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

发布时间:


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目标】
1.构建鉴赏诗歌形象的必备知识体系。
2.把握鉴赏诗歌中各类形象考查方式.方法技巧。 3.掌握诗歌各类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并活学活用。 一、专题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其特征,品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形象分类:
1.人物形象: ①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② 诗人形象,即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景物形象(包括画面.意象和意境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如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意象)
3.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能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多为咏物诗)

二、必备知识梳理
(一)思维导图(诗歌形象和情感密不可分)

(二)常见意象内涵:
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1

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古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例诗: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柳絮.杨花: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羌笛: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如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辛弃疾”,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三)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寥廓 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 淡雅
雄浑壮阔 寥廓壮美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三、关键能力分解
分析诗歌形象的关键能力主要是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储备,紧扣诗歌内容鉴赏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分鉴赏分析诗歌形象。
2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抒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等等。因此,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无论是诗人形象,还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乃至意境意象,都要结合诗歌的背景,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
2.分析描写,抓住特征。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物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既可以正面渲染,也可以侧面烘托。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形象的特征,以此来体会形象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其特征。
3立足意象,聚焦对应。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有着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梧桐芭蕉常用来表达凄凉悲伤.离情别绪.孤独忧伤等情感。
4.体察意图,合理联想。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有些事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定位,如松柏.寒梅.孤鸿等,这也为我们分析形象提供了依据。
典型例题解析
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问: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题思路:
第一步:品读诗句,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知人论世)概括出形象特点;乐观.旷达,洒脱。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即从诗句中找“特点”的依据。首联诗人化用王勃的诗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诗句传达的感情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象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
组织答案:①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②诗歌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从而表现了苏轼性格特点。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2.2012山东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3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题思路: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抓主要景物即主要意象,如具体时间词“晓”,情境词“雨潇潇”.时令词“叶正飘”,并能体会这些意象共同营造的意境:冷清.凄凉.感伤等。
第三步:领会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凄冷.孤寂等。
组织答案:①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②营造了凄冷.伤的氛围,③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总结答题思路: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3.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思路:
第一步:品读诗文,总结概括出诗中山泉的特点。山泉虽平淡无名,却得天地之声色,作飞雨之声;虽无人能见,但能保持及自己的清澈,恬淡自守。
第二步:找出山泉和人物(或者作者)契合点,
第三步:总结出作者运用托山泉要表达的志或感情或某哲理。
组织答案:①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总结答题思路: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特点
第二步:作者寄寓在物象中的志或情感抑或某哲理。
精题精练
1、(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4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2.(河南名校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②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问: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3.(四川蓉城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江头五咏·丁香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注:兰麝: shè,指兰与麝香,是名贵的香料。
问:“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同样写丁香,但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4.(中学联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孤桐①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5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②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此诗写于王安石锐意改革.推行新法之际。②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问: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

课后巩固
1.2019年浙江卷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问: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2.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
【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②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问: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3.2020 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1 []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2】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3 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4
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2】涴:污染。3】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4】斗杓:指北斗星。
问: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赠别几复 [] 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1
6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1】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劳歌 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①十石②弩。半衲③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①彀(gòu:张满弓弩。②十石(dàn: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③衲:缝补,此指补过的破衣服。
问: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具体赏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
【复习目标】
1. 复习鉴赏诗歌语言常用的必备知识,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关键能力。 2.掌握诗歌语言类题目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专题解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二、必备知识


三、关键能力
7


1.赏析炼字的角度。
1)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语言,贵在字约意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在于它能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意蕴,有的字词有表面意与暗指意.双关意等。赏析时,考生要赏出其丰富意蕴,要读出其弦外之音。
2)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要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考生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它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
3)看是否精准而又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物、景的特点。诗歌语言往往一字一词就能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客观对象的特点。考生赏析字词,就是要看他怎样准确而形象地揭示了人..景的什么特点。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个“打”字用得极好。“打”这个外部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对黄莺鸣叫冲断自己美梦的怨怒,向读者敞开了她无比思念远戍辽西的夫君的内心世界。一个“打”字便让一个生动活泼.娇憨纯情的妇人形象跃然纸上。
2.寻找诗眼时,关注以下五条: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2)修辞上,最生动传神的字(词),他们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3)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比如《闻泉》中的“闻”字就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诗眼。
4)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3.赏析诗眼时,应关注以下三点:
1)理解诗眼的具体内涵。首先要理解作为“诗眼”的字词.诗句的意思,以此来体会诗眼的意蕴。比如《闻泉》中,诗眼是“闻”,首先要理解“闻”的意思,以及“闻”涉及的内容等,才能体会诗眼的具体内涵。
2)把握诗眼的具体手法。从景物与景物的关系.景物与情感的关系.修辞等角度分析诗眼所使用的具体手法等。比如宋祁的《木兰花》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是诗眼。因为“闹”运用了通感,将春意写的有声有色,写活了杏花绽放的情景。
3)体会诗眼的表达效果和情感。从景物特征.画面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感等角度理解诗眼的表达效果和具体情感。比如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其中的“空”是诗眼。因为它流露出作者虽有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之情。
4.赏析关键句的步骤与技巧。
8



