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用典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02:27:2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牡丹亭》用典浅析
作者:伏利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
要:重用典故使《牡丹亭》的唱词有着曲白相生,雅俗共赏的特点。本论文旨在对《牡丹亭》中的典故进行简要分析。从典故的类型来看,有集唐诗,千字文,《诗经》中的句子及故事类型的用典。其中故事类型的用典多引自唐朝,来源的书目多来自《世说新语》和《太平广记》。故事类型中最常用到的是神话梦幻型的。《牡丹亭》中典故对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生动丰满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于《牡丹亭》中典故的浅析来瞥见汤显祖其人其文。
关键词:典故;《牡丹亭》;汤显祖
作者简介:伏利平(1993-),女,汉族,四川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2 1、引言
《牡丹亭》问世后,家户传诵,几令西厢减价,是汤显祖四梦中最璀璨夺目的一梦。这不仅是丽娘小姐的倾情一梦,更是汤显祖人生的至情一梦。从《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所收集的资料来看,《牡丹亭》的资料有209篇,共398页,而其他三梦分述的资料总共也只有110篇,共157页。由此可见《牡丹亭》的关注度之高,如果说《西厢》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那《牡丹亭》的产生可令《西厢》减价,可以窥见《牡丹亭》不愧于经典。而黄曼君先生认为:经典只有持续不断地被解释、接受和传播,它内在的潜力才得以开发……经典的本体特征呈现于经典文本与独特阐释的结合中。对经典的独特的读解系统与阐释空间,是它得以持续延传、反复出现、变异衍生,真正成为经典的必由之路。学术界对《牡丹亭》是非常关注的,相关研究有近600篇。其中以情节,主题,人物为着眼点的占绝大多数,研究《牡丹亭》唱词的并不多,韵文唱词也只有几十例,且大多研究集唐诗或从翻译的角度看《牡丹亭》唱词。研究《牡丹亭》中典故的也更多的只是分析英译版本对典故所做的处理。《牡丹亭》的唱词有曲白相生,雅俗共赏的特点。其实典故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少有人从用典的角度浅析《牡丹亭》的唱词,本论文旨在立足原文的唱词从用典的角度浅析《牡丹亭》。
2、已有研究中的用典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典,即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思想和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诠释用典,说事類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用典的一般作用有使立论有根据,委婉表意,减少词语累赘,充实内容,美化词语。
《西厢记用典探析》一文中总结出《西厢记》中唱词的特点,即重用典故,非浅则显,典尽其妙等。《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写出黛玉对于这两部戏曲共鸣。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从《牡丹亭》出发来探析其中用典妙处。李渔指出: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名言。《西厢记》的用典也许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典故是《牡丹亭》曲白相生,雅俗共赏语言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牡丹亭》具备了让世人黯然销魂的力量。《牡丹亭》中的用典,充分展示了汤显祖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其中典故进行分析。
3、化用诗句类和故事类 3.1化用诗句类 3.1.1集唐诗
在《牡丹亭》中,集唐诗共出现69首,计280句,分别集自129位诗家的270余首诗。《牡丹亭》全剧共55出,其下场诗除第一出和第十六出非集唐外,其余53出下场诗均为集唐。今剧中有集唐诗16首,大多为各人物上场诗,以上69首集唐诗,除第55出全本下场诗8句外,其余68首均为4句。这280句,出自129位诗家,其中选集最多的是杜甫,和人物杜宝的塑造有关。 3.1.2千字文
石道姑的出场及自我介绍运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即千字文。千字文本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是一千个不重复汉字,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在中国是一本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蕴藏着浓郁而丰富的中国文化。 3.1.3引用《诗经》
以《诗经》举例来说,有的是直接用于牵强附会之意,有的是借用谐音。文中共计15处。
3.2故事类用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1典故出自书目
按照《牡丹亭》中引用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序,典故出自的书目有《太平广记》、《诗经》、《世说新语》、《史记》、《后汉书》、《论语》、《庄子》、《礼记》、《孟子》、《韩非子》、《汉书》、《搜神记》等等。 3.2.1.1源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语谈。下面例举出《牡丹亭》中取自《世说新语》的例子。剧中有10例。此10例中,根据用典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描人,言情,写景。
3.2.1.2源自《太平广记》
《牡丹亭》中有很多《太平广记》中的内容。
牡丹亭上三生路便是文章总旨的直接表露,而这部戏曲以牡丹亭为名,说明戏剧本身将要叙述的也是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穿越生死的人间至情。
另,《礼记》引用目的在于说明当时的环境之下的立法,《孟子》《庄子》《老子》《论语》的典故引用特点不是特别鲜明,不具体论述。汤显祖所引故事类别如此繁多,大抵时常读书,耳濡目染,再加上作者读书太多,功力深厚,故能自由运用,毫无晦涩执拗之感,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读之满口馨香。 3.2.2从典故出处的年代来看
从先秦尧舜,秦汉三国,魏晋隋唐,乃至作者所处的明朝,都有所涉及。
秦朝的典故便有有关秦始皇的故事。第五十五出中,说道,传说秦始皇有照胆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 从典故所来自的朝代来看,唐朝的典故最多。
从朝代角度来看,唐朝是所取典故最多的一个朝代,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唐代传奇的故事很符合牡丹亭的情节。
这就不得不提及汤显祖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从汤显祖的名字可以看出,显祖显祖,意在荣耀祖先,光宗耀祖,所以汤显祖五岁时便能做对子,阅读的书目之多,穿越的朝代之广也难以想象。所以,汤显祖《牡丹亭》中所用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意蕴贴切,读来上口且自然,由于汤显祖官场上的不如意,便有了寄情于自娱从而娱人的创作。在他回家的当

《牡丹亭》用典浅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