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发布时间:2012-03-29 10:42:56

故都的秋(教案)

威远中学校 2014级语文教研组邹离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拓展延伸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大家还记得吗?(师生齐背)

这首小令通过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的思归之情。

那么大家能否再举出一些关于秋的诗句呢?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壮丽的湘江秋景图)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苍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是冷清、凄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钟情于秋,秋在他们的笔下显得意蕴丰富 ,风情万种。

丹桂飘香,秋菊傲霜,秋有味;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故都的秋》,看看秋之于作者, 又有怎样的秋色、秋声 、秋味?

二、 释题

提问: “故都”当时叫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所谓故都的秋也就是北平的秋,那么你觉得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所以‘故都’二字点出了北平的人文内涵,而“秋”是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此标题,既体现了人文景观又体现了自然景观。

三、 简介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1933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写于19348月,当时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四、重点赏析

1、播放课文朗读带,学生初步感知全文。

2、学生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作者不远万里上故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我的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3、那么是怎样的“秋味”让作者如此的着迷呢?这个秋味的特点是什么呢?

明确:清,净,悲凉。

4、为了表现这个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点?

指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故都秋天的风物。

明确:( 3——11自然段)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5、作者在对以上景物进行描绘时,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特色。

⑴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⑵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⑶生思考: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⑷生讨论: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⑸生思考:作者描写了故都的哪些秋声?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⑹生讨论: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的?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⑺生思考: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⑻生讨论: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⑼生讨论: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仔细感悟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课文

1、生齐读全文,并思考: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生思考讨论: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研习第12段,生思考讨论: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课堂拓展延伸训练

练习:

以冬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冬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冬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全班赏析。

、课堂小结

讨论归纳要点(见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后练习及《导学与评价》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

记叙 ③秋蝉残声

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

⑤枣树奇景

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写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第三课时

一、教师讲评课后练习

二、学生独立完成本课拓展练习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