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ulink的仿真

发布时间:2018-12-04 05:54:14

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

数字调制系统的SIMULINK实现研究

三种基本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研究

系: 信息工程系

业: 信息工程

级: 07

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制

三种基本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研究

随着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方法,它可以让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整个通信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本文首先介绍SIMULINK应用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对SIMULINK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进行阐述,接着介绍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并分析三种调制制度2ASK2FSK2PSK的基本原理。再对三种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对三种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调制制度 SIMULINK 功率谱密度 系统模型

Abstract

A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size and complexity,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design method, which allows users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 and its simul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SIMULINK development. The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use of SIMULINK method described, then introduced the basic digital modulation systems and analyze the three modulation system 2ASK, 2FSK and 2PSK the basic principles. Re-modulation system, the thre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alysis, and finally create a system model using SIMULINK three modulati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Key words: Modulation system SIMULINK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System Model

目录

1

Abstract 2

1.绪论 4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4

1.2 SIMULINK简介 5

1.3通信技术发展状况 6

1.3.1通信的概念 6

1.3.2 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8

1.3.3 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8

1.4本论文的任务 9

1.4 研究内容与安排 9

2SIMULINK工作原理 10

2.1Simulink求解器 10

2.1.1 连续求解器 11

2.1.2 离散求解器 11

2.1.3 关于求解器的其他内容 11

2.2过零检测和时间通知 12

2.2.1 过零检测 12

2.2.2 时间通知 14

2.3 代数环 15

2.3.1 直接馈入电路(direct feedthrough 15

2.4改善仿真的性能和精确度 15

2.4.1 加速仿真 16

2.4.2 改善仿真的精度 17

2.5 本章小结 17

3 数字调制系统基本原理 17

3.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18

3.1.1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0

3.2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22

3.2.1 2F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5

3.3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 27

3.3.1 2PSK的功率谱密度 30

3.4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 30

3.5 本章小结 34

4.Simulink的模型建立和仿真 34

3.2 Suzuki信道模型 35

3.2.1 Suzuki衰落分布 35

3.2.2 Suzuki信道模型 35

3.3 本章小结 36

4.平坦衰落信道仿真 37

4.1 计算机模型的参数计算 38

4.1.1 均方误差法(MSEM 38

4.1.2 等面积取样法(MEA 42

4.1.3 实际多普勒扩散法(MEDS 46

4.2 平均多普勒偏移因子及多普勒扩散因子 50

4.3 Suzuki信道仿真 53

4.4 本章小结 55

5. 总结与展望 56

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 59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已经成为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主要工具,在通信系统的研发和教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仿真是衡量系统性能的工具,它通过构建模型运行结果来分析实物系统的性能从而为新系统的建立或原系统的改造提供可靠的参考。通过仿真,可以降低新系统失败的可能性,消除系统中潜在的瓶颈,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仿真是通信系统研究和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2 SIMULINK简介

SIMULINKMATLAB软件的扩展,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一个软件包,它与MATLAB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与用户交互接口是基于Windows的模型化图形输入,其结果是使得用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模型的构建,而非语言的编程上。

Simulink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Simulink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也是目前在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建模方便、快捷;2、易于进行模型分析;3、优越的仿真性能。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相比,具有更直观、方便、灵活的优点。Simulink模块库(或函数库)包含有Sinks(输出方式)、Sources(输入源)、Linear(线性环节)、Nonlinear(非线性环节)、Connection(连接与接口)和Extra(其他环节)等具有不同功能或函数运算的Simulink库模块(或库函数),而且每个子模型库中包含有相应的功能模块,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和创建自己的模块。用Simulink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结构,因此用户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结构创建模型。Simulink是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对各种时变系统,包括通讯、控制、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系统,Simulink提供了交互式图形化环境和可定制模块库来对其进行设计、仿真、执行和测试。构架在Simulink基础之上的其他产品扩展了Simulink多领域建模功能,也提供了用于设计、执行、验证和确认任务的相应工具。SimulinkMATLAB紧密集成,可以直接访问MATLAB大量的工具来进行算法研发、仿真的分析和可视化、批处理脚本的创建、建模环境的定制以及信号参数和测试数据的定义。

1.3通信技术发展状况

1.3.1通信的概念

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消息是信息源所产生的,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例如,语音、文字、数据、图形和图等都是消息(Message)。消息有模拟消息(如语音、图像等)以及数字消息(如数据、文字等)之分。所有消息必须在转换成电信号(通常简称为信号)后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所以,信号(Signal)是传输消息的手段,信号是消息的物质载体。

相应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连续的(分别如图1-2-1所示) ,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离散的(分别如图1-2-2所示) ,如电船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输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但对受信者有用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

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一门科学技术,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高效率地进行传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当今的通信不仅要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储存、处理、采集及显示等功能,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1-2-3所示。

1-2-3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通信系统可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2-4所示,

1-2-4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2-5所示。

1-2-5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较模拟通信系统而言,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密、易于实现集成化、便于与计算机连接等优点。因而,数字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二十年来,数字通信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通信领域中所占比重日益增长,在大多数通信系统中已代替模拟通信,成为当代通信系统的主流

1.3.2 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远古时代,远距离的传递消息是以书信的形式来完成的,这种通信方式明显具有传递时间长的缺点。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传递尽量多的消息,人们不断地尝试所能找到的各种最新技术手段1837发明的莫尔斯电磁式电报机标志着电通信的开始,之后,利用电进行通信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866年利用海底电缆实现了跨大西洋的越洋电报通信。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利用电信号实现了语音信号的有线传递,使信息的传递变的既迅速又准确,这标志着模拟通信的开始,由于它比电报更便于交流使用,所以直到20世纪前半叶这种采用模拟技术的电话通信技术比电报的到了更为迅速和广泛的发展。1937年瑞威斯发明的脉冲编码调制标志数字通信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后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数字通信迅速发展。在70年代末在全球发展起来的模拟移动电话在90年代中期被数字移动电话所代替,现有的模拟电视也正在被数字电视所代替。数字通信的高速率和大容量等各方面的优越性也使人们看到了它的发展前途。

1.3.3 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出现与普及、无线通信迅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和光导纤维等现代技术成果的问世,通信技术在以下几个不同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 微波中继通信使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成为了现实。

(2) 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出现,使人们随时随地可通信的愿望可以实现。

(3) 光导纤维的出现更是将通信容量提高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地步。

(4)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将通信技术推上了更高的层次,借助现代电信网和计算机的融合,人们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5)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通信终端的体积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范围越来越广。例如,2003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底移动电话用户近4亿。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技术会不断地应用于通信领域,各种新的通信业务将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离不开通信。

1.4本论文的任务

1、对数字调制系统的功能、原理能够深入的理解。同时学会使用MATLAB并熟悉SIMULINK的工作原理,能够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和仿真。

2、学会三种基本调制制度2ASK2FSK2PSK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分别对它们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

3、基本掌握利用SIMULINK建立模型并能够对三种基本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进行仿真

最后通过研究数字调制系统的三种基本调制制度及其功率谱密度,培养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并能够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数字调制系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利用工具软件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能对研究结果进行仿真。

1.4 研究内容与安排

1 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简要的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介绍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2 简要地介绍了移动衰落信道建模的几种常见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场合作了说明。

3 主要介绍了描述常见移动通信信道衰落的两种常见模型,即Clarke信道模型和Suzuki信道模型。本章是以介绍Suzuki信道模型为主的。在本章中研究了Suzuki信道模型的理论基础。

4 主要是实现衰落信道的计算机模型的仿真。本章是本文的重点,在本章中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有色高斯噪声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即用有限个正弦信号的Rice和来近似有色高斯噪声过程,本章对该方法中如何选择有限个正弦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的三种方法,即等面积取样法、最小均方误差法、实际多普勒扩散法进行了比较,随后实现了Suzuki信道的计算机模型仿真。

5 总结论文研究的成果、不足以及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2SIMULINK工作原理

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Simulink工作原理,主要包括Simulink的求解器、过零检测、代数环和回调函数等。只有深入的理解Simulink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建立系统模型、设置Simulink系统模型的仿真参数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系统设计、仿真和分析。

2.1Simulink求解器

Simulink求解器是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仿真的核心,Simulink仿真都需要调用求解器,它是Simulink仿真的“大脑”。

Simulink对系统仿真的控制是通过系统模型和求解器之间建立对话的方式进行的:Simulink将系统模型、模块参数和系统方程传递给Simulink的求解器,而求解器将计算得到的系统状态和仿真时间通过Simulink环境传递给系统模型本身,通过这样的交互作用方式来完成动态系统仿真。

