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的散文节选

发布时间:2019-06-19 00:08:24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我国优秀的散文节选



  篇一:中国散文名家名篇
  朱自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匆匆》,《你我》《背影》,《春》,《桨声灯影下的秦淮河》。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诗集《稻草人》,散文《爬山虎的脚》,《牵牛花》,《看月》,《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
  巴金
  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主要创作《家》,《春》,《秋》。散文《怀念萧珊》,《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静寂的园子》。
  老舍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散文《猫》,《济南的冬天》,《想北平》,《草原》,《养花》,《雨后》。
  冰心
  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散文有《小桔灯》,《往事(一)》,《往事(二)》,《在寄小读者》。
  矛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7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秋的公园》,《樱花》。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散文有《白鹭》,《路畔的蔷薇》,《芭蕉花》,《我的童年》,《银杏》,《丁东草》。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散文诗《榕树》,《金色花》,《孩子的世界》、《开始》、《告别》,《纸船》。散文《金香木花》。
  纪伯伦
  卡里·纪伯伦(Kahlilgibran)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散文诗《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幸福之歌》。
  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散文《论求知》,《论美》。
  中国古代诗人及其诗歌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子夜秋歌》,《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望天门山》,《乌夜啼》,《江上吟》,《从军行》。
  杜甫
  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赠李白》《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蜀相》
  《月夜忆舍弟》《前出塞》《春望》《月夜》《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绝句》(两个黄鹂)《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
  王维
  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川田家》《渭城曲》《终南别业》《终南山》《陇西行》《相思》《鹿柴》《竹里馆》《送别》《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青溪》《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归嵩山作》《少年行》《秋夜曲》。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忆江南》《暮江吟》《钱塘湖春行》《花非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长相思》《采莲曲》《江南春》。
  刘禹锡
  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秋词》《望洞庭》《乌衣巷》《忆江南》《西塞山怀古》《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首》
  苏轼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
  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摸鱼儿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青玉案·元夕》《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代表作《如梦令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寻寻觅觅》。
  篇二:我国古代散文之最
  我国古代散文之最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我国优秀的散文节选)传》。
  古代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的《汉书》。
  古代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古代最早的优秀政论文是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古代最早的书信杰作是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古代最著名的祭文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古代最早的文学理论论文是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古代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选编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
  古代最著名的游记散文集是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
  篇三:20XX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XX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散文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著作,成就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第一高峰。两汉的《史记》、《汉书》中不少篇章也可视为优秀散文作品。到了魏晋南北朝,秦汉的散文失去了锋芒,渐为骈文所取代。骈文要求骈辞丽句,音韵铿锵,曾经起到了丰富“艺术语言”、提高汉字艺术表现力的作用。但骈文发展到后来,专事涂泽,堆砌典故,造成偏重形貌的浮艳文风,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桎梏。
  唐代的陈子昂“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代钦慕之,文体一变”之后,萧颖士、李华都曾为扭转华靡柔弱文风作过努力。但由于积习已久,终未能奏效。“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面临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的严酷局面,一些有进取变革精神的文人学士奋起抨击时事,改革弊政。政治上的革新也引起了文学上的革新。韩愈、柳宗元顺应时势,打出“复古”的旗号,申言恢复秦汉散文传统,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提出“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等主张以及“惟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的革新文体的具体规范。他们在散文创作中,弃因袭,崇尚独创,大力实践不拘长短、抒写自由、传道授意的散文创作。到宋代,欧阳修又极力推崇韩、柳,继韩柳“文以明道”说之后,更提出了“文道并重、道先文后”的观点;继他们“不平则鸣”论之后更提出“穷而后工”的主张,坚持和发扬了我国散文的优秀传统。欧阳修这些主张对于王安石、三苏和曾巩等人有很大的影响。显然,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从总体上看,是一脉相承并互相辉映的。此为史家所共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创作,各具文采。就单独个人创作而言,其风格是独创和多样的统一;就八大家综合起来作考察,又构成了唐宋散文异彩纷呈的艺术整体。这是继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之后,由散文这一文体自觉中产生的最可宝贵的艺术结构。
