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有条有理

发布时间: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训练目标】
1、掌握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递进式论证结构。2、善于判断文章在结构层次方面的毛病,并能够修改。【重点剖析】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写好一篇议论文,必须要有合理的论证结构。而合理的安排文章论证结构,也就是要对议论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做到有条有理,以便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一.掌握议论文的“三论”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2.本论(分析问题):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3.结论(解决问题):结论是文章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1.并列式
在论证中,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这种并列可以是在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证过程中的几个论据的并列。在语言形式上往往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等标志。另外,处于并列关系的各个部分在文章中的地位基本是平等的,一般是可以互换的。2.总分式
这种结构包括“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就是论证的层次之间,先总说后分说,或是先分说后总说,或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总”与“分”之间常见明显""的语言标志,而在“分”与“总”之间又多有明显“收”的语言标志。3.对照式
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两种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这就是对照式。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经说过“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比较,突出说明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参与对照的双方,或者是一“正”一“反”,或者是一“主”一“从”。因而,这种结构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容易被人所接受。4.递进式
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这种层进式的结构,反映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一般的顺序,即由此及彼,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在议论文中,以上四种结构形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三、注意文章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议论文讲究内容的逻辑性,要求各部分之间非常紧凑,最忌拖泥带水。因而在写作中,须注意各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一是要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以及复句与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表示出内容之间的因果、递进、并列、选择、假设、转折、条件等关系,如“不仅如此,而且……”“是小事还是大事,这是应当首先弄清楚的。“如果真象他们所宣称的那样,那岂不成了精神第一了吗?”二议论文还常把某些表示顺序、指代和小结、总结性的词和词组,放在一段的开头,以表示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读者易懂易记。如首先,其次,再次,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这样看来,正因为如此,因此,此外;总之,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等。
【片断作文】
下面的文段有“上下脱节”的毛病,即段内上下两层在语意上缺乏必要的联系,请加以修改,使之条理清楚。
茶叶作为健康饮料是举世公认的。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茶叶即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作用,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密切。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传出的喜讯:“日饮一杯茶,癌症可少发。彻夜现在已被列为六种抗癌的食物之一。其实,早在70年代后期,如何饮茶的研究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日本静岗县立大学药学部富田郧等发现茶叶有一种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新成分。一些专家在动物实验中看到茶多酚中心主要成分能有效地阻止恶性肿瘤的扩散,能改变正常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征,使之不能与致癌物结合。[解题指要]
这个文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下脱节。全段主要说明茶叶的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中有两处与全段主旨不一致。一是“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密切”一句与上下文缺少联系,游离于中心之外。二是“早在70年代后期,如何饮茶的研究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也与上文“茶的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相脱节。【整篇作文】
习题①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②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请根据以上名言,以“交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习题七以“英雄所见略同”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对应范文】
鉴古论今道“交友”古人云:“同门(师)曰朋,同志曰友”“士为知己者死”.俗语也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诸如此类,都是对朋友的一种注释。明朝的苏浚还把朋友分为四种类型。他在《鸡鸣偶记》中下定义道:“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朋友的分门别类不仅详尽且五花八门,更渗透到各行各业。譬如:在一起同过窗的为学友;在一起当过兵的为战友;在一块打过工的为工友;在一块咬文嚼字、挥笔舞墨的为文朋诗友;常在一起对弈切磋技艺的为棋友,还有牌友、球友、麻友什么的;在一块“追星”追得发狂者世人谓之“发烧友”;常在一起横吃海喝的即称之为酒肉朋友;常聚到一块偷偷摸摸搞些不三不四行为者,旁人即喻作狐朋狗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人生在世,谁都有个“仨薄俩厚”的。伟人、名人乃至于常人或多或少均有脾气相投、志向相一者。
古人十分看重交友,甚至还将朋友列为人伦之一。在择友、交友的标准上划得界限也极分明。墨子曾将择友喻为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篇》)这话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丝不差。
历览古今中外交友者无外乎两种情形:与善者交或与不善者交。
世间不少人与人交往的标准是:首先看对方对自己有无用处。有用,则交往之,投桃之,帮助之,目的在换取对方之报李和回助。无用,即对方不可能报李,不可能回助,或所报之李和回助之事对自己没有用处或自己并不需要,自然也就用不着与之交往,并对他投李和帮助了。此乃不善之交。以世人之言此谓小人之交、势利之交。《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即颇具代表性:昔日为了巴结“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他三天两头往贾府跑,谄语媚态令人掉牙。然而,一旦贾府出了事,失了势,朝廷派他去“查明实迹”时,这个当年似“哈巴狗”在贾府内摇头摆尾绕来蹭去,且靠了贾政帮助当了“金陵应天府”,又当上京兆府尹的贾雨村,为了怕人家说他庇护贾府,居然落井下石,导致了“锦衣军查抄宁国府”,弄得贾家从此一败涂地。另外,《官场现形记》里也有一则描述:瞿施庵的夫人瞿太太已是“脸上起皱纹的老婆婆,“头发也有几根白了”,然而,居然好意思“情愿拜在膝下”认湍制台的年方十八岁的干女儿宝小姐为“干娘”做起这个小姑娘的“干女儿”她的小算盘是:“巴结上了这一门儿,少不得总要替我们老爷弄点事情。只要弄得一个好差使,就有在里头了。”这等寡廉鲜耻的行为及实例何止于贾雨村、瞿太太!就是在眼下似这般趋炎附势的小人之交、势利之交谁个敢论定已绝迹?!
诚然,自古与善者相交的居大多数。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善者交,古称君子之交。并囊括:金石之交、肺腑之交、患难之交、贫贱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忘形之交……。与善者交,确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述的那种“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境况,更难得的是具有一种激奋

