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齐华老师“认识方程”一课有感

发布时间:2019-07-25 08:14:51

听张齐华老师“认识方程”一课有感

◎阳海林

一点欣赏:

欣赏张老师能在教学中应用“方程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

“方程思想的核心是将问题中的未知量用数字以外的数学符号表示,根据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方程思想体现了已知与未知的对立统一。”

“方程的定义,张奠宙先生认为“方程的本质是为了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式关系。”

张老师正是让学生经历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来建立方程的定义。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不相等的数量关系,一种是想等的数量关系。而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一旦建立了相等的数量关系,就可以知道这个未知数是多少了。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的价值,列出了方程,就能知道未知数是多少。而不相等的数量关系,只能知道未知数的范围,不能知道未知数具体是多少。

张老师在建立引出方程以后,就通过不同情景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式去列出不同的方程,又从不同的情境中列出相同的方程“4=12”,引导学生感悟方程的核心思想,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

张老师在课堂中没有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形式”意义上的方程,而是让学生理解“本质”意义的方程,体现了方程思想的应用,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

一点困惑:

方程式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相等数量关系,本质是为了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式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列出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关键是要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但是学生在学习方程之前,对于如何找等量关系,似乎没有专门地学习过,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去强化等量关系。比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如“一条路长12千米,已经修了4千米,还剩多少千米?”学生很容易就想到用“12-4=8(千米),老师也没有去提炼,这样列式用到的等量关系。即“一条路的总长度-已经修的=剩下的长度”。正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去提炼相等的数量关系,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方程的时候,要找数量关系式,学生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样直观经验的缺失既不利于对方程意义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主动用方程去解决问题。不去用,自然体会不到方程的优势。包括张老师在告诉了学生“X-25=10”是方程后,然后问学生“X-10>10和X-30<”是不是方程,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是方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相等的数量关系”理解是不到位的。

相等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教师没有帮助其去提炼和抽象。那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是否可以先去渗透呢?比如“=”所表示的意义,学生的理解是做加法算式时,表示程序的意义;没有理解“=”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一种关系。另外是否多给出一些相等数量关系式后,让学生根据相等数量关系式写出方程后,有一定经验后,再去辨别什么是方程呢?

听张齐华老师“认识方程”一课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