  关于八大家的艺术风格、创作个性,早就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说。如细探其作品,韩愈写人状物抒情,浑浩流转、气势磅礴,是继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位艺术大师。柳文清拔澄澈,精辟深刻,他的《永州八记》可谓郦道元之后的山水散文的杰作,但就其文字之优美、情景互化之种妙而言,又非郦氏能望其项背的。欧阳修为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通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曾巩的散文朴实谨严,委曲周详,平易淡远,显得古雅平正,层次井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刻,简洁明净,风格锋利,但似略输文采。苏洵为文师法孟子、韩愈,长于议论,风格雄奇坚劲,其《六国论》情理相间,既启人思,又增人感。苏辙之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词清句雅,自成一家。苏轼才华横溢,融儒、道、释之长,恣肆潇洒,其论文雄辩
  滔滔,气势纵横;其记叙挥散自如,变化无穷,情景互融,实践了他“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的文论主张。1.下列关于“反对骈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骈文骈辞丽句,音韵铿锵,逐渐取代散文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文体。b.骈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专事涂泽,堆砌典故,偏重形貌,文风浮艳。c.骈文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内容华靡而柔弱,限制了思想感情的表达。D.骈文抛弃秦汉时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变得追求“饰其辞”却“遗其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子昂在创作时,多“以经典为本,时代钦慕之”且“文体一变”;萧、李二人也曾为扭转文风作过努力,但终未能奏效。
  b.从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及其巨大的影响力等看来,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从总体上,一脉相承并互相辉映。
  c.韩、柳二人崇尚独创,大力实践不拘长短、抒写自由、传道授意的散文创作,因此提出“文道合一”、“文以明道”等主张。
  D.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文学创作,既是独创和多样的统一,又构成唐宋散文异彩纷呈的艺
  术整体,达到了散文文学艺术的巅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通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板,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b.曾巩的散文朴实谨严,委曲周详,淡远,典雅,层次井然;王安石的则雄健峭刻,简洁明净,风格锋利,但似略输文采。
  c.苏洵为文师法孟子、韩愈,其文长于议论,风格雄奇坚劲;其《六国论》情理相间,既启人思,又增人感,自成一家。
  D.苏轼才华横溢,融儒、道、释之长,恣肆潇洒,其论文雄辩滔滔,气势纵横;其记叙也很好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论主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招谕已定,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之。召领宿卫。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从海道邀击。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无所事事。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云南平,进取大理。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还镇云南。二十三年召还。李善长败,语连聚。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选自《明史〃列传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先归,留聚俟之俟:等待b.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次:处所c.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副:辅佐D.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课:考核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b.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c.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D.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聚貌伟尚武。费聚自幼学习武术,太祖因其相貌壮伟,与其结下深厚的情谊。他在行军打仗中,毫无畏惧,屡立战功。
  b.费聚处事果断。对于张家堡的民兵,采用恩威并重的谋略,费聚洞察忠奸,及时向太祖反馈。他偕同太祖机智地擒获其首领。
  c.费聚未得善终。他沉迷酒色,且又招降无功,曾受皇帝指责。又因李善长谋反之事而受牵连,以致落得未能善终的下场。
  D.费聚战功显赫。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费聚自始至终独挑大梁,使其闻风丧胆。在拦击海盗时,势如破竹,同样表现出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5分)(2)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过陈琳墓【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③君。石麟④埋没藏春草,铜雀⑤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①陈琳:字孔璋,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后归曹操,被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下邳。②霸才:辅佐他人成霸业之才。③怜:爱慕。④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⑤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8.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5分)9.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当游客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短暂时,苏轼用辩证的观点劝慰说: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
  “”。
  【注】三、四题为选考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
  角度徐均生
  镇政府办主任老张快要退休了。快要退休的老张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张啊,你别看这小小的主任,如果你起草的工作总结稍有一点疏忽,那我们政府工作就白做了。”
  我不以为然,写写这种工作总结,起草份镇里的文件,还用得着花多少心思吗?要知道我可是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啊!