5.赏析语言风格的技巧。
1)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2)关注遣词造句。从命题形式上看,此类题目一般会指出某个被后人称道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其妙处。鉴赏关键语句,包括分析这些语句的含意.色彩.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考生要结合语句中的词语,尤其要注意语句中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语句中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
3)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语言风格,命题形式多为要求考生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或指出诗歌的语言特色并加以评析。这类试题不是要求考生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而是要求考生要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整首诗歌呈现出的语言特点。
4)联系诗歌主旨。语言是为主旨服务的,主旨决定风格,答题时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风格。
典型例题解析
1.(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问:“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释含义
根据语言基本知识可知,“斗”意为“相斗”“攒”意为“积攒” 第二步:描景象

通读全诗,描绘出“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这两句诗的景象: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来,群峰聚在一起。

第三步:析特点
9


”“都是运用拟人手法,前者描绘出两岸崖石耸峙的景象,后者描绘出群峰相连,层次莫辨的景象。

第四步:析作用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这种生动传神的描写,渲染了山峰陡立.重重叠叠的气势。 [形成答案] ①“斗”,相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积攒,聚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郑州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答: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
分析:①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②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
③尾联写寻春所感。“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
6分;答出“寻春”一词给1分,答出具体分析三点中的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若将统领全篇的词语答成“怜”字亦可,评分标准同上。若将统领词语答成“寻”“春”等其他字词,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3分)
3.(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问: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题思路]
第一步:抓关键字词析句意

第四句紧承前句“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就是题目中的“进士就试”,整句话意思是: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第二步:明表达技巧析效果
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10

庄严。

第三步:点意境情感析作用

这句诗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形成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4.(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
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问:清人陈廷焯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简要阐释。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特色

题干要求中明确这首词的语言风格为“龙吟虎啸”“和缓”,只需通读这首词,弄清楚其实这正是指词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第二步:列例证
这首词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运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之事;而“西南更草相如檄”则选用司马相如作《喻巴蜀檄》,有安抚巴蜀百姓之意。两则典故的运用,大气磅礴。全词中的“中年多病”“儿女泪”更是感慨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令人不胜感怀。

第三步:析效果
对于用典,作者主要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而言说自身“中年多病”“须相忆”,既有对自身遭遇的伤感,也表达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形成答案] 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友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精题精练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
11


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蓟门:在今北京西南,盛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1 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2)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南师附中 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淮阴中学期初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旧游•别黄澹翁
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注】此词作于淳祐九年,词人在苏州仓台为幕僚。此词为词人在苏州送别友人黄澹翁时回忆起杭州姬妾而作。
问:下阙“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三句,历来为人称道,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4.(成都七中2020届高三“一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2


[] 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这首诗就作于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 ②飐: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问:本诗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课后巩固
1.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请你说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问:有人说此诗的首联“浮云在空碧”句写得并不出色,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
13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


4.(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7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刘仙伦①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②,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③,望到中原天尽头。
[]①刘仙伦,吉州庐陵(今江西古安人,南宋人.布衣终生。②阊阖,天门,天宫。③淮山,淮南的 山。宋.金以淮河为界,从此中原被隔绝。
问:有人评论本诗“外豪放,内深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复习目标】
1.构建诗歌表达技巧必备知识体系,并能准确辨识。 2.了解常见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掌握答题思路。 3.掌握在具体情境中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关键能力。 一、专题解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从历年高考试题考查频次来看,本专题应是古诗鉴赏的重中之重。 二、必备知识 (一)思维导图
14


(二)掌握几种重要关系:
1.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①以乐景写乐情。例如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②以哀景写哀情。例如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陈亮《小重山》)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③以乐景衬哀情。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④以哀景写乐情。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2.虚与实的关系。
所谓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句中故国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15

