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考试文选译文

发布时间:2017-04-25 22:14:47

第二部分文选译文

1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

清气与浊气分离,上天与大地分开,天地人三才开始确立,木火土金水开始形成,人类朴实无华,没有什么获得却也称心如意。

2末俗小人,多行诡诈,依傍圣教,而为欺绐。遂令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

后代的庸医,大多实行骗术,依仗圣人的经纶,而去欺骗病人。于是使得朝廷中的官员和民间的百姓,都认为医术这一名目耻辱,大多教导子女诵读浅陋的文章,写作短小的策对,用来寻求做官的道路。

3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我小时候遭受风寒之邪,屡次造访医生,汤药的费用耗尽了家里的财产,所以在求学的年龄,就崇尚医学经典著作,到了老年,也不曾放下书本。

4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羣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兹者,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未可传于士族,庶以贻厥私门。

为意外早死的深重的灾难而悲痛,为不学无术之人的昏庸愚昧而痛惜,于是广泛采集各种医学著作,删减裁除繁杂重复的内容,务求简单明了,编撰成《备急千金要方》一部书,共三十卷。虽然不能彻底探清疾病的缘由,但是可以让研读过这本书的人受益很多。我认为人的生命最为贵重,可说是比千金还贵重。如果一个药方能救治他,那么功德超过千金,所以把它作为书名。这部书不可流传到世家大族,希望把它赠送给平民百姓。

1将欲敛时五福[15],以敷锡厥庶民[16],乃与岐伯上穷天纪[17],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

设想聚集这五种福运,用来普遍地赐予百姓,于是与岐伯向上探求天文,乡下探究地理,远的取法于外界事物,近的取法于自,互相提问问答,留下经纶来造福万代。

2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晻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

可惜唐代太仆令王冰把它列入医学的范畴,交付给操作技艺的一类人,官宦们便很少谈论它,距离胜任的时代已经很远,这门技术被湮没,因此文字与注释杂乱,含义文理混淆。

3臣等承乏典校[5],伏念旬岁[6]。遂乃搜访中外[7],裒集众本[8],寖寻其义[9],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10]

我们等人充数担任典校的职位,整整考虑一年。于是在朝廷内外寻查探访,汇集各种藏本,仔细地探究经义,校正错误,掌握其中十分之三四,其余不能全部解决。

4、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

用它治身,可以在未显现征兆时就消除祸患;施行到政事,可以延长寿命到无穷。恭敬地祝愿皇帝具有太平盛世的时运,拥有无限美好的福禄,继承先人的遗志来资助成功,振兴衰微的医学并使它永远正确,那么正气就可回复,疾病不会产生,使世人快乐,共同登上长寿的境界。

1、医家方论,其传尚矣,自有书契以来,虽三坟之言,世不得见,而神农《本草》、黄帝《内经》,乃与庖牺氏之八卦绵历今古,烂然如日星昭垂,信乎药石不可阙于人,而医书尤不可废于天下。

医家的方论,它们流传已经很久远了。自从有了文字以来,虽然三坟的言论,世人没有办法见到,然而神农的《本草》、黄帝的《内径》与伏羲氏的八卦一起延续至今,灿烂的样子如同太阳与星辰光照天下,药物对于人来说不可缺少,而医书对于天下百姓更加不可被废弃,这是确实的。

2因取古圣贤方论,与夫近世闻人家传下至医工技工之禁方,闾巷小夫已试之秘诀,无不曲意寻访,_兼收并录。

因此收集古代名医的方论,与那些近代名人的家传医术,一直到普通医生方士的玄秘方剂,民间百姓已经试验过的秘诀,没有不竭尽心意地去探寻造访,一起汇集记录。

3、学士大夫公天下以为心者,几何人哉!平日处念积虑,无非急己而缓人,先亲而后踈,物我异观,私为町畦,其来盖非一日。

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心志的学士大夫,有多少人啊!平时处心积虑,没有不是先己而后人,先亲而后疏,对他人与自己采取不同的态度,私自设立界限,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一天了。

4、东汉人物如第五伦者,悃愊无哗,质直好义,似若可然也。

东汉人物如第五伦,非常真诚而不虚夸,品质正直爱好仁义,好像能够这样了。

5、今公之为是书,使天下之为父兄者,举无子弟之戚,少有所养,老有所终。家藏此书,交相授受,庆源无穷,其为利顾不博哉!

如今刘公写成这部书,让天下作为父母兄弟的人,都没有为子弟担心的忧虑,使年幼的人得到抚养,年老的人得到赡养。家中藏有这本书,互相传授学习,那么吉庆的根源就无穷无尽,它产生的好处难道不广大吗?

1、季世人知医尚矣,习方其简也,穷经其烦也,乃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斯道之奥,宝斯道之粗,安望其术之神良也?

后世了解医学的人众多,知道学习医方简单,探究经纶烦杂,于是都用医方来传授、学习,探究经纶的人则没有。舍弃医道中奥秘内容,而尊崇医道中的粗浅内容,怎能希望他的艺术神秘呢?

2盖以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匪徒苟然志方而已。

因为要考证药方,考证病证,考证命名的本义,考证诊治案例,考证加减变化,考证有效无效,考证本末缘由,不仅仅是随意记载医方罢了。

3或者尚论千古,末张孙而本轩岐,劣羣方而优经论,则孟轲氏所谓“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矣”,安用夫斯籍之赘也?

有的人崇尚上古的经纶,以张仲景、孙思邈为末,而以轩辕、岐伯为本,以各种药方为低劣,以医经论述为优异,那么就如同孟轲所说“在圣人门下进出的人,难以同他讲别的好话了”,哪里还用得上我这本多以的书籍呢?

1天下之物理无穷,人生之见闻有限,往往智尽即以为理止,犹以指测海,指竭而云水尽者也夫医何独不然

天下事物的道理无穷无尽,人生的见闻则有限,往往智力用尽了也就以为道理讲尽了,好比是用手指去测量海水,手指伸尽了就说海水量尽了,医学难道不是这样吗?

2于是乎汲汲焉博采诸家之言,犹以为未足;复求专门之学,踵叩其秘传既持方而辨药石之醇疵复指图而审肯綮之中否

于是孜孜不倦地广泛采集各家之言,还以为不够;再去探求专门的学问,频频询问其中秘密的传授,既拿着方子去辨识药物的优劣,又指着图像而审视是否符合疾病的要害。

3倘四方淹博之士不以疏愚忽之惠然悯其所不足而教其所不知,则医理庶不患其莫究而闻见将日益广,是又余之厚幸也夫!

倘若四方渊博的人士不因为我的粗疏愚昧而忽视这本书,恩惠地怜悯我书中的不足之处,而教导我所不懂的地方,那么医理方面就或许不用担心我的不能深究,而所闻所见将会日益广博,这又是我的深厚的期望啊!

医古文考试文选译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