  我没有听老张唠叨什么,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反正我写的文字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知道我写得一手好文章。
  过了一些天,镇所属的陈村村民把镇政府告上了县法院,起诉镇政府没有经过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强行把村里的一块土地划进了开发区,结果是村民胜诉。
  就是这件事,县政府要求镇政府写个报告上去,听候处理。镇长当然急得不得了,指示老张亲自出马写总结材料。老张却让我写:“你写吧,看看你够不够格当这个主任。”
  我一听老张的口气,心里就愤愤不平,嘀咕着:“你老张看着吧,我写给你看!
  我找来了所有的相关资料,通读了三遍,还摘出重点,为了把总结写得更有声有色,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陈村的许多村民。看看材料全部齐了,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出洋洋五千字的总结材料。看了几遍,觉得非常满意,可以说文字优美,事件一目了然,哪个领导看了都会觉得好的。题目就是——《镇政府败诉始末调查》。
  第二天一早就交给了老张,我心里挺得意的,看你老张还有什么话好说。可老张只看了一眼题目就还给我:“不行,你得重写。”我忙申辩道:“你看都没有看,就知道不行,,你也太……太那个了吧。”
  我心里尽管很不高兴,但又不好对老张发作。老张却笑笑说:“你不相信?那好,你送给镇长试试。”我一听心里更不舒服了,想道:“试试就试试,我不相信镇长会不满意!
  于是我二话没说,就气呼呼地送给镇长看。镇长低头看了几眼,脸色阴得好难看,冷冷地道:“这老张怎么写这么个东西出来?”说着就把总结丢给我,没有半点商量的口气指示我,“你让他重写!
  我吓得什么话都不敢说了,心里也很不明白,怎么会不行呢?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老张。老张见我哭丧着脸,就笑了笑问我:“如果让你看这个总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都没有想就道:“镇政府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应该依法办事嘛!
  “对,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张很肯定地说。我听了老张的称赞,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
  老张却又问我:“如果你是县长,看了这份总结又会怎么想呢?”是啊!如果我是县长会是怎么想呢?我得想想了,于是我说:“如果我是县长,那肯定是会认为镇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呗!”“你说得对!”老张打断我的话就说:“你说这样的总结材料能上报吗?
  是啊!这怎么能上报呢?镇长肯定要挨批的!我傻眼了,真的傻眼了,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
  还好,老张进一步启发我:“其实镇政府官司输了,也不是坏事,,应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嘛!”“好事?!”我更莫明其妙了,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老张说:“这不正说明村民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吗?这不正是镇政府大抓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吗?这不正是镇领导的成绩所在吗?这不正是……”
  我终于茅塞顿开,也终于很轻松地写出了第一份很有分量的工作总结。〔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XX年第9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A.作品以“我”的心理成长历程为线索,描写了老张丰富的经验和对“我”的关心。
  b.文中的“我”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不听人的教诲,以致后来写的上报材料严重脱离实际,接连遭到老张和镇长的否定。
  c.老张没有直接指出“我”写的材料的不足之处,而是让“我”把材料交给镇长,体现了老张的良苦用心。
  D.老张一步步引导“我”如何去写材料,话语虽然不多,但能体现对“我”工作的关心和照顾,更能体现他工作的老到和责任心的强大。
  e.??轻松地写出了第一份很有分量的工作总结”说明“我”终于明白了写上报材料的真谛:要站在上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角度不同,材料的内容也不同。这对刚进入社会的“我”很有教益。
  (2)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6)
  (3)文章标题“角度”有哪些含义?以此命题有何作用?(6)
  (4)你觉得老张最后指点“我”写总结的角度对吗?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加以评论。(8)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
  南开之父张伯苓
  18764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十五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5年,张伯苓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科第五届毕业生。
  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打击。不久,当张伯苓去海军的“通济”舰实习时,“通济”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舰船设备七零八落,无人整修,船上官兵也个个士气低落,官不官,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务正业。张伯苓第一次感到自己军事救国的理想受到严峻的挑战。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他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天假其时,天津社会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等职的严修正在为严氏家馆延请塾师,经人介绍,张伯苓和严修结识,受聘到严氏家馆任教。此居,他在教育实践中得益于严修之处颇多。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民国初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天津显示出勃勃生机。张伯苓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创办一所大学,也为中学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条件。放眼国内,要么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要么是得到国外教会支持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并没有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学可资参考借鉴。为此,他远渡重洋,于19178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高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人指导张伯苓学习了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等方面的课程。张伯苓还拜访了一些教育学家,如与凯尔〃鲍德里教授就中美
  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凯尔〃鲍德里教授认为中国的学校应该向学生灌输一些共和思想,以树立民主观念和公共群体意识,抵消长期以来封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这番话让张伯苓沉思良久。
