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书籍读后感4篇

发布时间:2020-01-06 09:28:27

玫瑰,教育的理想之园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不管何时何地,谁收到玫瑰花都会怦然心动。你看,一朵有一朵的吉义。比如,“1朵”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8朵”是“真诚与坦白”;“99朵”是“天长地久”。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摘自《玫瑰与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为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我自知自幼农村长大,没有书香的熏染,师范里自己倾心于玩耍,而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浅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羡慕过李吉林童话般优美的文字,倾心过于永正幽默而活泼的课堂,感叹过支玉恒的四两拨千斤,震撼于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现在,面前放的是一本《玫瑰与教育》。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通过眼睛,我们有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愿望,更多的是疑惑:被说三道四、世人表面热心其实漠然的教育怎么和这么美的字眼、这么美的形象“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在她高雅的“清谈”中感受其深深的“忧患”,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 

  窈然回首,“玫瑰”与“教育”的含义及关系已渐清晰。原来是因为有了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玫瑰才长久地灿烂在教育的四季里——芬芳四溢。 

  一个女性,能做到除工作之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和写作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按我的阅读心习惯,看完一个人的一本书,我是要尽量找他的全部著作的。一朵玫瑰将我引向整个玫瑰园。于是,又得以欣赏一簇“玫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激情与思想》、《创造生命的课堂》,接着又在线观看了她的一些课堂录像和演讲实录,这是怎样的一片让人怦然心动、心潮澎湃的园子啊!这是我们理想教育的园子呀!   玫瑰堪称大家,因为她有大心境,大气魄。 

  “玫瑰”是窦桂梅的网名,其实是窦桂梅的化身——外表美丽而内在芬芳。或者,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 

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终于 看完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复杂,几乎所有人的心理都会出现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总会面对天性中的弱点,比如只顾当下,比如懒惰。让我觉得释怀的是,知道人类都是如此,都面对着如此的命运,这让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了。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众人所谓的优秀成功人士,为何我却总觉得他们有所欠缺。之前我以为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关,现在我觉得说人格这样的格调太高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当然包括我),就好像当年金大侠对人类寄予厚望的结果多半是失望。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拥有那样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孙未说“英雄和暴君一样,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们所应该做的,其实是追求我们心灵的开阔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从书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灵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当然没权利做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派克就比我有资格多了吧,呵呵。因为这条路很难,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此种种也让我感觉到压力,而且因为多数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会感觉到寂寞。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 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乖,摸摸头》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的话】 

看完了,感动。书中讲的故事都是那么真实,听着又那么辛酸。现在已经习惯了做读书摘录,总得留下些什么。现在更喜欢把原文摘录下来,因为,再多的书评,再多的感悟针对原著来说,始终显得苍白。想用文字表达,但却不够全面,总是会顾此失彼。因而,不如摘录原文吧,这些都是比较喜欢的部分,或许时间会淡化记忆,但是每每看到这些文字,依然还是会感动的吧。 

  不为“成功”而活像我这样的个体户主持人虽然到处游荡四下接活儿,却并非每到一处每接一档节目都会收获真正的朋友,更多的只是同行同事同僚,节目结束就各走各路了。 

大冰是我在山东卫视担任《歌声传奇》节目主持人一年半时间里的搭档,也是我做这个节目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一个朋友。 

之所以觉得他是个朋友,是因为台前幕后和他的交谈。读书,就是和作者交谈。我相信看完书的朋友,会和我当初一样,在和大冰对话、听他讲完那些故事之后,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 

很多人向往并羡慕大冰在书中描绘的生活,但是有多少人敢于这样去生活呢?尤其在人人都梦想发大财出大名而且要“多快好省”的当下,似乎只有马云、李开复、张朝阳、李宇春和郭敬明才是人生的标准模板,其他人生方式都是吊丝的,都活得“该死”。 