不已、心旷神怡的心情!真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久而久之的善交,必会孕育出高洁的情操,修养出纯雅的品行,砺炼出刚强的意志。或有建树,或成就一番事业。唐代的李白、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坛泰斗,除却个人的勤奋与天赋外,他俩之间的善交与友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见如故,情同伯仲,周游山川,诗词唱和,“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对李白,“怜君如弟兄”李白对杜甫“思君若汶水”他们一起“细论文”共同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外国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是善交益友的典范。他们思想上的一致,达到了几乎连用语都不谋而合的地步。在革命友谊的连结下,二人携手并肩,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革命学说——马克思主义。李杜、马恩的友谊“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很值得后人仿效。时下,有人提出要“慎交友”,也有人提倡“广交友”。慎交也好,广交也罢,只要是真正的知己,是益友,是诤友……多交无妨且有利。须提防的是贾雨村式的“小人之交”和心怀鬼胎的瞿老太太式的“势利之交”有两则名言择于此以做戒备:一是庄子格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另外是外国名著《卡里莱和笛木乃》中的一段名言:“道义之交是纯洁的;利益之交虽然给人以恩惠,其目的总是以利为主。正如猎人给禽兽的食物一样,他并不是施恩,而是意在取利。忖度世态炎凉,其言确也凿凿有据。【点评】
文章以“交友”为线索,纵横捭阖,谈古论今,历数了对“交友”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观点。提出了要交“益友”“诤友”,不要搞“小人之交”和“势力之交”的观点,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文章举例丰富,无论是事例的举证还是名言名句的引用,都显示出作者有沉厚的文化功底。
文章又以“历览古今中外交友者无外乎两种情形:与善者交或与不善者交”作为总领全文的语句,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第一单元议论要有理有据
【训练目标】
1、培养善于说理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问题正确深刻地说理。2、培养使用论据的能力,能够把握论据材料的中心并恰当运用。【重点剖析】一、关于论点
论点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是一篇议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学写议论文的时候,要善于选择最佳写作角度,确定一个正确、新颖、有针对性的论点。1.从小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确定论点。
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造成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如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老师布置大家写纪念随笔。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这样,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2.从新的角度入手,确立新颖的论点。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3.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入手确定论点。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要选择出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来写,这样才能有感可发,有话可写。【示例】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
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

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而且,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失败的经历,写起来会有切身的感受,有话可写。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二、关于论据
.要掌握并善于选择好的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
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选用作论据的理论必须是经过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而且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如是原文摘引,应避免断章取义;如是原意概括,应该符合原文的基本内容。
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好的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一句话,就是选择那些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2、要注意各论据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论据的中心。
每一个论据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3、要注意论据的推陈出新。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文章也没有一点新鲜感了。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4、要注意论据的陈述方式和分析
论据的陈述不能等同于记叙文的叙述,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切不能去进行描写。如果有多个论据同时使用时,最好采用排比句的方式。
论据陈述完之后还要对论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与中心论点相一致的分论点。一般来说,在论据陈述的后面都应有一句归纳总结的话。【示例】题目:《什么是风度》