Simulink求解器分为两种:连续求解器和离散求解器。

2.1.1 连续求解器

连续求解器具有连续的输入与输出,并且系统中一般都存在连续的状态变量。连续系统中存在的状态变量往往是系统中吗某些信号的微分或积分,因此连续系统一般由微分方程来描述。但是由于Simulink是用数字来逼近连续,进而达到仿真的目的,因而得到仿真结果并不是精确的结果,只能是近似。

建立连续系统的模型相当于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而进行系统仿真的过程就是通过连续求解器对该微分方程求解的过程。

对微分方程求解的近似方法分为定步长和变步长两种,定步长和变步长又有ode45ode23ode113ode5ode3等。连续求解器类型的选择会影响到连续系统的仿真结果和仿真速度,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要想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精度)和仿真速度,需要了解这些求解器。

2.1.2 离散求解器

与连续求解器不同,离散系统一般是由差分方程描述的。离散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离散的,系统状态每隔一段时间才更新一次。实际离散系统的仿真就是离散求解器对离散系统模型的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Simulink可以做到对离散系统仿真的绝对精确。

在纯粹的离散系统进行仿真时,需要选择离散求解器对其进行求解。用户只需选择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中的求解器选项卡中的discreteno contimuous state)选项,即没有连续状态的离散求解器,也可以对离散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

2.1.3 关于求解器的其他内容

求解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误差容限和仿真步长,它们分别对应求解器对话框上面的“Relative tolerance”项和“Step size”项。对于固定步长连续求解器,并不存在误差容限的问题,只有采用变步长连续求解器,才会根据积分误差修改步长,以满足误差容限的要求。

由于不能精确计算连续系统状态变量,因而积分误差是一个近似值。通常连续求解器采用两个不同阶次的近似方法进行积分,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积分差值作为积分误差。

实际的系统,通常是混合系统,很少有纯粹的离散系统和纯粹的连续系统。连续变步长求解器不仅考虑了连续状态的求解,而且也考虑了系统中离散状态的求解。连续变步长求解器首先尝试使用最大步长进行求解,如果在这个仿真区间内没有离散状态的更新,步长便减小到与离散状态的更新相吻合。

2.2零检测和时间通知

Simulink对系统仿真的控制是通过系统模型和求解器之间建立对话框的方式进行的,对话框公式的核心是时间通知。所谓时间通知,是指系统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环境告知求解器在前一仿真步内系统中所发生的事件,以用于当前仿真时刻求解器的计算。事件的发生与否是通过检测系统的过零检测实现的。过零检测和事件通知实现了系统模型与Simulink求解器的交互。

2.2.1 过零检测

Simulink用过零检测来检测连续信号的不连续的地方。过零检测在两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状态事件的获取

一个系统发生一个状态事件,是指系统的某个状态值发生了能使系统产生显著变化的变化。

Simulink使用过零检测使仿真步精确地发生在状态事件发生的时刻,于是因为仿真的时间步准确地取在接触时刻,所以仿真就不会产生穿透现象。

二、不连续信号的积分

数字积分方法建立在所积分的信号时连续的,并且具有连续微分的假设下。如果在一个积分过程中遇到了不连续点,Simulink使用过零检测来寻找不连续点发生的时间,而积分的上限只取到不连续点的左边沿。最后Simulink略过不连续点,并对信号的下一段分段连续进行积分。

Simulink模块中使用过零检测的一个例子是Saturation模块。过零点检测Saturation模块中的这些事件:

输入信号到达上限

输入信号离开上限

输入信号到达下限

输入信号离开下限

定义了自己的状态事件的Simulink模块被认为具有固有的过零点。如果用户需要一个过零点事件的显示通知,可以使用Hit Crossing模块。

状态事件的检测依赖于一个内部过零点信号,即zcSignal=UpperLimit-u,其中u是输入信号。

过零点信号有方向属性,它的取值有三种。

1. rising

当一个信号上升到零或者穿过零,或者离开并且变化成正数时发生的过零点。

2. falling

当一个信号下降到零或者穿过零,或者离开零并且变化成正数时发生的过零点。

3. either

risingfalling,有其一发生时就发生。

对于Saturation模块的上限而言,过零点的方向是either。这样使得信号进

入饱和或者离开饱和的事件可以通过相同的过零点信号来检测到。

误差容限的大小对过零点的检测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误差容限太大,Simulink就有可能检测不到过零点。在数学里面有这样的一条定律:对于连续信号,如果有两点的符号相异,那么在这两点之间必定存在一个过零点。这个定律是Simulink检测过零点的数学基础,它通过检查一个仿真时间步的首尾两点的符号,来判定在该时间步里是否存在过零点。如果误差容限太大,就将导致仿真的时间步不是足够小,有些过零点就不能检测出来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Simulink允许用户修改误差容限,通过缩小误差容限,可以使Simulink采用更小的仿真步长。

在使用过零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闭系统仿真参数设置中的过零事件检测,可以使动态系统的仿真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可能引起系统的仿真结果不精确,甚至出现错误的结果。

2)关闭系统过零检测对Hit Crossing零交叉模块并无影响。

3)对于离散模块及其产生的离散信号不需要进行过零检测。这是因为用于离散系统仿真器与连续变步长求解器都可以很好地匹配离散信号的更新时刻。

此外,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动态系统而言,对其进行仿真时,有可能在一个非常小的区间内多次通过零点。这将导致在同一时间内多次探测到信号的过零,从而使得Simulink仿真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仿真参数设置中关闭过零检测功能。当然,这些系统通常是某些物理现象的理想模型。但是对于某些系统而言,这些模块的过零非常重要,此时可以采用在系统模型中串入零交叉Hit Crossing模块,并关闭仿真过零检测功能来实现过零的使用。

2.2.2 时间通知

在动态系统仿真中,采用变步长求解器可以使Simulink正确地检测到系统模块与信号中过零事件的发生。当一个模块通过Simulink仿真环境通知求解器,在系统前一仿真步长时间内发生了过零事件,变步长求解器就会缩小仿真步长,即使求解误差满足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上限要求。缩小仿真步长的目的是判断事件发生的准确事件(也就是过零事件的发生时刻)。

当然,这样做会使系统仿真的速度变慢,但正如前所述,这对于系统的某些模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模块的输出可能表示了一个物理值,它的零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或者是标志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或者用来控制另外一个模块。事实上,只有少量的模块能够发出事件通知。每个模块发出专属于自己的事件通知,而且可能与不止一个类型的事件发生关联。

事件通知是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仿真的核心。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时基于事件驱动的,这符合当前交互式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在系统仿真中,系统模型与求解器均可以视为某种对象,事件通知相当于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对象通过消息的传递来完成系统仿真的目的。

2.3 代数环

2.3.1 直接馈入电路(direct feedthrough

Simulink中,直接馈入指具有直接馈入的模块在不知道输入端口值的前提下无法计算输出端口值。也就是当前时刻输出值的计算依赖于当前时刻的输入值,从模块的内部结构上说,模块内不存在延迟的单元。

Simulink中,直接馈入的模块有:

Elementary Math 模块

Gain block 模块

Integrator 模块

Product 模块

有非零的D矩阵的State-Space 模块

Sum模块

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具有相同阶数的Transfer Fcn模块

零点数和极点数相同的Zero-Pole模块

直接馈入中的直接是指仿真时间意义上的,而不是指是否经过处理,即和直接连线不是等同的。

当具有直接馈入的端口由该模块的输出驱动时,或者是经过别的直接馈入的模块的反馈环路驱动时,就发生了代数环。

如果系统中出现了代数环,由于代数环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组成代数环的所有模块都要求在同一时刻计算输出。这与系统仿真的顺序概念相反,因此,最好使用其他的方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通常,代数环进行代数约束或切断环来解决代数环的求解问题。

2.4改善仿真的性能和精确度

仿真的性能和精确度受到很多事情的影响,包括模型的设计和仿真参数的选择。对于大多数问题,使用默认的仿真参数值,求解器可以精确而有效地解决。对于这些模型而言,适当地调整求解器和仿真参数可以得到更好的仿真结果。如果用户知道模型行为的信息,并把它输入求解器也会提升性能。

2.4.1 加速仿真

一个模型的仿真速度过慢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下面列举了一些因素及部分解决方法。

1)模型包括一个MATLAB Fcn模块。当执行一个包含MATLAB Fcn模块的模型,Simulink在每一个仿真时间步都要调用MATLAB解调器。所以应该尽可能地使用Simulink的内置Fcn模块或者是做基本的math模块。