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所谓,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虚实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虚实对比,以虚衬实 b、以实写虚,化虚为实 c、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3.动与静的关系
所谓“动与静”,是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可结合具体诗歌略做分析。
①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对动态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刻画,这两者结合,往往是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辉映,相得益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后一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宁静。
②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里显出静态。如王维的《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静美。
③化动为静。化动为静,是将动态之景化为静止之状,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④化静为动。化静为动,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静物写活,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静态的视觉形象动态化,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三、关键能力
1.对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明确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技巧的分类,掌握和了解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识判断,能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2.解题思路:
第一步:指出答题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等表达技巧及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简析该表达技巧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中三类辩证关系及答题思路: ①情景关系:何景+何情+何关系+何效果
②虚实关系:实写什么+虚写什么+什么关系+什么效果 ③动静关系:静景+动景+关系+效果
【典型例题解析】
1.(2016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16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问: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 第一步:准确指出修辞手法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关键词判断修辞手法。从词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主要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手法。
第二步:规范答题思路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目的。抓住“争先”“鏖战”“缴缠”分析比拟手法,从三句元曲整体上分析排比手法。
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
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效果,从词中看,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
[形成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201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问:这首诗的叙述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 第一步:明技巧
题干指明要求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进行赏析,属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题。 第二步:释运用
①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本诗题为“采地黄者”,正文是采地黄者对当时年景、生活窘迫、采地黄的艰辛、卖地黄的悲戚遭遇的讲述,诗歌通篇都是自述;②从叙述的顺序来看,诗歌先写采地黄,再写卖地黄,属于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③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汇,属于纯客观叙述。
第三步:析作用
①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采地黄者对自己辛酸遭遇的叙述也就更能给读者深刻的感受。②从叙述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使所叙述事件逐层深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③从叙述的特点来看,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17


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形成答案]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3. (2016年江苏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问:本词上阕选取李广的事迹有什么表达效果?(6 第一步:明技巧
在这首词的上阕,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叙写李广的事迹,主要是为下阕情感的表达埋下伏笔。
第二步:释运用
从词中看,“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是写李广灞陵受辱;“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是写李广射石中虎;“落魄封侯事”是写其功高难封。诗为言志,联系作者的生平,不难理解他之所以选取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申诉自己无端落职、赋闲家居的不平,暗示自己和李广境遇相似。
第三步:析作用
这首词的上阕通过写李广的灞陵受辱、功高难封,暗寓自身的赋闲在家、理想抱负付诸东流的坎坷境遇。
[形成答案] 这首词的上阕选取了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和功高难封侯的事迹,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精题精练】
1.2020烟台期末考试题)阅读面两首金诗,完成1516题。
台山杂咏 元好问 其一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其二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状,是以得名。②传说渤海之中有五出瞳波漂动,有巨鳌受天帝之命昂首载之,五山遂屹立不动。③妙高峰,传说中的佛国圣地。
18


问:这两首诗各自突出表现了五台山的什么特点?在主要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2. 2020临沂期末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霁 张祜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虛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问:本诗颔联描写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20德州期末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注】①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②翳:遮掩。
问:本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①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问: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不同之处。6分)

19



【课后巩固】
1.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问: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2.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问: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①。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②。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①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工夫。“价”作语助词。②《列子•黄帝》记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20


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多用以表示厌恶机心。
问:词的下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二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4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问: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
1.复习诗歌题材分类,把握不同题材的诗歌表现出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一、专题解读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它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态度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它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
二、 备知识梳理 1)常见题材情感:
21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咏史怀古诗
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托物言志诗
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热爱自然。②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祖国河山山水田园诗
的热爱之情。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送别怀人诗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①天涯漂泊羁旅之愁,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感念亲情羁旅思乡诗
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③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忧怨愤慨之情。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边塞征战诗
③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颂。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多样却不会杂乱无章。
2)诗歌常见情感概括
忧国忧民之悲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愤慨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惜别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悠闲 黑暗官场之苦闷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相思之无奈 贬官谪居之愤懑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激愤 三、关键能力
1)抓住或明或暗地点明情感的词句,善于分析,深入体悟诗歌内容的能力。
显性词语就是直接点明情感的词语,隐性词语主要有三类:一是指描摹人..物特征的词语;二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三是指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
2)根据题材,分析意象,透过景物,抓住典故,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
古诗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而诗歌总要具体描绘形象,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是诗人情感的最好载体。分析时要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要从景物色彩中揣摩。还要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用典故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
3)理清诗歌结构层次,整体观照,前后关联的能力。
22


