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传》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8-09-14 03:34:18

《王安石传》读书笔记

土地上的出产永远都可以养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保证他们的温饱。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此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这是数学告诉我们的。社会学却对我们说,这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历史则已经雄辩地证明,这个保证与保障在大多数的时候是并不可靠的。

王安石的数学很好,它知道:问题出在物产的分配上,出在财富的流向上。

他知道,这个社会也许有用得着他的时候。

王安石是一只鸟,一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凤凰鸟。

二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更替史,基本上都是从“分田地”这件事上开始和结束的。从田地分散开始,到土地集中结束。

一部封建王朝的治理史,是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共同治理的历史,是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分权争权的历史,是官僚士大夫从事兼并而皇帝抑制兼并的历史。

这里好像没有老百姓什么事。老百姓的力量虽然很大,但一般来说,老百姓只要能够活下去,就会任劳任怨地、忍辱负重地或者饥寒交迫生活下去。

后来的张养浩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之前的王安石也许想着可以有所改变。

王安石的时候,宋朝开国已有百余年,正是土地兼并和行业垄断疯狂激烈之时,加上日益庞大的军队军费、官员俸禄和因土地集中而不断减少的财税收入,国弱士强和财政危机威胁着王朝的生存。

繁华的背后,危机四伏。

体会到这个危机的,是神宗皇帝。

看到了这个危机的,是王安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帝要保江山,变法势在必行。

有哪种力量可以遏制豪强巨富们的兼并趋势!谁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胆识与魄力!

年轻又愿望有一番作为的神宗皇帝,环顾朝堂,是寂寞的。

期望“变风俗、立法度”的王安石,脑海中又浮现起已经褪了色的蓝图。只要为了老百姓,他什么都敢干,什么都不在乎。

两个人,一个拥有无上的权力,一个具有无比的心灵。

(似乎从开始,这样的合作就是一条不归路。)

早王安石变法(1069年)二十多年(1043年),范仲淹曾主持过庆历新政,大力整顿官僚集团。一年零四个月后,皇帝顶不住压力,不干了,失败了。

被贬黜任地方官的范仲淹,尽管抱负已经不再,在第二年写的《岳阳楼记》里,仍然寄托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为民的大情怀。 范仲淹清正廉明的表率,这种情怀,后来在王安石身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现。

“虽千万人吾往矣。”天使在作战,真的是只有一个人。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有这样大无畏的气概才配得上这样大无畏的英雄;从《答司马谏议书》里,我们还可以见识到什么是光明磊落,什么是无欲则刚。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说,做了宰相的王安石,住在一条小巷子里的小宅院里,院子里别无长物,摆着一架五马分尸的刑具。

他的衣食住行,简朴、平常,即便是他的政敌,即便心不服,口也是服的。

王安石的对面,有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欧阳修,有《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司马光,几乎所有的朝廷重臣、皇亲国戚、郡县豪强和地主阶层。他们几乎是掌握全部话语权的人,都属于强势利益集团,都是既得利益的拥有者。

这些人,即使不能把他们全部算作唯利是图的人,有些人的人格与良知也可以不必怀疑,但他们在王安石的智慧面前,充其量只是有一些小聪明罢了。

只有王安石,他的眼睛,穿越了时空,远远地走在了历史的前面,甩下了他的同时代人。

王安石的追随者在哪里呢,他心目中的人才,到哪里去找呢?

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王安石,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最大的感叹号,挂在历史的天空。

从变法开始,悲凉之雾就一直笼罩在王安石的头上,同时罩住的,或许还有要搞平衡术和保江山的皇帝。

自变法失败,凄凉之雾就紧紧地追赶着裹挟着老百姓的身影,无奈地等待着下一个轮回。

一等就是千年。

王安石死了,契丹王与西夏王笑了。

生前,人们包围着王安石,王安石包围着契丹和西夏。

豪强富户们也笑了,但没有笑多久,国没了。

登山的时候——

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司马光一边做记录,一边看了看天气,说,书上兴许有。

看见大雁或梅花的时候——

苏东坡说,拣尽寒枝不肯栖。

王安石说,凌寒独自开。

司马光摇晃着脑袋,咬断牙根说,不妥,不妥。

变法失败的原因,书上写了很多,但都被王安石自己一一否定了。

我们找到了吗?有一个时期我们或许找到过,但我们远未形成共识。

神宗皇帝缺少了一道“不争论”的圣旨。

王安石缺少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变法到底有多难,举一个例子。

官员的财产公示立法,支持的不止一个人,反对的没有苏东坡、司马光的名气大,二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是羞羞答答的不肯出来。

王安石颁布的任何一项法律,在深度与广度上,在解决现实问题与留下的历史意义方面,都是无法相比的。

王安石到底有多伟大,举一个什么例子呢!

《王安石传》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