所以,大冰的这本书,其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段青春记录,而且是一种有形无声的抗议,对这个物质到无耻、贪婪到无聊的当下的抗议——难道只有一种成功活着的方式?难道书中这样的生活不能存在、不能快乐?难道我们不能不为“成功”而活?不管我们自己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我们都会为认识大冰本人及其书中记叙的这些朋友,知道他们别样的人生,而感觉世界的神奇美妙和人生的丰富多彩。哪怕我们自己甘心安居金丝笼中,但是当我们看到那些自由的鸟儿在阳光下尽情起舞冲向蓝天时,也要为它们羽翼的光辉而欢呼。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读完《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作为成人,必须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在现实生活中,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成人把自己看作是儿童的创造者。”成人把小孩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也不需要去理解儿童,他们经常要求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做事,却不管儿童到底想不想做。成人们经常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把儿童当作没有思想的肉体,认为儿童什么也不懂,自己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该做什么,而且认为儿童根本不应该知道要这样做的原因。其实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成人根本不了解儿童。蒙台梭利说过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在现今21世纪,儿童得到了更大的重视,更是儿童的世纪。而我们要做到尊重儿童,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做到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一个儿童在这世上生存和生活是不易的。他来到这个世上必须经过受精卵、胚胎发育、出生等过程,在这发育的过程中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否则出生后将不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当婴儿出生时,其必须经过剧烈的挣扎,随后我们才能听到一种颤抖的声音,以前从未听到过,因为它来自一个以前从未运动过的喉咙,随之激动、喜悦之情也瞬间挂上了父母的面孔,因为我们都知道婴儿来到这个世上是不易的。随着儿童的成长,由于他们身体,智力等各方面发育都不及成人,他们会经常受到外界的侵扰,如患病等,他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也是不易的。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儿童在这个世界上要经历巨大的痛苦。胎儿是在一个没有任何袭击、没有丝毫温度变化和绝对安宁的液态环境中长大的,当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与之前环境完全相反世界上时充满的只是痛苦,而我们却无法体会和理解他的这种痛苦,我们只知道他是活的,一个可爱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上。当儿童长大时,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及我们成人,在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事情会难倒他们,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能做到就给他们以不屑。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儿童并没有得到我们真正的关心。当一个儿童刚出生时,所有人关心的却是他的母亲,因为她经受了很大的痛苦,难道儿童没有经受过痛苦吗?当新生儿到这个世上时,医生仅把一种毫无表情的目光投向这个新生儿,看他是否是活的;父母会用一种温情的和兴奋的目光凝视着他,用自我满足的心情欢迎他的到来;其他等待着新生儿诞生的人急切地欣赏他,赞美他,抚摸他。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个新生儿是受过痛苦的,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好好地休息一下。随着儿童的长大,他们在社会中是弱者,通常我们给予他们的是喜爱和同情,我们又何时真真正正站在他们的角度来了解过他们呢?我们为儿童着想并不仅仅是用儿化的声音和他们说话,也不仅仅是用温柔的语气和态度来对待他们,我们应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从小到现在,自以为读了不少书,读了不少好书,摘抄了不少好词好句,直到读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才算是明白,原来,这才是真的书,上面的每一句话,都能如入诗一般的境界,就像漫步在桃花源里,随着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对主人公有了更多地了解,她就是林徽因。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独具匠心的对联,出自金岳霖之手。我金岳霖爱上了才情女子林徽因。佩服金岳霖老先生,痴爱一生,对林,总是如若初见,默默付出,深情呵护了她一生。他爱得理性,爱得沉稳,爱得不动声色。如《在你身边》片子里出现的那一纸父亲弥留之际递过的人生的保单,也许你从未想用过,从未想流泪,却因了这出生之际就一直呵护你至今的这张保单而泪流满面…… 

你说,你愿生命单纯如茉莉,清淡如桂子。我说,我愿意像金老一样,对你如若初见,默默付出,爱的不动声色。 我爱你写诗的才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爱你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你以诗人的眼睛发现,坚硬冰冷的建筑物中蕴含着诗意和画意,更爱你对爱情的执着与冷静。我们的爱无法变成亲情,我无怨无悔,只有用我的一生守望你的幸福。徽因,我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爱,可以在风雨中为你撑起一片晴天;爱,可以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爱是林夏的“我爱你,与你无关”的隐忍,爱是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爱是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因为爱你,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是一本唯美的,充满诗意,温情的人物传记,当你打开这本书时,可以跟着作者白落梅,漫步在林徽因的时光隧道里,静静的欣赏她的聪慧,她的优雅;感受她和徐志摩之间纯真的爱情,和梁思成相濡以沫的温暖。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 

祝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拥有圆满的人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4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