一要分析诗歌中各句各联的情感逻辑联系,读通诗歌的内容层次.起承转合等,综合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二是综合利用标题.典故.注释.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尤其要把标题与诗句关联起来,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意识。
4)多管齐下,准确定“调”的能力。
从标题.正文里找到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显隐性语词语(“情语”是最主要的.最有效的办法。另外,还可以从景物时令冷暖色彩.人物举止.用典褒贬等角度定基调。然后要进一步找出作者愁喜悲乐的原因,如果是外在环境,主要有时令变化.社会治乱等,如果是作者自身因素,则主要指身体.人生遭遇(或贬谪,或离合和理想抱负等。
5)要点齐全.表述规范的能力。 1.解答理解诗句内容类试题的方法:
①准确理解关键字词,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由表及里,发掘其深层含意。 ②结合表达技巧甚至全诗主旨来理解诗句的深层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2.解答概括评价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类试题的方法: 不论是局部设题,还是全局设题皆可按以下步骤答题——
①先概括。指出表现出了什么思想感情(或主旨。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就不必有以下的步骤了。
②联系诗歌内容,摆出之所以是某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依据。这是一个分析过程。 ③如果要求鉴赏评价,可在分析之后进行具体评价。
典型例题解析
1.[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第一步,审题。题干要求简明单一,概括词作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第二步,分析诗歌蕴含的感情。全词以回忆起笔,进士及第的荣耀与一展宏图的抱负,这是和来访的友人共同经历过的,喜悦;然而十年过去,词人却贬离京城,官职低微,空悲;友人要远地赴任,虽路途遥遥,但却是可通仙之地,欣慰;但重重阻隔,望断是蛮荒,添愁;今日离别,孤城寒日,更不是一个愁字了得,离愁。
23


第三步,从细微处,还可理出一些情思。可紧扣重逢之喜.仕途之悲.离别之愁三个方面的情感作答。
第四步,组织精练语言,逐层作答。
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元幹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第一步,审题。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要分析。主要是针对最后两句赏析,但仍要联系全词的主旨。
第二步,分析典故和景物蕴含的感情。最后两句,借用祖逖典故,表达了词人胸怀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的悲愤与无奈。“潮落秋江冷”,以景结情,通过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表达出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
第三步,确定词的感情基调。词的情感基调是深沉、壮烈的,上片的写景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四步,组织精练语言,分层作答。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3.[2017年新课标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 “短李”。李绅身材矮小, 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第一步 ,审题。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态度。解此题,不仅要体会其表层情感,还要体会作者“戏谑”背后的微妙心思。
第二步,分析注释及全诗蕴含的情感。从注释②③看,是写作者的诗歌成就;颔联,从注释④看,写自己的诗歌被元稹模仿,让李绅服气。诗歌的前两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自得。颈联,是作者的牢骚话,表现了自己在当世不被重用,表现了作者的不平与无奈;尾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新编成集的欣喜。
第三步,纵观全篇,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层:一是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二是对不能被当世重用的无奈和自嘲。

第四步,组织精练语言,分层作答。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24

[]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
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4.[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州桥① 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②,回首哀湍③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鸣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州桥④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①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所作。②山椒:山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③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④州桥:与王诗所永为同一座桥。此诗为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
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6分)
第一步,审题。本题考查了比较诗歌的感情态度的能力。
第二步,分析解答此题时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第三步,理解诠全诗内容,分析蕴含的情感。《州桥》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回忆往昔的作品,抒写了州桥夜景和自己的感受,表面上是消遣之作,其实抒发的是深沉.含蓄的爱国之情。范成大的《州桥》,此诗为过汴京时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心情,隐晦地流露了作者对议和不战政策的不满,全诗在朴素的语言中把遗民盼望王师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真实感人。
第四步,组织精练语言,分层作答。
同: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思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异:①王诗先写自己在京时对家乡的思念,后写晚年回到家乡后对京都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想,虚实结合,感情丰富深沉;②范诗主要写中原父老的故国之思,暗含了自己的亡国之痛,隐晦地流露出对议和政策的不满。
[精题精练] 1.[2017·河北石家庄市.唐山市高三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感五首(其三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受粮食转运和吐蕃进扰等因素影响,朝中有迁都洛阳之议。 ②〔天中〕指洛阳。 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迁都的观点态度。

