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小学教育本《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2《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5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成绩评定 二、简述题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A B C B 二、简述题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 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 学生有无限创造潜能;
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目的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发展创新;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小学教育本《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 一、判断题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3、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4、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6、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7、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8、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 ( 9、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10、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 ( 二、简述题
1、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答案
一、判断题
二、简述题
1、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基本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首先要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其次要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要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地位。 要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主要内容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小学教育本《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3 一、 单选题
1. 在实证研究中,( )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A. 解释性定义 B. 描述性定义 C. 抽象性定义 D. 操作性定义

2. )又称自变量,它是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研究者操纵的情境或刺激物。

A. 实验处理 B. 实验设计 C. 实验目标 D. 实验结果

3. “家长的社会地位和学生的道德品质有联系吗?”这个问题属于( )。 A. 描述性问题 B. 相关性问题 C. 因果性问题 D. 解释性问题

4. 霍尔本人所倡导的( )也因此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A. 谈话法 B. 问卷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文献研究法

5. )在个案研究中运用比较普遍,即按某种框架结构(可以是大纲形式,也可以是摘要表格形式)将个案资料加以分类,然后将有关的资料重新组织,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个案记录。

A. 结构描述法 B. 半结构描述法 C. 主观描述法 D. 客观描述法 6. 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设计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A. 研究计划 B. 研究问题 C. 研究假设 D. 研究目的

7. 依据研究方法在现代科学中应用的范围,大体可以把研究方法区分为四个层次。哲学研究方法属于( )。


A. 第一层次 B. 第二层次 C. 第三层次 D. 第四层次

8. 研究的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且和实验主体无关的因素称为(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无关因素

9. 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 )的基本主张。 A. 校本培训 B. 校本课程 C. 校本研究 D. 校本管理

10. 本论的写作关键在于( ),即作者要证明自己提出的论题,要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论证符合逻辑规则。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D. 绪论 判断题

1. 应该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在目的、宗旨、任务等方面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他们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正是这种相互间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2. 个案研究中,“意见”资料是涉及个案真实发生的事件;而“事实”资料则涉及主观的感受和价值判断题。
3. 行动研究不能取代其他的研究方法,而只能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
4. 研究分三个层次,并且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5. 问卷法统一提问、回答的形式与内容,对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同时,以同一种方式发放与填写问卷,不利于进行定量分析。
6. “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既有别于日常生活中偶发的认识活动,也不能用谁在做,在什么地方做来简单地界定。
7. 无结构访谈样本可以大一些,结构性访谈样本相对小一些。

8. 非参与观察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缩短或消除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深入了解被观察对象内容的真实情况。
9. 实施计划的行动又是重视实际情况变化,重视实施者对行动及背景的逐步认识,重视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10. 校本研究要以教师为主体,所以可以理解为等同于师本研究。 三、 简答题 1. 定量研究 2. 无关变量 3. 本论 四、论述题
论述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
单选题
1-5 DABBA 6-10 CACDC 判断题
1-5 TFTFF 6-10TFFTF 三、 简答题 1.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主要是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一经验的、可定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定性的方法,是从人文学科中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的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2.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3. 本论:本论是学术论文的主题、核心,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象,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从篇幅上讲,一般本论部分要占全文字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本论的内容是由观点、材料和结构组成的,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材料是论文的血肉,结构是论文的骨架,三者互相联系,水乳交融。
本论写作的基本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本论的写作关键在于论证,即作者要证明自己提出的论题,要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论证符合逻辑规则。
四、论述题

1、论述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环境 1、环境为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2、环境制约着人发展的性质和程度。
3、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三)教育 1、学校教育能规范人的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能促进个体潜能发挥,提升个体价值。 3、学校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