2)模型包含用M文件的S函数,M文件的S函数同样会使Simulink在每一个仿真时间步调用MATLAB解释器。替代的方法是把M文件的S函数转化为c-mex函数或者是建立一个等价的子系统。

3)模型包含一个存储模块。使用存储模块将使阶数可变的求解器在每个仿真时间步被重置回1阶。

4)仿真的时间步长太小。解决的方法是把最大仿真步长参数设置回Simulink的默认值-auto

5)仿真的精度要求过高。一般来说,相对误差容限设为0.1%就已经足够了。当模型存在取值趋向于零的状态,仿真时如果绝对误差限度太小,会使仿真在接近零的状态附近耗费过多的仿真步。

6)仿真的时间过长。解决的方法是酌情减小仿真的时间间隔。

7)所解决的问题是stiff问题,却选择了一个非stiff的求解器。解决的方法是使用ode15s

8)模型所设置的采样时间的公约数过小,这样使Simulink可以采用的基准采样时间过小,因为Simulink会选择足够小的时间步以保证所设置的采样点都能取到。

9)模型包含一个代数环。代数环的求解方法就是在每一个时间步迭代地进行计算,这样会严重地降低仿真的性能。

10)模型把一个random number模块作为integrator模块的输入。对于连续系统,可以使用source子库里的Band-Limited WhiteNoise模块。

2.4.2 改善仿真的精度

检验仿真精度的方法是修改仿真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容限,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跨度反复运行仿真,看看仿真的结果有没有大的变化,如果变化不大,则表示是收敛的。

如果仿真在开始时错过了吗模型的关键行为,那么可以更改初始步长,使仿真不会忽略这些关键的行为。

如果仿真的结果不稳定,可能是以下原因:

1)系统本身不稳定

2)如果正在使用ode15s,用户可以把最大阶数定为2或者尝试ode23s

3)如果仿真的结果看起来不很精确,可能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

a) 模型有取值接近零的状态,如果模型的绝对误差容限过大,会使仿真在接近零的区域所包含的仿真时间步太少。解决的方法是修改绝对误差容限参数或者在积分模块的对话框修改起始状态。

b) 如果改变绝对误差容限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修改相对误差容限,使可接受的误差降低,并减小仿真步长。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Simulink的工作原理。首先介绍了Simulink求解器Simulink求解器是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仿真的核心,Simulink仿真都需要调用求解器,它是Simulink仿真的“大脑”。 Simulink求解器分为两种:连续求解器和离散求解器。其次对过零检测和事件通知、代数环和如何改善仿真的性能和精确度都做了详细介绍。只有深入的理解Simulink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建立系统模型、设置Simulink系统模型的仿真参数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系统设计、仿真和分析。

3 数字调制系统基本原理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使数字基带信号能够在信道中传输,要求信道应具有低通形式的传输特性。然而,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带通传输特性的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各种已调数字信号。

3-1 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原理是相同的,一般可以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实现数字调制。但是,数字基带信号具有与模拟基带信号不同的特点,其取值是有限的离散状态。这样,可以用载波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示数字基带信号的离散状态。基本的三种数字调制方式是: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 DPSK)

3.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振幅键控是正弦载波的幅度随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的数字调制当数字基带信号为二进制时则为二进制振幅键控设发送的二进制符号序列由01序列组成发送0符号的概率为P发送1符号的概率为1-P且相互独立.该二进制符号序列可表示为

3-1-1

其中

3-1-2

Ts是二进制基带信号时间间隔g(t)是持续时间为Ts的矩形脉冲

3-1-3

则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可表示为

3-1-4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如图 3- 2 所示 由图 3- 2 可以看出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e2ASK(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所以又称为通断键控信号(OOK信号)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如图3 - 3 所示(a)是采用模拟相乘的方法实现(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实现由图 3 - 2 可以看出2ASK信号与模拟调制中的AM信号类似所以2ASK信号也能够采用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其相应原理方框图如图3 - 4 所示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如图 3 - 5 所示

3 – 2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

3-3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3 –4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解调器原理框图

3 - 5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3.1.1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若二进制基带信号s(t)的功率谱密度Ps( f )

3-1-5

则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1-6

整理后可得

3-1-7

式(3-1-7)中用到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图3-6所示,由离散谱和连续谱两部分组成。续谱两部分组成。离散谱由载波分量确定,连续谱由基带信号波形g(t)确定,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带宽 B2AS是基带信号波形带宽B 的两倍,B2ASK=2B

3-6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2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若正弦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则产生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2FSK信号)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如图2 6 所示图中波形g可分解为波形e和波形f即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波的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叠加若二进制基带信号的1符号对应于载波频率f10符号对应于载波频率f2则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3-2-1

3-2- 2

3- 2-3

3- 7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

由图 3 - 7 可看出bnan的反码即若an=1bn=0an=0bn=1于是bn=θn分别代表第n个信号码元的初始相位在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中θn不携带信息通常可令θn为零因此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可简化为

3-2-4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电路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来实现 3- 8是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原理图, 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输出载波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控制在一个码元Ts期间输出f1f2两个载波之一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解调方法很多有模拟鉴频法和数字检测法有非相干解调方法也有相干解调方法采用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两种方法的原理图如图3 - 9所示其解调原理是将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分别进行解调通过对上下两路的抽样值进行比较最终判决出输出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如图 3 - 10所示

38 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原理图

(a) 非相干解调(b) 相干解调

39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解调器原理图

3-10 2FSK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311 过零检测法原理图和各点时间波形

过零检测法解调器的原理图和各点时间波形如图3 - 11 所示其基本原理是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过零点数随载波频率不同而异通过检测过零点数从而得到频率的变化在图 3- 11,输入信号经过限幅后产生矩形波经微分整流波形整形形成与频率变化相关的矩形脉冲波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便恢复出与原数字信号对应的基带数字信号

3.2.1 2F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相位不连续的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以近似表示成两个不同载波的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叠加。

3-2-5

3-2-6

3-2-7

3-2-8

令概率,将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公式带入式(3-2-8)可得

3-2-9

由式(3-2-9)可得,相位不连续的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功率谱由离散谱和连续谱所组成,其中,离散谱位于两个载频 f1 f2处;连续谱由两个中心位于 f1 f2处的双边谱叠加形成;若两个载波频差小于 fs ,则连续谱在 fc 处出现单峰;若载频差大于 fs ,则连续谱出现双峰。若以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功率谱第一个

零点之间的频率间隔计算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带宽,则该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带宽B2FSK

3-2-10

3-12 相位不连续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功率谱示意图

3.3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 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 1 0.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e2PSK(t)= g(t-nTs)]cosωct ( 3-3-1)

其中 an2ASK2FSK时的不同2PSK调制中a n应选择双极性

3-3-2

33-3

g(t)是脉宽为Ts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时则有

e2PSK(t)= cosωct发送概率为P

-cosωct发送概率为1-P

由式(3 -1 - 20)可看出当发送二进制符号1已调信号e2PSK(t)相位发送二进制符号0e2PSK(t)180°相位.若用φn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则有 φn= 0°发送 1 符号

180°发送 0 符号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移相方式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典型时间波形如图 3- 13 所示

3 – 13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调制原理图如图 3 - 14 所示其中图(a)是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产生2PSK信号(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产生2PSK信号2PSK信号的解调通常都是采用相干解调解调器原理图如图 3- 15 所示在相干解调过程中需要用到与接收的2PSK信号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有关相干载波的恢复问题将在第 11 章同步原理中介绍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3 - 16所示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

图(a

图(b

3- 14 2PSK信号的调制原理图

3- 15 2PSK信号的解调原理图

3 -16 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π"现象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PSK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的"π"现象从而使得2PSK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

3-17 过零检测法原理图和各点波形

3.3.1 2PSK的功率谱密度

由式(3-2-8)可知,2PSK 信号可表示为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与正弦载波相乘,则 2PSK 信号的功率谱为

3-3-4

代入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可得

3-3-5)若二进制基带信号采用矩形脉冲,且P =1/2 时,则 2PSK 信号的功率谱简化为

3-3-6

由式(3-3-5)和式(3-3-6)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由离散谱和连续谱组成,其结构与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相类似,带宽也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当二进制基带信号的“1符号和“0符号出现概率相等时,则不存在离散谱。2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图3-18所示。

3-18 2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4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

