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豪放派诗词发展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0-05-23 07:50:37

宋代豪放派诗词发展及其特点

指导老师:徐地银

组长:郭玫辰(高二18班)

组员:刘盛允(高二18班)

调查方法: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组内分析讨论,整合资料得出论文。

宋代豪放派诗词发展

豪放派,形成于中国宋代的汉族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形成发展

总体概括发展历程如下:

简介

宋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与唐诗交相辉映,并传于世。宋词数量巨大,《全宋词》共收录词人1330 多人,作品19900 多首。宋代词人创作风格各异,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 其中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预备

北宋早期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

奠基

北宋中后期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

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

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

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

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

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

条都可印证此说。

顶峰 苏轼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词风慷慨悲凉,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延续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南宋后期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豪放派词风的生成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豪放派的产生并非偶然。宋朝采用分散臣僚权利的办法,大力标榜文治,重文轻武,优礼文人,并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于是,宋代形成了以文人为主体的国家政权。文人的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人们丰富的经历是开创豪放词风的前提。 

  宋代的经济十分繁荣,市民阶层发展起来。更适于吟咏,灵活多变的词成为文学主流。宋代的疆域虽不是十分辽阔,边境也不是十分安定。但整个宋代并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农民起义。可见,宋时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因此,词在很长时间内由婉约派词一统天下。 

  战乱破碎了山河,痛苦了人民,同时也醒悟了文人,使宋词冲破了婉约的桎梏,狂放不羁,慷慨激昂的种子孕育着。在那个剑与火的时代,血与泪的时代,恨与仇的时代,豪放派将应运而生。 

  豪放派不是凭空诞生的。宋初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文之后,词的创作才倾向豪放。北宋王安石向传统发出挑战,他说:“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予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这句或是“以破为立”,“豪放派”的创作纲领已然在弦外。他的理论解放了词体,冲击了“诗庄词媚”的限制,松开了约束词的音乐枷锁。   最早意识到宋词有两种不同创作倾向的是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他并不支持新的作词风格,反而加以讥讽。但他在说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穷塞主之词”时也冒着权贵不喜的风险用诗写“边镇之劳苦”在他看来,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不适合作词,不应把“歌者词”变为“大夫词”,诗词有别,“分工”明确。 

  真正开创豪放派词风无疑是苏轼,接替文坛盟主之位的苏轼影响力是相当的。《词话从编》有:”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只含十七八女郎,枕红牙板,歌‘杨柳岸晓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说明,苏轼淡化了柳词的市民情调。南宋胡寅曾说:“词至东坡,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糜纤弱的词风,豪放派以自成一家。苏轼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苏轼之后,经贺铸发展,加上靖康之变的引发,豪放派活的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一时期,除了产生豪放派领袖辛弃疾之外,还有陈与义,张孝祥,陆游等一大批杰出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阵容统治了词坛。 

  第四阶段为后续阶段。这一阶段豪放词风出现了一些变化。刘克庄,黄机等人虽继承了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豪壮,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豪放派的词作式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以诗为词,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欢将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 

特点主题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言的。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北宋豪放词,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词则将词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靖康之变之后,中原沦陷南宋偏安的社会现实,给南渡词人以极大地刺激,词人纷纷引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不仅岳飞,李纲,张孝祥等人写出壮怀激烈的词作,原先一些以婉约出名者,如朱敦儒,李清照等也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词作。然而,南宋豪放词的典范,却非辛弃疾莫属。在艺术表现上,辛弃疾以文为词,以古写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也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及部分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 《西江月》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岳飞《满江红》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张孝祥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寄辛幼安, 和见怀韵陈亮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 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 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 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 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百度知道 宋词鉴赏辞典

宋代豪放派诗词发展及其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