周瑜二十四岁官拜吴国的水军都督,巧用计谋,火烧赤壁,重挫曹操八十三万大军,而损失不足千人。在周瑜的谈笑声中,操军“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智者的风度。
孔子满腹经纶,堪称中国懦家之祖,学问的一代宗师。但是,为回答不上一个小孩子的问题,而对小孩行拜师礼,甘做学徒。这是圣者的风度。尉迟公“日闭三关,夜夺八寨”,纵马驰骋疆场;跨马征东,“月下访白袍”,为大唐开辟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居功自傲。这是大将的风度。
民主战士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枪口拍案而起,宁可倒下,不愿投降,以一个著名学者的铮铮铁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是勇士的风度。
所以,风度是面对一切强敌,运筹帷幄,潇洒自如,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行为的具体体现;风度是谦虚待人,不耻下问的美德;风度是忠于国家,为国家效力于疆场的行为;风度是坚持真理,与敌人针锋相对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片段练习】一、“论点的确立”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确立中心论点。
1.西方某国家一位出版商手头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大亏本了。情急之下,出版商想了个好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随便回了他一句:“这书不错。”这一来出版商如获至宝,大作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还把“这书不错”四个字印在封面上。于是积压的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一批书卖不出去,便又打总统的主意,照方抓药,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想借机奚落一番,便在送去的书上写道:“这书遭透了。”哪知总统仍然着了书商的“道”,书商又大肆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很快便全部卖掉。
第三次,出版商又把书送给总统,总统有了两次前车之鉴,干脆紧闭金口不予理睬。然而出版商还是钻了空子。这次他的广告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结果呢,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参考论点】办事要善于巧妙地借鉴外物。
2.小伟想当领导,于是东凑西凑一共凑了3万元现金送给领导。领导收下了小伟的“敬意”,说“你的事我知道了”,可是不几日得知,这领导很快将异地为官。
小伟妻子说:咱把钱要回来,反正他已为我们办不成事了!小伟就和妻子一天夜里赶到领导家,说:“领导,我那个事不想再麻烦你了,最近我爹心脏病犯了,没钱用,我想……”领导瞅小伟两眼,一拍脑袋,“啊、啊”了两声,冲里屋喊:“把那钱拿来!领导的夫人从里屋出来,递给小伟一个包,小伟不好意思地将包交给妻子,又和领导说了一会儿闲话,告辞回来。
到家后,小伟和妻子把门关死,一人分一半,在台灯下一起数钱,小伟数着数着,心

跳加快,他问妻子:你那儿多少?妻子回答:2万。小伟说:我这儿有3万呢!【参考论点】议论的主要对象应放在那位“领导”身上,矛头所指应该是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现象。
3.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分别从螃蟹和青蛙的角度归纳出可以论证的论点。
【参考论点】①从螃蟹角度看: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吸收。②从青蛙角度看:帮助别人时要从实际出发。
4..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手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参考论点】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人格尊严。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脆弱的,需要教师细心呵护。教师的做法是以鼓励为主,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当然,也可转换角度,由“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脆弱的表现”入题议论。.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相依相伴,卖艺维生。老瞎子病入膏肓之时,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望”着身边如风中嫩柳般孱弱的小瞎子,回首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不禁百感交集。良久,老瞎子用微弱的声音缓缓说道:“孩子,我这儿有一个秘方,它可以使你重见光明,但你要切记,只有你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可打开琴盒,取出秘方”小瞎子含泪称“是”老瞎子含笑而去。寒来暑往。小瞎子牢记着师父的嘱咐,不停地弹啊弹啊。时光在琴弦上悄然流走了,昔日的小瞎子已成了双鬓如雪、胡须似瀑的老瞎子。终于有一天,“小”瞎子手中的第一千根琴弦弹断了!“小”瞎子颤抖着双手,慢慢地打开琴盒。但琴盒里仅是一张空白纸,根本没有什么秘方!小瞎子遗憾之余,顿悟师父的良苦用心,唏嘘不已,感激涕零。【参考论点】在心中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人生将会变得充实和富有。6、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

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参考论点】再多的本领,再多的能力,如果不在实践中将它发挥应用出来,就只能是一种毫无用处的摆设。二.“论据的使用”练习
1、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一论点,他在班上搜集到这样三个事实论据:
张明同学学习上做到三勤:勤用手,勤用脑,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王雨同学曾一度在学习上放松,贪玩,成绩不理想。从上学期以来,在教师帮助下,开始勤奋学习。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李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记吃了。
请帮助他选择一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参考答案】论据①侧重于“多”,即“多用手,多用脑,多用口,成绩才能好”。论据②侧重于“今日事今日毕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论据③强调的才是“勤奋”的问题,所以应该选择论据③。
2、请阅读下面三个材料,分析这三个材料侧重点及适应论点的不同
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侵略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参考答案】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

二、整篇作文。习题一
“义”是古往今来许多人追求的东西,而不同的年代对“义”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舍生取义”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请你以“‘舍生取义’古今谈”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左右。【对应范文】
(习题一范文)“舍生取义”古今谈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往今来,纷纷世事无穷尽。为这至高无上的“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者不胜枚举。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慨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苏武、吉平、谭嗣同三人,为了忠义可以忍受万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舍生而取的“义”,只能是忠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义”字已不再代表“忠义”,而有了新的含义。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如今,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去“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那么,舍生取义于我们又是何意呢?
有人会说,如今这“义”字,既非“忠义”,又非“正义”,而是“义气”。说起义气,自然会联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死后,张飞难以抑制悲痛,借酒消愁,鞭挞士卒,命其连夜赶制孝服,结果

招来杀身之祸。刘备发誓要踏平江东,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率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命丧白帝城。刘备和张飞为义气而丧失理智,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的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论据的丰富,作者从古代谈起,洋洋洒洒,信手拈来。丰富而又贴切的论据,不仅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而且让人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的历史知识,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此外,作者赋予了“舍生取义”以新的含义,观点新颖,独具一格。

议论要有条有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