2PSK信号中信号相位的变化是以未调正弦载波的相位作为参考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表示数字信息的所以称为绝对移相由图 3 - 16 所示2PSK信号的解调波形可以看出由于相干载波恢复中载波相位的180°相位模糊导致解调出的二进制基带信号出现反向现象从而难以实际应用为了解决2PSK信号解调过程的反向工作问题提出了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2DPSK方式是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假设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位差为Δφ可定义一种数字信息与Δφ之间的关系为

3-4-1 则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 2DPSK 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如下所示:

二进制数字信息: 1 1 0 1 0 0 1 1 1 0

2DPSK信号相位: 0 π 0 0 π π π 0 π 0 0

π 0 π π 0 0 0 π 0 π π

数字信息与Δ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定义为

3-4-2

2DPSK 信号调制过程波形如图 3- 19 所示可以看出2DPSK信号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首先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将绝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变换为用相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然后再进行绝对调相从而产生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信号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图如图 3 - 20 所示

2DPSK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极性比较法), 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3 - 21 所示其解调原理是:2D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相对码再通过码反变换器变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在解调过程中若相干载波产生180°相位模糊解调出的相对码将产生倒置现象但是经过码反变换器后输出的绝对码不会发生任何倒置现象从而解决了载波相位模糊度的问题

3 - 19 2DPSK信号调制过程波形图

3 20 2DPSK 信号调制器原理图

3 -21 2DPSK 信号相干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

2DPSK信号也可以采用差分相干解调方式(相位比较法)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3 - 21 所示其解调原理是直接比较前后码元的相位差从而恢复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由于解调的同时完成了码反变换作用故解调器中不需要码反变换器由于差分相干解调方式不需要专门的相干载波因此是一种非相干解调方法

2DPSK系统是一种实用的数字调相系统但其抗加性白噪声性能比2PSK的要差

3 -22 2DPSK信号差分相干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

2DPSK2PSK有相同的功率谱密度

3.5 本章小结

4.Simulink的模型建立和仿真

Clarke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平坦小尺度衰落的统计模型,即瑞利衰落信道。其移动台接收信号场强的统计特性是基于散射的,这正好与市区环境中无直视通路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广泛应用于市区环境的仿真中。

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传播环境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即并不仅仅来自一条直射路径,而更包括由于建筑物、树木以及起伏的地形引起反射,散射及绕射后的信号,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个路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就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有时同相叠加而加强,有时反相叠加而减弱。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衰落。对于典型的市区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发射天线放置在建筑物的顶端,在接收天线的远场区空间上只存在很少的可分离的远端散射体,且每个主反射体一般只有一个主要路径;在接收端和发射端的附近存在大量的散射体,由于它们产生的多径信号相对时延很小,所以可以认为任何平面波都没有附加时延,又由于不存在直射路径,只存在在散射路径,使得到达波都经历了相似的衰落,具有几乎相等的幅度,只是具有不同的频移和入射角。

3.2 Suzuki信道模型

3.2.1 Suzuki衰落分布

其包络的概率分布满足

3.2.1

式中,是瑞利分布中个高斯分量的标准差;分别为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方差。

3.2.2 Suzuki信道模型

Suzuki 信道模型是将小尺度衰落和大尺度传播模型结合起来的一个混合模型,即在瑞利信道的基础上,考虑了阴影效应。因此,用Suzuki信道模型来仿真平坦衰落信道,意义更为重要。

Suzuki过程可以表示为瑞利过程(小尺度衰落)与对数正态过程(大尺度衰落)的乘积

3.2.2)(1 瑞利过程

瑞利过程可以定义为窄带复高斯随机过程的包络

3.2.3

式中,是不相关的实正态随机过程,均值为,方差 =1,2 ,因此= 是瑞利分布的随机过程。

根据功率谱密度,可以得到其自相关函数为

3.2.4

2)对数正态过程

对数正态过程由均值为=0,方差=1的实高斯随机过程生成

3.2.5

式中,参数的引入是为了分别将转换为实际的均值和方差。通常假设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如下是定义

3.2.6

式中,截止频率的关系是,。总的说来,截止频率比最大多普勒频移小的多,可以表示为,所以这里的

3.3 本章小结

本章对移动衰落信道模型进行了研究。本章介绍了Clarke信道模型和Suzuki信道模型,其中前者是用于描述小尺度衰落的,而后者综合考虑了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的影响。由于后者应用的广泛性,本章主要介绍后者。Suzuki过程是瑞利过程与对数正态分布过程的乘积过程,其中用瑞利过程描述多径衰落,而正态分布过程描述阴影衰落。

4平坦衰落信道仿真

在多径传播条件下,接收信号会产生时延扩展,当发送端发送一个极窄的脉冲信号时,接收端受到许多不同时延的脉冲组成的信号,从频域上看,信道对发送的信号进行了滤波,对信号中的不同频率分量衰落幅度不一样,在频率上很接近的分量,它们的衰落也很接近,而在频率上相隔很远的分量,它们的衰落相差很大。因此,根据信道对信号频率的选择性,也就是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把衰落信道分为平坦衰落信道(频率非选择性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用有限个谐波来代替无限个谐波,则随机过程可以表示为

4.1.1

式中, =2,相移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时,,这样就是频率成为连续分布的。由于这里的是随机变量,所以,此模型成为“随机型仿真模型”。当均匀分布的区间随机取出之后,就不再代表一个随机变量了,而是随机变量的一个实现。因此当代表随机变量的一个实现时,上式变为

4.1.2

因为这里的在整个仿真过程中是确定的,所以此模型为“确定型随机模型”。注意到当时,确定过程是随机过程的取样函数。

基于确定型实高斯随机过程,可以表示确定复高斯随机过程为

则确定的瑞利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于计算机仿真的离散仿真器只需要将代替即可,其中为抽样间隔,为整数。在仿真建立的初始阶段,必须确定参数的值,且在整个仿真阶段保持不变。分别称为确定过程的多普勒系数,离散多普勒频率,多普勒相移。

4.1 计算机模型的参数计算

计算机模型中含有正弦波的幅度、离散多普勒频率以及随机多普勒

初始相位这三组待定参量。对于随机初始相位可采用在内取随机数的方法得到,其它二组参量可由五种计算方法获得,这五种方法是:最小均方误差法(MSEM)、实际多普勒扩散法(MEDS)、等面积取样法(MEA)、等距离取样法(MED)、随机取样法(MCM)本文只介绍其中三种方法,即最小均方误差法(MSEM)、等面积取样法(MEA)、实际多普勒扩散法(MEDS

4.1.1 均方误差法(MSEM

均方误差法(MSEM)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在均方误差

4.1.3

最小的方式下来计算模型参数集。其中,可以是描述理论参考模型过程的任意自相关函数。另外,也可以从实际的数据测量中得到。确定性的自相关函数

4.1.4

表示一个合适的时间。

把式(4.1.4)代入式(4.1.3),并设关于多普勒系数的偏导数等于零,可以得到关于的公式:

4.1.5

n = 1,2,3,,NI(i=1,2)

式中,

1. Jakes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SEM法参数求解

Jakes 的自相 关函数

=1,2 4.1.6

代入式(4.1.5),可以得到

4.1.7

式中,

离散多普勒频率 n = 1,2,,Ni . 因为式(4.1.7)中出现的定积分没有封闭形式的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计算多普勒系数就需要应用数值积分的计算方法。

MSEM法得到的Jakes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1a,自相关函数见图1b。作为比较,图1b中还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红线

绿线

1 MSEM, Jakes PSD and ACF , =25, =91Hz,

2. Gaussian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SEM法参数求解

Gaussian的自相关函数为

4.1.8

将式(4.1.8)代入式(4.1.5),可得到表达式

4.1.9

n = 1,2,,Ni(i = 1,2) 式中

设参量,因此周期 离散多普勒频率 4.1.10)其中

n = 1,2,,Ni

MSEM法得到的Gaussian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2a,自相关函数见图2b.作为比较,2b中同时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红线

绿线

2 MSEM, Gaussian PSD and ACF, =25, =91Hz,

,

MSEM法得到的模拟过程的均值为零,即,但它们 的方差与所取的离散多普勒频率点数有关。因为最小误差法对频率的取样时等间距进行的,所以得到的模拟过程也必然是周期的,且前后半周期的值互为倒数,所以对于这种方法得到的模拟过程,其模拟时间也不应超过半个周期。

4.1.2 等面积取样法(MEA

所谓等面积法指的是在功率谱密度函数一定的情况下,任意两个离散多普勒频移之间的区间面积都等于。即:

4.1.10

=0。为了方便推导,引入函数:

4.1.11

将式(4.1.10)代入式(4.1.11)中得

4.1.12

假设函数的反函数存在,记为,则离散多普勒频移可写为:

4.1.13

同时,注意到在区间内,的平均功率等于,根据功率谱密度

4.1.14

可写出多普勒系数:

4.1.151. Jakes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EA法参数求解

莱斯的复随机变量

4.1.16

式中 =1,2

将式(4.1.1)中的Jakes 功率谱表达式代入到式(4.1.16)中可得:

4.1.17

其中,。显然,的反函数存在,解式可得离散多普勒频移:

4.1.18

从式(4.1.15),将代替容易得到多普勒系数:

4.1.19

5时,的最大公约数近似等于零,所以周期为无穷。因此确定过程是周期的。

MEA法得到的Jakes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3a,自相关函数见图3b。作为比较,图3b中还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 红线

绿线

3 MEA, Jakes PSD and ACF , =25, =91Hz,

2. Gaussian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EA法参数求解

引入函数:

=1,2…,4.1.20

上式中误差函数的反函数不存在,这样,将得不到离散多普勒频移的闭合表达式,因此,只能通过查表来寻找满足下式的:

(4.1.21)

可以得到,相邻的离散多普勒频率间隔依赖于具体的下标n,因此,自相关函数并不是周期性的。因此确定过程是非周期的。

多普勒系数的值:

4.1.22

MEA法得到的Gaussian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4a,自相关函数见图4b。作为比较,图4b中还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红线

绿线

4 MEA, Gaussian PSD and ACF , =25, =91Hz,

4.1.3 实际多普勒扩散法(MEDS

MEDS的原理是分别利用模拟过程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自相关函数去逼近目标过程的相应函数,具体地说首先对

, =0,1 (4.1.23)

利用数值逼近法计算求出多普勒幅度,随后再对 , =0,1 (4.1.24)

利用数值逼近法计算出离散多普勒频率。虽然此法较为简单,但它的高性能使得它成为仿真经典功率谱的较好方法。它的出发点是仿真经典功率谱,但是进行相应的拓展,也可以适用于高斯功率谱。

1. Jakes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EDS法参数求解

精确多普勒扩展法的的出发点是

4.1.25

所以

4.1.26

这里,。又因为经典功率谱的自相关函数为 4.1.27

所以代入可得

4.1.28

对于有限个振荡器合成的随机过程来说,当时, 所以

4.1.29

若随机过程具有关于自相关函数的各态历经性,则。因此

4.1.30

上式与自相关函数

4.1.31)、

比较,可以得出多普勒系数和离散多普勒频移

4.1.32

4.1.33

可以看出,精确多普勒扩展的多普勒频移离散多普勒频移与等面积法的多普勒频移离散多普勒频移很近似,只需将前者的的(n-1/2)用n代替即可。

MEDS法得到的Jakes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5a,自相关函数见图5b.作为比较,5b中同时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 红线

绿线

5 MEDS, Jakes PSD and ACF , =25, =91Hz,

2. Gaussian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MEDS法参数求解

Jakes功率谱的推导中,精确多普勒扩展的离散多普勒频移与等面积法的离散多普勒频移很近似,只需要将前者的(n-1/2)用n代替即可,因此,我们可以在计算高斯功率谱时采用同样的变换,即离散多普勒频移

4.1.34

为了保证为零,离散多普勒频移应满足

4.1.35

多普勒系数满足

4.1.36

MEDS法得到的Gaussian谱的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见图6a,自相关函数见图6b.作为比较,6b中同时给出了被模拟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a (b) 红线

绿线

6 MEDS, Jakes PSD and ACF , =25, =91Hz,

4.2 平均多普勒偏移因子及多普勒扩散因子

本文已经介绍了三种计算离散多普勒频率及幅度的方法,下面就采用多普勒频移与多普勒扩展准则对这三种计算方法的性能作比较。

平均多普勒偏移因子定义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一阶中心距

= 0,1 (4.2.1)

平均多普勒扩散因子定义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二阶中心距的均方根

= 0 1 4.2.2

多普勒频移与多普勒扩展是给定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的两个参数。所以,考虑用仿真模型的多普勒功率谱密度来计算相应的多普勒频移与多普勒扩展

将模拟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 04.2.3)分别代入式(4.2.1)和式(4.2.2),可得模拟过程的平均多普勒偏移因子和平均多普勒扩散因子分别为:

= 0 =0 1 4.2.4

其中: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仿真模型的多普勒频移与理论模型的多普勒频移相合,

即:; 但多普勒扩展却不一样,仿真的多普勒扩展依赖于仿真中采用的正弦分量个数,以及产生多普勒系数、离散多普勒频移的方法,所以不同的仿真方法得到的多普勒扩展也不尽相同。

7和图8给出了多普勒功率谱分别为Jakes 功率谱和高斯功率谱时,不同方法产生的归一化多普勒扩展值(对于功率谱,用进行归一化)。

7

8

对于本文介绍的三种计算离散多普勒频率及幅度的方法,多普勒频率与多普勒系数都是确定的,并且由正弦波个数与多普勒功率谱密度决定。只要给定多普勒功率谱密度与仿真中正弦分量的个数,仿真模型的多普勒扩展也就确定了。因此,多普勒扩展是正弦分量的函数。图7是采用Jakes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MEDS法性能最好,MEA法和MSEM法的性能差不多。图8是采用Gaussian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结果,可以看出,MSEM此时性能最佳,MEDS性能次佳,MEA在这三种方法中性能是最差的MSEM法采用的离散多普勒频移都是等间距的,这就导致有色高斯噪声是周期循环的;MEA法能够较好的近似Jakes功率谱,即使是在振荡器数目较少的情况下,但是对于其它类型的功率谱,例如高斯功率谱,会出现失效或者需要大量的振荡器的情况。MEDS法与MEA法类似,用于仿真Jakes功率谱时较为准确,且仅仅需要较少的振荡器,但用于高斯功率谱时运算量太大。

4.3 Suzuki信道仿真

基于第3章讲到的Suzuki信道模型的理论知识,下面给出了Suzuki过程的计算机模型仿真。Suzuki过程模拟是用三个有色高斯噪声过程模拟实现的,其中两个有色高斯噪声用来模拟Rayleigh过程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第三个模拟对数正态过程。这三个有色高斯噪声过程是通过用有限个加权的正弦信号和来近似的。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

Suzuki仿真过程

9 Suzuki

Suzuki 过程可以看作在Rayleigh 衰落范围内,平均接收功率服从对

数正态分布的过程。Suzuki 过程利用一个确定的模型来仿真复杂的统计过程,计算量较小。同时考虑到了由阴影效应引起的大尺度衰落以及有多径传输引起的平坦快衰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它只是个衰落模型,并没有考虑到多径传输还有可能引起信号在不同维(时间,频率,空间)的扩展,即时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角度扩展。因此此信道模型只适用于窄带信道,要求信号带宽小于信道带宽。

4.4 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正弦和理论建立了移动信道的确定性仿真模型——Suzuki 过程。并用等面积算法和实际多普勒扩散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确定,通过自相关函数得仿真和比较,说明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克服了滤波器所带来的不便,计算量较小。同时考虑到了由阴影效应引起的大尺度衰落以及有多径传输引起的平坦快衰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Suzuki 过程信道模型只适用于窄带信道,要求信号带宽小于信道带宽。

5. 总结与展望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移动无线信道的制约。无线信道具有高度的

随机性,对其建模历来是移动无线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采用正弦和理论建立了信道的确定性仿真模型,并用等面积算法、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和实际多普勒扩展法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应用MATLAB Suzuki过程进行了仿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分析和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论文在移动通信信道特性的研究及计算机模型的建立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为了更好的适应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在以下方

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在信道的建立和分析中国内缺少大量的参考资料,目前只能借助国外的相关资料来进行分析和验证已建立的信道模型;

2. 移动通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对移动信道的分析和建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胡洪坡老师!在校期间,老师给予了我宝贵的知识。导师帮助我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使得我的学士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真诚热情的待人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胡老师致以我最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这些年来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直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鼓励我不断前进。他们的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最后,再次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致以最深深的谢意!衷心的祝福他们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移动衰落信道的模型与模拟,2008年,pp 1~80

[2] 蒋秋红.移动通信信道建模与仿真的研究,2004年,pp17~36

[3] .无线通信衰落信道的实现2007pp 29~45

[4] 周炯槃,庞沁华等. 通信原理(第3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5] 杨大成.移动传播环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申东娅,赵翠芹,张雪梅,陆安现,崔燕妮.卫星移动信道中色高斯随机过程仿真方法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pp124~128

