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题技巧及阅读训练与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4 07:11:39

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

一、 考点归纳:

1. 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 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 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 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 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 .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

悟。

二、 议论文文体知识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 论据分类:事实论据和理论(道理)论据。

3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4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5 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A.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例证法):

举出……的事例,具体确凿、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 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

运用科学的道理或引用名言、格言、 警句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使文章的

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 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 比喻论证:(喻证法)

以事喻理,把。。。比成。。。,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 接受。

E. 引用论证:(引证法)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 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 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 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弓I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

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子:

女“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 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 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 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 .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这个论点 .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

•题型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文段中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1 )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

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

明的关系。

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 论据,在文中证明

的论点。

•题型3: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首先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然后在看题干要求你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 论论据在搜索你平时积累的论据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并且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

.同时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则道理论据。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 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 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

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

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题型4: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方法:

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C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D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 展开论述。

•题型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 只有两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 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 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答题技巧:(1)不能。(2)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3)删除后的意思是(4) 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议论文的语言:

1)严密性;2) “但”、“固然”、“诚然”等提示语;3)词语的感情色彩;4)语气、句 式(设问、反问、祈使、肯否定陈述 排比、双重否定等)

题型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 修辞手法角度:要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2 论证方法角度: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3 写作手法角度: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

1 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

2) 以 论证方法为主。同样, 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 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题型7:文句、文段结构上的作用(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B总结上(全)文;

C承上启下(过渡)。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 (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

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1 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

的论题)

2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

题)。

3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 (或 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 (或

引出 的论题),弓I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题型8:某个事例或名言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案就是事例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

•题型9: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

我们可以用四步“解题技巧”来进行解题: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 然后联系上下

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 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而不远处出现。 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

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 他的科普

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 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

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 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

撼。”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

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 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题型10: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过程怎样?

1 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

2) 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 .最后 得出**结论(或证明了 **的道理)总——分——总

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1 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 要答出论据是什么

3 用好连接词。

4 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题型11: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先看这两断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 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

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

两种答法技巧:

1 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 *段的**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 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习惯

题型12:本文的结构怎样?(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 、并列式。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 往往有分论点。

2) 、递进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起承转合、环环相扣。 (注意顺序条理)

3 、对比式。正反对比。

4 、综合式。

感悟。

此类题目形式虽然开放 .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 .考题一般紧扣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因此 . 只 要我们找到文章的论点并紧扣其解题就能拿到一半分数 . 再按题目要求 .结合自身或社会现 实展开论述 .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 . 就能将此类题目的分数全部拿下。

答题技巧:

1)论点。

2)结合文段阐述论点的由来。

3)联系实际(用上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

4)发出号召。

议论文练习题

一、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1 说到权力和享受, 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 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2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 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 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 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 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 凤姐说得好, “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 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3 在现代社会里, 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享受高呼 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 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 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 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 在蓝天白云 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4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 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 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 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 沿途官民却争相 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 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5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 那歌手也没有什么 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 束,要跟他拥抱。

6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 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 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 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只要诚实、 勤奋就行—— 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 大小总有事业之成; 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 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 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2 •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 3分)

3 •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 ( 3分)

4 •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3分)

5.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 3分)

二、愉快是基本标准

读了大半辈子书, 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 回答: 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 销,如果读它不能使 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 太在乎是否愉快 。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 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 我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 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 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重要。相反,凡是 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 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 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 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读书惟求愉快,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关于这种境界, 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 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 在《五 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可见要做到出 于性情而读书, 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 那些躁动不安、 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 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领和 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 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 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 无论什么书, 只有 你读时感到了愉快, 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 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 本好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 点,前提是你喜欢读。不感兴趣而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

我不否认, 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 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 例 如学生的做功课 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 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

1. 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三自然段中“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 句话的含义。

答:

3.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第四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所阐述的读书应取得诚实态 度。

答:

三、过有理想的生活 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 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 “理想只有在 不可企及时才可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具魅力、最诱惑人 的地方。

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 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 对它冷若霜冰。

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 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感。 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 又时时否定着自我。 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 不溺 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

有理想不是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自私,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 自菲薄,亦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 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

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 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

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 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 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照亮你的路。 C

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 尘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就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

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 赋予了新的意义。

有过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

(选文有改删)

1. 本文的中心论点:

主要论证方法:

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3. 谈一谈对“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霜冰。”这句话的理解。

答:

4. 请为文章中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事实论据。

答:

四、坦荡

坦荡是春日一望无际的原野 ,是夏日汩汩流淌的清泉 ,是秋水长天 ,是大雪无 痕。坦荡是拂晓时分的万里霞光 , 是雨后青翠欲滴的远山 ,是亭亭玉立香远溢清的 莲花。坦荡是海水的沉默 , 是天空的无言。 坦荡是自然本身 , 是纷繁复杂的生活底 色, 是一种最本真的生活姿态。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坦荡是庄子 的持竿不顾,逍遥游于尘世,任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澄净秋水之上。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坦荡是司马迁的忘却荣辱, 以大海的胸怀包容世人之讽, 内心之痛, 以山的坚毅书写三千年的沧海桑田。 “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坦 荡是苏轼“栋尽寒枝不肯栖”的书生本色” ,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举重若轻。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 坦荡者都有一种“清者自清 , 浊者自浊” 的高度自信。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儿童的眼光是坦荡的 , 那里面折射出的是一颗 赤子之心 , 成人的坦荡则是一种智慧 , 一种战胜了私欲和庸俗的清明澄澈。 避开一 切庸人自扰的得失 ,小圈子里的恩怨 , 将烦恼化为柳絮池塘的淡淡清风拂面而过。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坦荡是一种站在高处的俯瞰,一种登高远远眺的 悠然。用不予置理对付锱钵必较,用淡淡一笑对付蝇营狗苟。无招对有招,坦荡 者不战而胜。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因为坦荡,你可以宠辱不惊,坐观窗外叶枯 叶荣,静品天外云卷云舒。因为坦荡,你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逍 遥生活于天地之间,从容行走于光明大道上。因为坦荡,你才能拥有“生如夏花 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意人生。

坦荡生活,豁达而不旁观,一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 任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

坦荡生活, 清爽而不冷漠, 一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 随 时光荏苒,执著地一路欢歌。

1. 用文中凝练的语言概括怎样才能做到“坦荡”。

答:

2. 读第三段,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坦荡”是一种智慧。

答:

3. 本文多处运用经典名句,以“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为例,从语 言鉴赏的角度谈谈它们的作用。

答:

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 薛涌(旅美学者)

1 “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 1998年到2003年,

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个百分点, 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 %

2 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 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 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 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3 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 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 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4 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 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 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 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 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 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 这样的信息传送, 常常是灌输式的, 不具有阅读中 的对话性。

5 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 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 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 即使自己关起门来 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 所以, 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 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 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 众的影响。

6 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 一个民族不读书, 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 批判性, 个人就会被群体所 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 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 但 读经是背书, 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 学童要跟着记忆和琅琅读书声不 停地往前走, 就像跟着录音机走一样, 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 这和阅 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7 从这样的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 我们目前的不少 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

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 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 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 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

8 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 GOOGL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 目前美国30%勺劳 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 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 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 企业 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

9 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

(选自《新京报》 20041220日,有改动)

1. 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答:

2.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3. 说说第⑦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代的内容。

答:

4. 第⑧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

5. 每年的 4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了本文,请你拟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宣 传语。

答:

生命的品格
国风

1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 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生命的质量, 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 义。

2 要懂得珍惜。 珍惜每一寸光阴。 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花在学习上,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 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 “一 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 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 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 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 白的大米, 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田里耕种; 我们用精美的铅 笔学习写字, 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 要经过 多少人的劳动。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 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 哪怕是一个招呼、 一个微笑,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3 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 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 产的粮食, 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 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 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 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尊重别人, 包容别人, 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 帮助了别人, 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 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4 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人一生下来的啼哭就预示着人生就要经历种 种磨难。关键是要有敢于面对苦难, 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 当一个人从不计 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通过忍 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 受磨难,才能不断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 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 谓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5 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 都是一个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 你只能尽情地看,但不能带走;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但你只是一个异客,不是属 于你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 惜自己的羽毛”,从而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 的品格。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强调“生命是有限的”。

B. 第②段强调“要懂得珍惜”。

C•第③段强调“要有悲悯情怀”。

D.第④段强调“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

2•下列论据不能有力论证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一书中,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 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

B. 《西游记》一书中,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 经,修成正果。

C. 培根说:幸运并非没有恐怖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D. 张海迪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上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 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3•全文都是论“生命的品格”,第④段谈的是生命的过程要有所求,第⑤段 说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无所求,你认为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议论文 一、【答案】

1.人人皆可成为国王(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举例论证( 1 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 分)

3•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1分)

4•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 简要分析即可。( 3 分)

5.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 3分)

二、 1 、愉快是基本标准。

2 在读书时,能离开物质利益,去享受精神的追求,就是一种最高境界。

3. 如果感兴趣的书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就不会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三、 1. 过有理想的生活。

2. 道理论证。

3. 引起下文。

4. 有了远大的理想,不仅要时常把它挂在嘴边,更要付诸于行动。

5.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病,导致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她身残志坚,后发表数十部文学作品。

四、 1. 豁达而不旁观;清爽而不冷漠。

2. 避开得失、恩怨、不计名利、境界高远

3. 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高度概括了苏轼的“坦荡”,增强了论证 的说服力。

五、 1•不读书将使中同人丧失创造力。

2.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 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 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

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

3 .⑴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2)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

4.例证法;具体可靠地论证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这一观点。 5,答案不唯一,此略。

1. A解析:第①段的中心意思是“要提高有限的生命的质量”或者“要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

2C 解析:培根的话无法证明: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3•不矛盾。“有求”和“无求”都是生命品格所需要的:第④段论说人生要具有克难求进的意志和勇 气,要尽责任就是有所求;第⑤段论说要进入无我之境,超然物外,对物质名利的无求,实质是精神境界 更高的追求。所以,两者是不矛盾的。

议论文阅读题技巧及阅读训练与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