  归国后,他就雷厉风行地组织起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设计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具体事宜,并且开始在外面四处奔波,为创办大学筹募经费。1919年秋,张伯芩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创校伊始,张伯苓就表现出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意识。早在美国研修教育学的时候,张伯苓就开始留心,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之后,也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南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在张伯苓的周围,就陆续聚集起一个兢兢业业为南开大学发展尽心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张伯苓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新教师到校,总要举行欢迎茶话会,并由学校拨给一间宿舍,里面各种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天还派专人清扫,让人产生到家的感觉。
  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张伯苓更是想方设法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化学系的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之后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张伯苓遂用美国罗氏基金派他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杨石先获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德国的高薪聘请,重新返回南开大学任教,成为南开大学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或许,吴大猷的一番话最能集中表达教师们共同的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藉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张伯苓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从没有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在天津市内开会时,他经常以步代车。一次散会时,有服务员询问张伯苓的车号是多少,他随口答道:“11号。”该服务员找来找去也没发现11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已经走远的背影,这才领悟“11号”就是步行的意思。张伯苓给教授们修建了宽敞的住宅,但是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次张学良去拜访他,汽车在附近转了好长时间,最后在那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的小路上,找到张伯苓的居所,张学良不禁对张伯苓的简朴深表敬佩。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节选自《张伯苓》,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为了开办大学,张伯苓曾赴美国留学取经。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切磋。
  b.因为有了严修的帮助和支持,张伯苓才能创办南开大学。所以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c.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甲午海战惨败,国运衰微。张伯苓痛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虽然军事救国的理想破灭了,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萌发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D.张伯苓尊重人才,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毕业归国后就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
  e.成就伟大事业者,必然具有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张伯苓毕生不图私利,开拓进取,一心为南开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富强昌盛而操劳,表现了可贵的责任担当。(2)本文表现了张伯苓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3)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4)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人认为是他有杰出的才能,
  有人认为是他有高尚的品行修养。请你就“理想”、“才能”、“品德”三个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互放纵自我。
  ②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学就会的事,任何事情都有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③作者写这篇散文,用回忆的方法,像讲故事一样,,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A.不以为然一蹴而就赏心悦目b.不以为意一挥而就娓娓动听c.不以为然计日程功赏心悦目D.不以为意一蹴而就娓娓动听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道歉。
  b.谢娜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幽默风趣,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
  D.只靠说教,而不深入一线倾听民意,不给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学校领导,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稍晚,,,,,,,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着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
  ①更注重构件的装饰性
  ②喜欢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③虽然在结构上采取了法国的技术
  ④通过不断扩建使建筑群落向纵向或各个方向延伸⑤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特征
  ⑥也不囿于法国哥特式建筑集中统一的空间观念A.③①⑤②④⑥b.③⑤①⑥②④c.⑥②①⑤④③D.⑥③⑤①②④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思想(不超过22个字)。(5分)
  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军队的气势和斗志还能够成为战争制胜的因素吗?
  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国家军队,先进的武器和尖端的装备在战争中至关重要。在二战结束后的70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发展进步,而后来爆发的海湾、科索沃等几场战争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点发展与进步都已被用于战争。但是,战争终究是人的行为。
  选择战争就意味着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否能赢得战争?面对一块决不屈服的土地上绝不屈服的民族,战争武器究竟要用到何等程度、何等规模才是赢呢?最终,无论多么先进的战争必须面对的还是人与人。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留给今天的中国军队的一个弥足珍贵的启示。17.仔细观察下面这组漫画,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根据所给句子,为另外两幅漫画仿写出画面说明文字。①把联系交给了手机②③把腿脚交给了汽车④
  (2)请为这组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五、写作(60)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国优秀的散文节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