[7] 求是科技.MATLAB7.0从入门到精通.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8] .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9] ()Matthias Patzold著,陈 伟译. 移动衰落信道.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0] 肖明波,杨光松,许 芳等.通信系统仿真原理与无线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5

附录

要用到的程序:

function r_mm=acf_mue(f,c,tau)

r_mm=0;

for n=1:length(c),

r_mm=r_mm+0.5*c(n)^2*cos(2*pi*f(n)*tau);

end

1源程序:

%MSEM法在Jakes功率谱密度下计算参数

function mse = MSEM_J(N_i,sigma_0_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n = (1:N_i);

f_i_n = f_max/(2*N_i)*(2*n-1);

Tp =1/(2*f_max/N_i);

t = linspace(0,Tp,5E3);

Jo = besselj(0,2*pi*f_max*t);

c_i_n = zeros(size(f_i_n));

for k = 1 : length(f_i_n),

c_i_n(k) = 2*sigma_0*sqrt(1/Tp*(trapz(t,Jo.*cos(2*pi*f_i_n(k)*t))));

end

k = 1;

theta_i_n = rand(N_i,1)*2*pi;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f_max);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2*besselj(0,2*pi*f_max*tau);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2 源程序:

%MSEM法在Gaussian功率谱密度下计算参数

function mse = MSEM_G(N_i,sigma_0_2,f_max)

f_c = sqrt(log(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kappa_c = f_max/f_c;

n = (1:N_i);

f_i_n = kappa_c*f_c/(2*N_i)*(2*n-1);

tau_max = N_i/(2*kappa_c*f_c);

N = 1E3;

tau = linspace(0,tau_max,N);

f1 = exp(-(pi*f_c*tau).^2/log(2));

c_i_n = zeros(size(f_i_n));

for k1 = 1: length(c_i_n),

c_i_n(k1) = 2*sigma_0*sqrt(trapz(tau,f1.*cos(2*pi*f_i_n(k1)*tau))/tau_max);

end

k =1;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 (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kappa_c*f_c);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_2*exp(-(pi*f_c/sqrt(log(2))*tau).^2);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3源程序:

function mea = MEA_J(N_i,sigma_0_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n = (1 : N_i);

f_i_n = f_max * sin(pi * n /(2 * N_i));

c_i_n = sigma_0 * sqrt(2/N_i) * ones(size(n));

k = 1 ;

theta_i_n = rand(N_i,1)*2*pi;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f_max);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2*besselj(0,2*pi*f_max*tau);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4源程序:

function mea = MEA_G(N_i,sigma_0_2,f_max)

f_c = sqrt(log(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kappa_c = f_max/f_c;

n = (1:N_i);

c_i_n = sigma_0*sqrt(2/N_i)*ones(size(n));

f_i_n = f_c/sqrt(log(2))*erfinv(n/N_i);

f_i_n(N_i) = f_c/sqrt(log(2))*erfinv(0.9999999);

k=1;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 (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kappa_c*f_c);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_2*exp(-(pi*f_c/sqrt(log(2))*tau).^2);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5源程序:

function mea = MEDS_J(N_i,sigma_0_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n = (1:N_i);

f_i_n = f_max * sin(pi/(2*N_i)*(n - 1/2));

c_i_n = sigma_0 * sqrt(2/(N_i)) * ones(size(f_i_n));

k = 1;

theta_i_n = rand(N_i,1)*2*pi;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f_max);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2*besselj(0,2*pi*f_max*tau);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6源程序:

function mea = MEDS_G(N_i,sigma_0_2,f_max)

f_c = sqrt(log(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kappa_c = f_max/f_c;

n =(1:N_i);

c_i_n = sigma_0*sqrt(2/N_i)*ones(size(n));

f_i_n = f_c/sqrt(log(2))*erfinv((2*n-1)/(2*N_i));

k = 1;

theta_i_n = rand(N_i,1)*2*pi;

subplot(1,2,1)

stem([-f_i_n(N_i:-1:1); f_i_n], 1/4*[c_i_n(N_i:-1:1);c_i_n].^2)

xlabel('f (HZ)')

ylabel('PSD')

tau_max = N_i /(k*kappa_c*f_c);

tau = linspace(0,tau_max,500);

r_mm = sigma_0_2*exp(-(pi*f_c/sqrt(log(2))*tau).^2);

r_mm_tilde = acf_mue(f_i_n,c_i_n,tau);

subplot(1,2,2)

plot(tau,r_mm,'r-',tau,r_mm_tilde,'g--')

xlabel('tau(s)')

ylabel('ACF')

7源程序:

function mea = MEA_J(N_i,sigma_0_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for N_i = (1:N_i_max);

n = (1 : N_i);

f_i_n_mea = f_max * sin(pi * n /(2 * N_i));

c_i_n_mea = sigma_0 * sqrt(2/N_i) * ones(size(n));

f_i_n_meds = f_max * sin(pi/(2*N_i)*(n - 1/2));

c_i_n_meds = sigma_0 * sqrt(2/(N_i))* ones(size(f_i_n_meds));

f_i_n_msem = f_max/(2*N_i)*(2*n-1);

Tp =1/(2*f_max/N_i);

t = linspace(0,Tp,5E3);

Jo = besselj(0,2*pi*f_max*t);

c_i_n_msem = zeros(size(f_i_n_msem));

for k = 1 : length(f_i_n_msem),

c_i_n_msem(k) = 2*sigma_0*sqrt(1/Tp*(trapz(t,Jo.*cos(2*pi*f_i_n_msem(k)*t))));

end

sigma_v_i_2 = sum(c_i_n.^2/2);

B_v_i_mea(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ea.^2 .* f_i_n_mea.^2));

B_v_i_meds(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eds.^2 .* f_i_n_meds.^2));

B_v_i_msem(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sem.^2 .* f_i_n_msem.^2));

end

i = 1:N_i_max;

plot(B_v_i_mea(i)/f_max,'r-')

hold on;

plot(B_v_i_meds(i)/f_max,'g*')

hold on;

plot(B_v_i_msem(i)/f_max,'b.')

xlabel('N_i')

ylabel('B_v/f_m_a_x')

text(25,1.4,'Jakes')

text(40,1.4,' MEA --')

text(40,1.36,'MEDS **')

text(40,1.32,'MSEM ...')

8源程序:

N_i_max = 25; sigma_0_2 = 1; f_max = 91;

f_c = sqrt(log(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kappa_c = f_max/f_c;

for N_i = (1:N_i_max);

n = (1 : N_i);

c_i_n_mea = sigma_0*sqrt(2/N_i)*ones(size(n));

f_i_n_mea = f_c/sqrt(log(2))*erfinv(n/N_i);

f_i_n_mea(N_i) = f_c/sqrt(log(2))*erfinv(0.9999999);

c_i_n_meds = sigma_0*sqrt(2/N_i)*ones(size(n));

f_i_n_meds = f_c/sqrt(log(2))*erfinv((2*n-1)/(2*N_i));

f_i_n_msem = kappa_c*f_c/(2*N_i)*(2*n-1);

tau_max = N_i/(2*kappa_c*f_c);

N = 1E3;

tau = linspace(0,tau_max,N);

f1 = exp(-(pi*f_c*tau).^2/log(2));

c_i_n_msem = zeros(size(f_i_n_msem));

for k1 = 1: length(c_i_n_msem),

c_i_n_msem(k1) = 2*sigma_0*sqrt(trapz(tau,f1.*cos(2*pi*f_i_n_msem(k1)*tau))/tau_max);

end

sigma_v_i_2 = sum(c_i_n.^2/2);

B_v_i_mea(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ea.^2 .* f_i_n_mea.^2));

B_v_i_meds(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eds.^2 .* f_i_n_meds.^2));

B_v_i_msem(N_i) = sqrt(1/sigma_v_i_2*sum(c_i_n_msem.^2 .* f_i_n_msem.^2));

end

i = 1:N_i_max;

plot(B_v_i_mea(i)/f_max,'r-')

hold on;

plot(B_v_i_meds(i)/f_max,'g*')

hold on;

plot(B_v_i_msem(i)/f_max+0.4,'b.')

xlabel('N_i')

ylabel('B_v/f_m_a_x')

text(10,5,'Gaussian')

text(20,5,' MEA --')

text(20,4.7,'MEDS **')

text(20,4.4,'MSEM ...')

