》、《蜀相》等。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时代与阶级局限,他的爱国思想往往与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他同情人民,也只是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诗是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和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一)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诗人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反映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如《兵车行》、“三吏”、“三别”、《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二)描写事物真实细腻。对客观现实作真实而又具体的描写,是杜诗,特别是其叙事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如《北征》中,对回家后见到贫困生活中子女的情状的描写;《垂老别》中,对老夫老妻无限伤心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杜诗的工笔描绘,塑造了众多的平民形象,这在前此的诗歌中是少见的。

(三)寓主观倾向于客观叙事之中。诗人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之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如《石壕吏》,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苦难的诗篇。开头四句写“有吏夜捉人”的场景;中间十六句,写县吏怒吼、老妇苦啼的情景;最后四句,写老妇被抓走、儿媳低泣及与老翁告别的结局。全诗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稍露诗人爱憎感情外,其余都是客观的白描,诗人的强烈爱憎,对事件的主观评价,都在白描中有所流露。

(四)高度凝炼与丰富多彩的语言。杜诗在语言运用上是极其成功的,这是诗人向古代诗人、向民间语言学习,以及天才的创造和刻苦锻炼的结果。

杜诗语言的主要特点:慨括性强,精炼准确,丰富多彩,通俗自然。如《登高》首联的“急”、“高”、“清”、“白”四个形容字用得何等精炼。颔联的“下”、“来”两个动词,慨括得何等准确。颈联更是历来誉为用字精炼的范例,十四个字包含有他乡作客,万里作客,经年作客,潦倒作客;深秋登高,独自登高,多病登高,暮年登高等多层可悲之意。其它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字、“涌”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的“出”字、“斜”字都是精炼准确的例子。杜诗语言的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千姿百态的自然与生活景物的描绘上。杜诗语言的通俗自然,主要指杜甫善用俗语。此外,诗人也善用一些典雅清丽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事物的情态,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

(五)杜诗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杜甫诗众体兼长,几乎每一种体式都有名篇,并且由于他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努力,使各种诗体在他的创作中部有所发展,如乐府诗由过去多用古题写古事发展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如《兵车行》、《悲陈陶》)。五、七言古诗由过去的篇幅较短发展为长篇巨制(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五、七律是杜甫运用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体(杜诗五律六百三十多首,七律一百五十余首),无论写景、抒情,感时、怀古都写得格律精严,对仗工稳,音调和谐,意境沉雄,使律诗得到长足的发展。绝句在杜诗中数量较少,但题材领域大为扩展;《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例。

杜诗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诗人独特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达情意深曲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四、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宽和加深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二)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诗人,如元、白的新乐府,晚唐的聂夷中、杜苟鹤、皮日休,宋代的陆游、文天祥,直至清末的黄遵宪等都受到杜诗的影响。

2、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的爱国诗人(如文天样等)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共鸣。

3、杜诗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渚方面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五、杜甫诗歌欣赏

(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1.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2.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3.这首诗以为背景,以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1.《登高》约作于代宗大历二年(767)左右,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安史之乱后,诗人留寓夔州。时值九九重阳诗人扶病登台,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此诗向为人称道,杨伦称杜集七言律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是诗人七言律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登高》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以夔州的景物为对象,用高度概括的笔法,写出了江边秋景的壮阔与悲凉。诗人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并且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从感觉、视觉、听觉、声音、色彩等角度加以描写形容,写得极为精巧工致,形象性和节奏感极强,也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颔联紧承首联而将写景拓展到更深远的空间,写得极为开阔而雄奇。此联上句写落木,下句写长江无边不尽深远开阔,萧萧滚滚生动雄奇。此句写得气势磅礴,而且又透视着不尽的悲慨之情,体现了诗人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颈联转向抒发悲秋作客、多病登台的身世飘零之感和凄苦孤独的情怀。悲秋已难耐,又兼多病常作客已出飘零之苦,独登台又添孤独之情,以雪上加霜的笔法写出了沉痛的悲苦情怀。尾联上下句分别承颈联上下句,悲秋作客带来艰难苦恨百年多病引出潦倒停酒,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穷困潦倒的悲凉之情。结尾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胡应麟《诗薮》)。

3.此诗在艺术上,把空阔萧瑟的秋景和凄苦孤独的情怀融合在一起,写得苍劲悲凉,典型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含蕴深刻。譬如首联短短的两句容纳了六种物象,而且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形容描写,可谓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又如颈联意蕴极深广,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罗大经《鹤林玉露》)所以,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其次,诗歌的章法也颇有特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胡应麟《诗薮》)。全诗通篇对仗,句句合律,一意贯串,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工巧而又自然,刻意布置而又无斧凿之感。

 

杜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