2.[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25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2019·广东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 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

4.[2019·河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雨叹①(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②,反锁衡门③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①《秋雨叹》组诗共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 ②〔谁比数〕没人关心。 ③〔衡门〕贫者所居。
《杜诗详注》说此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请结合尾联加以分析。

[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目。
村① 沈德潜②
苦雾寒烟一望昏,秋风秋雨满江村。波浮衰草遥知岸,船过疏林竟入门。 俭岁四邻无好语,愁人独夜有惊魂。子桑卧病经旬久,裹饭谁令古道存③? 【注】 ①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贫病交加的朋友。②沈德潜,满腹才学,40年间屡试落第,六十七岁才中进士,此诗作于屡试不第期间。③尾联典出《庄子》:子舆与子桑是好友,子桑生活贫困,大雨十日,子舆担心子桑得病,故“裹饭而往食之”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26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 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白居易
帝城①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灼灼百朵红,戋戋②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注】 ①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②戋戋:形容帛匹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 清代贺裳评价白居易的讽喻诗时说:“每叹其有美意而无佳词也。请你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6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新亭①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参考答案
专题一 鉴赏诗歌形象答案
【精题精练】
1.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概括特征)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具体分析)③表达了作者对高雅闲适生活的喜爱。(形象意义) (每点2分)
2.①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② 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每点2分)
3. 前两句赞美丁香品格。赞美丁香不因凋零而遗憾哀怨,要把兰麝般的香气留给人间的高贵品格。消逝也要留下一世芳名;即使零落,也要香满乾坤。②后两句借丁香表达相思之情。丁香节比喻愁心,诗人将丁香结化入雨中,使象征愁心的丁香更加凄楚动人,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浓郁.饱满。(每点3分)
4.①诗人借孤桐枝繁叶茂.干直入云.凌霄不屈.扎根深入的特点表达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愈老弥坚的人生态度。(特点2分,情感2分)
27


②尾联借五弦琴的典故表达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2分)
【课后巩固】
1.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每点2分)
2. 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2分)
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2分)烘托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2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汴》诗中的“月”是实写的明月,与“黄流”意象合用,意指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中,河水一片浑黄,而明月依然澄明。作者在邀请朋友出游以消其忧的情境下写到不能被浑浊的汴河水污染的明月,是在含蓄劝勉友人要保持明月般澄明高洁的情怀。
②《赠》诗中的“月”,是虚写之明月(是诗人想像中的明月),诗人想象别后明月空照今天与友人邂逅倾谈之地,而相遇倾谈已成往事,心生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愁情。
(每点 3 分,“结合诗句分析”2 分,“情感”1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4.①诗人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生活悲惨的“负重民”的形象。 ②这一形象是通过典型细节刻画的。如“筋骸长彀十石弩”,写劳工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突出劳作的艰苦不易。再如“半衲遮背是生涯”,写劳工衣着破旧,顶着烈日,出卖苦力,突出生存艰难,生活悲惨。
③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工的深切怜悯和同情。 (每点2分)


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参考答案
【精题精练】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答案】1)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1“惊”。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2)答:①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整体点明地位)
②第一句,写出至燕台这地势险要的边塞重镇,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因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因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音因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28