9源程序:

%本程序的功能是实现Suzuki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本程序采用MEDSMEA方法生成瑞利过程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参数,采用MEDS生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对数正态阴影的参数;

%参数说明:

%N_1N_2N_3,分别表示实确定型高斯过程gauss1_tgauss2_tgauss3_t的正弦振荡器数目;

%Variance1,表示确定高斯过程gauss1(t)gauss2(t)的平均功率;

%f_max,表示最大多普勒频移;

%sigma_3,m_3,分别表示确定高斯过程gauss3_t的平均功率的平方根和均值;

%A_Losf_Los theta_Los 分别表示可视径的幅度,多普勒频移和相移;

%T_interval,表示抽样间隔;

%T,表示仿真持续时间;

%a,表示多径波分量的入射角;

%取相位为[0,2pi)均匀分布;

function Suzuki_t = Suzuki_generator(N_1,N_2,N_3,Variance1,f_max,sigma_3,m_3,A_Los,a,theta_Los,T_interval,T);

f_c = sqrt(log(2))*f_max;

f_Los = f_max * cos(a);

k_c = 2*sqrt(2*(log(2)));

[f_1,c_1,theta_1] = MEDS_J('MEDS',N_1,Variance1,f_max,'rand');

[f_2,c_2,theta_2] =MEA_J('MEA',N_2,Variance1,f_max,'rand');

c_1 = c_1/sqrt(2);

c_2 = c_2/sqrt(2);

[f_3,c_3,theta_3] = MEDS_G('MEDS',N_3,1,f_max,'rand');

g = (2*pi*f_c/sqrt(2*log(2)))^2;

f_3(N_3) = sqrt(g*N_3/(2*pi)^2-sum(f_3(1:N_3-1).^2));

N = ceil(T/T_interval);

t = (0:N-1)*T_interval;

rice_t = Rice_generator(c_1,f_1,theta_1,c_2,f_2,theta_2,A_Los,f_Los,theta_Los,T_interval,T);

lognormal_t = exp(Gauss_generator(c_3,f_3,theta_3,T_interval,T)*sigma_3+m_3);

Suzuki_t = rice_t.*lognormal_t;

plot(t,Suzuki_t);

xlabel('t')

ylabel('suzuki')

%MEDS_J功能是使用Jakes功率谱密度在MEDS方法下求解正弦波的幅值c,频率f

%参数说明:

%Method_type,表示计算离散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系数所采用的方法;

%N_i,表示正弦振荡器的数目;

%Variance,表示确定高斯过程的平均功率;

%f_max,表示最大多普勒频移;

%phase,表示用于计算多普勒相移的方法;

function [f_i,c_i,theta_i]=MEDS_J(Method_type,N_i,Variance,f_max,phase);

if Method_type == 'MEDS'

sigma_0_2 = 1 ;

sigma_0 = sqrt(sigma_0_2);

n = (1:N_i);

f_i = f_max * sin(pi/(2*N_i)*(n - 1/2));

c_i = sigma_0 * sqrt(2/(N_i)) * ones(size(f_i));

if phase == 'rand'

theta_i = rand(N_i,1)*2*pi;

end

end

%MEA_J功能是使用Jakes功率谱密度在MEA方法下求解正弦波的幅值c,频率f

%参数说明同MEDS_J

function [f_i,c_i,theta_i]=MEA_J(Method_type,N_i,Variance,f_max,phase);

if Method_type == 'MEA'

sigma_0_2 = 1 ;

sigma_0 = sqrt(sigma_0_2);

n = (1 : N_i);

f_i= f_max * sin(pi * n /(2 * N_i));

c_i = sigma_0 * sqrt(2/N_i) * ones(size(n));

if phase == 'rand'

theta_i = rand(N_i,1)*2*pi;

end

end

%MEDS_G功能是使用Gaussian功率谱密度在MEDS方法下求解正弦波的幅值c,频率f

%参数说明同MEDS_J

function [f_i,c_i,theta_i]=MEDS_G(Method_type,N_i,Variance,f_max,phase);

if Method_type =='MEDS'

sigma_0_2 = 1 ;

f_c = sqrt(log(2))*f_max;

sigma_0 = sqrt(sigma_0_2);

kappa_c = f_max/f_c;

n =(1:N_i);

c_i = sigma_0*sqrt(2/N_i)*ones(size(n));

f_i = f_c/sqrt(log(2))*erfinv((2*n-1)/(2*N_i));

if phase =='rand'

theta_i = rand(N_i,1)*2*pi;

end

end

% Rice_generator功能:在瑞利过程的基础上考虑视距分量,生成莱斯过程;

%参数说明:

%c1c2,表示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多普勒系数;

%f1f2,表示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离散多普勒频移;

%theta1theta2,表示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多普勒相移;

%A_Losf_Los theta_Los 分别表示可视径的幅度,多普勒频移和相移;

%T_interval,表示抽样间隔;

%T,表示仿真持续时间。

function rice_t = Rice_generator(c1,f1,theta1,c2,f2,theta2,A_Los,f_Los,theta_Los,T_interval,T);

N = ceil(T/T_interval);

t = (0:N-1)*T_interval;

arg = 2*pi*f_Los*t+theta_Los;

rice_t = abs(Gauss_generator(c1,f1,theta1,T_interval,T)+A_Los*cos(arg)+j*(Gauss_generator(c2,f2,theta2,T_interval,T)+A_Los*sin(arg)));

%Gauss_generator功能:利用参数:多普勒频移、多普勒系数和多普勒相移,生成确定的实高斯过程。

%参数说明:

%c,表示多普勒系数;

%f,表示离散多普勒频移;

%theta,表示多普勒相移;

%T_interval,表示抽样间隔;

%T,表示仿真持续时间;

function gauss_t = Gauss_generator(c,f,theta,T_interval,T);

N = ceil(T/T_interval);

t = (0:N-1)*T_interval;

gauss_t = 0;

for k=1:length(f)

gauss_t = gauss_t + c(k)*cos(2*pi*(f(k)*t+theta(k))) ;

end



参考: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

目:

学生姓名:

号:

业:

级:

师:

职称:

助理指导教师:

职称:

实验中心制

使

一、此册中各项内容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和成绩评定记录,请各环节记录人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认真填写(建议填写前先写出相应草稿,以避免填错),并妥善保存。

二、此册于学院组织对各专业题目审查完成后,各教研室汇编选题指南,经学生自由选题后,由实验中心组织发给学生。

三、学生如实填好本册封面上的各项内容和选题审批表的相应内容,经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小组批准后,交指导教师;指导老师填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各项内容,经教研室审核后交学生签名确认其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填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审核通过后,确定其开题,并将此册交指导老师保存。

五、指导老师原则上每周至少保证一次对学生的指导,如实按时填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并请学生签字确认。

六、中期检查时,指导老师将此册交学生填写前期工作小结,指导教师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院中期检查领导小组对师生中期工作进行核查,并对未完成者提出整改意见,后将此册交指导老师保存。

七、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根据学院工作安排,学生把论文(打印件)交指导老师评阅。指导老师应认真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写出评语,然后把论文和此册一同交教研室。

八、教研室将学生的论文和此册分别交两位评阅人评阅后交回教研室保存。

九、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学生答辩资格,确定答辩学生名单,把具有答辩资格学生的论文连同此册交各答辩小组。

十、学生答辩后由答辩小组记录人填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中各项内容,然后把学生的论文和此册一同交所在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对其答辩进行评审并填写评语后交教研室。

十一、学院答辩委员会进行成绩总评定,填好《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中各项内容,然后把论文(印刷版和电子版(另传))和此册等资料装入专用档案袋中,教教研室后由实验中心统一保存。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

2.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4.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更改申请表

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工作记录

6.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记录

7.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

8.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成绩评审表

9.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

10.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1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审表

1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

题目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题目性质

□工程设计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计算机软件

□综合论文  □其它

题目来源

□科研题目  □生产现场

□教学   □其它

□自拟题目

选题理由: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

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精度也能达到使用要求,超声波测距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工业自动控制,建筑工程测量和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方面。超声波作为一种检测技术,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量,由于它具有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且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这些特点可使测量仪器不受被测介质的影响,大大解决了传统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粉尘多情况下对人引起的身体接触伤害,腐蚀性质的被测物对测量仪器腐蚀,触电接触不良造成的误测等。此外该技术对被测元件无磨损,使测量仪器牢固耐用,使用寿命加长,而且还降低了能量耗损,节省人力和劳动的强度。因此,利用超声波检测既迅速、方便、计算简单,又易于实时控制,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院(系)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填写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论文(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能对学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检验与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2)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观察、用于开拓、用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基于激光测距的防撞预警系统,采用TDC-GP2芯片作为激光飞行计时单元,给出激光发射及回波接收放大电路,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完成系统软件设计流程;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系统要能很好测出前方车辆距离及运行状态,并能及时发出报警,利用Matlab对其测试结果进行验证,修正。