作者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和手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一酬平生之志。(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
③全诗以“惊”为感情基调,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 3.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此句写白云在碧空飘动,使天气乍雨还晴,好像在考虑在讨论:究竟是让天“阴”还是“晴”? (2拟人手法,赋予“浮云”以人的性情,生动活泼,富有情趣;(1此句又独具匠心,涵盖全诗,(1“荷雨”一联写“阴”沾衣欲湿,暑气顿消,(1“鹊声”一联写“晴”,丽日和风,赏心悦目。(1
4.(成都七中2020届高三“一诊”模拟)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俗飘逸。多用口语,直叙其事,通俗直白;后两句运用想象,让明月将自己的牵挂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飘逸潇洒。②本诗含蓄悲慨(沉郁顿挫)。中间两联比兴(借景抒情)的运用,委婉含蓄;尾联承前联的互访不易,更写音书难通,沉郁悲慨。
课后巩固
1.2015年高考湖北卷)【答案】2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 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2.答案:“照”“流”是全诗的诗眼。这两个字承上,进一步写出了山林中的清寂;又启下,描写竹林中嬉闹归来的浣衣女。同时,它们又使清幽的山居傍晚生出了活泼的情调和灵动的诗意,使整首诗清新而不幽冷,也显出诗人的心境闲淡而不死寂。
3.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此句写白云在碧空飘动,使天气乍雨还晴,好像在考虑在讨论:究竟是让天“阴”还是“晴”? (2拟人手法,赋予“浮云”以人的性情,生动活泼,富有情趣;(1此句又独具匠心,涵盖全诗,(1“荷雨”一联写“阴”沾衣欲湿,暑气顿消,(1“鹊声”一联写“晴”,丽日和风,赏心悦目。(1
4.(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712月月考)①意象豪壮,意境雄浑:楼高百尺.四海阔大.远水拍天.西风遒劲,营造雄浑壮阔的意境。②用语夸张,想象奇特:借笑语惊天人.栏杆冲星辰极写快目楼之巍峨高峻,透露诗人开阔的胸襟。③本诗在豪放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诗人登高楼望家乡,诗情充溢胸中,家乡被阻隔,渴盼恢复中原而不可得,寄寓了一种深沉的痛苦。 (一点2分)
专题三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参考答案
【精题精练】
1.⑴前诗重在表现五台山的高峻挺拔,后诗重在表现五台山的秀美圣洁。2分) ⑵前诗主要采用衬托的手法。分别以西北天低.载山灵鳌在林海中浮现.太行山低千里.众山如在井底四重衬托,突出了五台山的高峻挺拔。2分)后诗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对山色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美景相夸,以佛国圣地相比,是想象;全诗虚实结合,突出了五台山的秀美圣洁。2分)
2. ①细节描写。颔联写室内人物活动,是主客两人在边饮酒边下棋。这里将“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这些细节组合,呈现原生态生活的质感,显得非常逼真动人;也凸显了场景枯淡至极,极富有画面感。
②动静结合。“暗灯”“酒瓶空”是静态描写,前者说明室内光线昏暗,后者说明对局时29


间已经很长,但尚无结束的迹象;“棋子落”“残语”是动态描写,前者写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楚,后者则是主客之间偶尔发生的对话可见两人都很沉默寡语,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晚年那种“万事皆空”近似“禅定”的心态。
3. ①通过对惠崇的直接评价:开头两句将惠崇与画史上其他画家相比较,强调了他的突出地位,表现了画技的高超;②通过对惠崇画作的正面描摹:五六两句艺术地再现了惠崇画作的特点,从色彩运用.构图技法等方面显示出画技的高超;③通过观者的感受侧面烘托:观画后诗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暑热顿消;最后两句写这幅画唤起了诗人对昔日经历的回忆,引发了诗人的联想。
4. 思想感情:杜诗主要表达激昂向上的理想主义精神,陈词主要表达不得舒展怀抱的愤懑之情。写作对象:杜诗写的是画中的鹰,陈词咏的是鹰本身。描写手法:杜诗侧重于描写近景和细节,主要使用白描手法;陈词主要写的是远景和整体,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后巩固】
1.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2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
3. ①拟人的手法。说白鸥“觑着人”,似乎用眼偷觑观察人;说白鸥“欲下未下”,形容它狐疑不决。将白鸥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它胆怯.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②运用典故。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古来多用此典以示厌恶机心。如今说白鸥也不相信作者,抒发了自己在官场上受猜忌的遭遇。
4.“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专题四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参考答案
[精题精练] 1.对于迁都一事,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诗歌中,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这一态度:颈联两句通过对比点明对巩固国家政权来说,最根本的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们安居乐业;联进一步说明了皇帝要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负担,才能“长令宇宙新”
2.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3.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北”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4.尾联寄寓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用“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指君臣失道的时局,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愤懑之情;而“泥污后土何时干”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希望天气好转,让百姓生活好转,暗指希望奸臣当道的局面尽快结束。
[课后巩固] 1. ①对朋友的同情。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贫病交加的朋友,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及30

作者的感触,反映穷苦知识分子的凄苦生活。②对弘扬古道的呼吁。作者以子舆自况,远道来访贫病中的友人,符合人与人之间重视道义.互相接济的古风。③自己不遇之悲。内容与注解结合,可以读出作者屡试不第,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2. 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
3. ①白居易的讽喻诗关注民生,立意高远。本诗讽刺贵族的奢侈生活,同情普通百姓劳作辛苦,其本意是讽劝统治者.关心民生。②白居易的讽喻诗诗风平易,多用白描,语言浅易通俗,十分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实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诗意。
4.“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

31


新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