3、对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设计完成后,要提供电路图,实验电路版,控制原始程序,实验要保存大量的原始数据。完成设计论文。

4、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

论文(设计)工作进度

日期(起止周数)

1

根据所出题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选择合适课题,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3-14-1

16

2

根据所定题目,全面搜集素材,列出各种设计方案,并一一比较,选择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13-14-1

18

3

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

13-14-1

19

4

根据方案,确定所要用的器材。设计总体框架结构,分出各大的模块,并将其展开,以得到比较细的设计模式。

13-14-2

1

5

根据所列框图,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始各分支电路模块的设计。

13-14-2

2

6

完成初稿,将所做的模块给指导老师查阅,看是否有不当之处,再进行改进。并将大电路的设计方案告之老师,得到老师更好的建议。

13-14-2

3

7

大胆进行设计,将每一个小的电路,大的模块,都精心设计好,完成整个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过程。

13-14-2

6

8

将所有设计整理结合,形成设计论文,交与指导老师检查,并经老师指点,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

13-14-2

7

9

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得到自己及老师认为满意的论文。

13-14-2

10

指导教师

日期

教研室审查意见:

签字:

学院负责人意见:

签字:

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

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波作出精确测量已成可能。随着经济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超声波测量精确高,成本低,性能稳定则备受青睐。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它属于机械波的范畴。超声波也遵循一般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进入介质后被介质吸收而发生衰减等。正是因为具有这些性质,使得超声波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中。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波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一般的超声波测距仪可用于固定物位或液位的测量,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液位高度的测量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就目

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测距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

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展望未来,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新

型的非常重要有用的工具在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

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如声纳的发展趋势基本为:研制具

有更高定位精度的被动测距声纳,以满足水中武器实施全隐蔽攻击的需要;继续发

展采用低频线谱检测的潜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现超远程的被动探测和识别;研制

更适合于浅海工作的潜艇声纳,特别是解决浅海水中目标识别问题;大力降低潜艇

自噪声,改善潜艇声纳的工作环境。无庸置疑,未来的超声波测距仪将与自动化智

能化接轨,与其他的测距仪集成和融合,形成多测距仪。随着测距仪的技术进步,

测距仪将从具有单纯判断功能发展到具有学习功能,最终发展到具有创造力。在新

的世纪里,面貌一新的测距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利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测距,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以速度υ在空气中传播,在到达被测物体时被反射返回,由接收器接收,其往返时间为t,即可算出被测物体的距离。

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受温度的影响,测量精度不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

报告人签名:

2015 3 20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

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

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农业生产等自动化的使用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

式产生超声波。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

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

各不相同。目前在近距离测量方面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根据设计要求并

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AT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

字显示,超声波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

4、进度计划

序号

日期

进度安排

1

13-14-1

16

根据所出题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选择合适课题,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

13-14-1

18

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

3

13-14-1

19

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

4

13-14-2

1

根据方案,确定所要用的器材。设计总体框架结构,分出各模块,并将其展开,以得到比较细的设计模式。

5

13-14-2

2

根据所列框图,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始各分支电路模块的设计。

6

13-14-2

3

完成初稿,将所做的模块给指导老师查阅,看是否有不当之处,再进行改进。并将大电路的设计方案告之老师,得到老师更好的建议。

7

13-14-2

6

大胆进行设计,将每一个小的电路,大的模块,都精心设计好,完成整个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过程。

8

13-14-2

7

将所有设计整理结合,形成设计论文,交与指导老师检查,并经老师指点,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

9

13-14-2

10

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得到自己及老师认为满意的论文。

10

11

5、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签字)

6、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说明: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完成。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更改申请表

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激光测距

现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首先激光测距仪成本较高,且制作的难度大,测量距离较短,需要注意人体安全,光学系统需要保持干净,否则影响测量精度。而且单片机与激光测距仪的连接很复杂,我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控制测距仪器,目的是对单片机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进一步学习,从而完成毕业设计。

学生签名:

日期:2015.3.2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论文负责人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

(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

指导记录:

到中国知网和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学习关于超声波的知识,弄清楚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然后搞懂各个模块的电路。

填写时间:2015 2 28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大概弄懂各个模块的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进行设计,有问题赶快问,不能等在毕业设计中学到知识。

填写时间: 2015 3 8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填写时间: 2015 3 18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

(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

(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

(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指导记录:

填写时间: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记录

前期

工作

小结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法:

指导情况

指导教师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要求严格

指导教师指导不够,要求欠严格

学生签名

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

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完成质量: 一般

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主要原因:

指导情况

坚持每周指导,学生积极寻求和接受指导

学生寻求和接受指导主动性不够

教师签名

院(系)中期检查领导小组填写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完成质量: 一般

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

□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要求严格,指导记录填写详实、规范

□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指导记录填写不详实、欠规范

□未坚持每周指导

整改意见

检查小组负责人(签字)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评价内涵

工作

表现

20%

01

学习态度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

02

科学实践、调研

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材料。

03

课题工作量

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

水平

4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5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实验(设计)能力

1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

07

计算机应用能力

5

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08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成果

质量

35%

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

5

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

10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

1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5

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

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

5

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

13

创新

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是否达到答辩要求

成绩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成绩评审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评价内涵

工作

表现

20%

01

学习态度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

02

科学实践、调研

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材料。

03

课题工作量

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

水平

4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5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实验(设计)能力

1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

07

计算机应用能力

5

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08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成果

质量

35%

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

5

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

10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

1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5

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

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

5

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

13

创新

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是否达到答辩要求

成绩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成绩评审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评价内涵

工作

表现

20%

01

学习态度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

02

科学实践、调研

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材料。

03

课题工作量

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

水平

4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5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实验(设计)能力

1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

07

计算机应用能力

5

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08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成果

质量

35%

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

5

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

10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

1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5

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

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

5

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

13

创新

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是否达到答辩要求

成绩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设计

论文

申请理由

申请人(签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说明:此表打印后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签字笔)手工填写。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由记录人使用)

答辩小组名单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务

其他

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字):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审表

(答辩小组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评价内涵

01

答辩准备

5

准备充分

02

陈述表达

10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

03

选题

5

符合本学科的发展和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04

设计(论文)思路

10

分析归纳合理,方案论证充分,实验方法科学。

05

主要完成情况

30

圆满完成规定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设计)有应用价值。

06

回答专家提问

20

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有逻辑性。

07

论文书写质量

5

条理清楚,文理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书写格式规范

08

文献查阅

5

合理使用各种检索工具,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

09

创新

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答辩

小组

评语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答辩委员会用)

题目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评分项目

评定成绩

各项成绩

所占比例

实际得分

指导教师评分

30%

评阅人评分

评阅人1

30%

评阅人2

答辩小组评分

40%

成绩等级结论

是否同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

□同意 □不同意(□重新修改□重新答辩)

院(系)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院(系)公章:

说明:1.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三部分的评分组成。

2.成绩折算标准:优→>=90分、良→>=80分、中→>=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

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

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μC/OS-的研究

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

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

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

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2. 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第一章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10

1.3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14

第二章 产品市场预测 16

2.1市场现状 16

2.2价格预测 25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6

3.1 建设规模 26

3.2 产品方案 26

3.3产品标准 26

第四章 产品生产基地 27

4.1厂址选择 27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 31

5.1 技术方案 31

5.2 设备方案 35

5.3 工程方案 36

5.4 项目实施进度 43

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和能源 46

6.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与消耗 46

6.2能源供应与消耗 46

第七章 节能措施 47

7.1节能设计依据 47

7.2 节能原则 47

7.3 节能措施 47

7.4 环境保护 48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 52

8.1 劳动安全 52

8.2 卫生 56

8.3 消防 57

8.4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8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

9.1 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 61

9.2 建设投资估算 61

9.3 投资估算 62

9.4 资金筹措 62

第十章 财务分析及评价 64

10.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4

10.2 销售收入估算 64

10.3 成本费用估算 64

10.4 财务评价报表 65

10.5 财务评价指标 66

10.6 不确定分析 66

10.7 财务评价结论 67

第十一章 经济和社会评价 68

11.1 财务评价指标 68

11.2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68

11.3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8

11.4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68

11.5 社会评价结论 69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70

12.1 主要风险因素 70

12.2 风险对策 72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75

13.1 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75

13.2 结论与建议 75

基于simulink的仿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