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非《心经》导读

发布时间:2018-11-14 21:13:13

《心经》导读001关键词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与《金刚经》同属于佛陀的二时教法,同属于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2,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   Prajñā,俗语形态是Paññā;

佛陀认为我们凡夫无明所障,无明所障的后果是我们见不到佛陀证悟的真实,见不到真实,我们就造业,我们就轮回于生死,但佛陀同时还认为,我们这些无明所障的、轮回于生死的凡夫,其实内心已然还具有着可以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Paññā——般若。

因此,佛法的修行,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我们这些凡夫原本内心具有着的这种“可以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调动起来——打破无明,见佛陀证悟的真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趣向解脱了。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内容。

     波罗蜜多: pāramitā ,到彼岸,度;“波罗蜜多”的“多”一定随“波罗蜜”往前断,是梵文pāramitā词尾tā的音译,所以“波罗蜜多”是一个词。

大乘佛法的修行,概括起来,就是修六个波罗蜜多,就是“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在这六度当中,第六个般若度是核心,佛教里面形象地讲,没有了第六度,前五度为盲,因此这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多才是修行的眼目,是光明,是指引。

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是修六度,而般若度又是六度的核心。

     心:  Hṛdaya ,原意就是心脏,引申为要点、要义、核心内容,所以《心经》是讲般若波罗蜜多的要义、要点的。注:这里的“心”要和“心无挂碍”的心要区别开来,这里的心就是要点、要义的意思,“心无挂碍”的“心”citta可以理解为思想。

  《心经》就是讲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的要点、要义的,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是六度,六度的核心是般若度,而《心经》又是讲般若度里的要点核心的,因此《心经》这部经非常重要。

     经:

  佛教经典里能够称为“经”的经典,佛教徒认为一定都是佛说,但是佛说,也不一定是佛亲口所说,佛亲口所说的一定是佛说,有的时候是菩萨说,是佛的弟子们说,但是当菩萨们、弟子们说之后,对菩萨们、弟子们说的法义,佛陀印可了,那佛陀印可的菩萨说和弟子说等同于佛说。这部《心经》的经文的主体内容不是佛陀亲口所说,是一位大菩萨——观自在菩萨所说,观自在菩萨说完之后,佛陀印可了这位菩萨的说,因此《心经》所传达的法义,等同于佛说,这部经典属于“经”。

3,现在流传最广的《心经》译本是玄奘法师的译本,玄奘译本是节本,是节录,是略本,不是全本。下面,先依据现存的《心经》梵文本和几个对《心经》全本的翻译,把玄奘法师译本前面没有译的那段内容做个简略的介绍。

   《心经》全本依然是“如是我闻”开头。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

 《心经》法会的地点是王舍城的鹫峰山,鹫峰山也有人译作灵鹫峰,灵鹫峰是佛陀讲授二时教法,讲授般若法门的重要地点。

     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卽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

三摩地就是定。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 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觀見五蘊自性皆空。  至此,《心经》全本的序分结束了。下面开始就是这部经的正宗分。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 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 當觀五蘊自性皆空。 讲到这里,可以顺利接入玄奘法师的《心经》译本

4,玄奘法师译本;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玄奘譯本)

观自在菩萨:

梵文名字是avalokiteśvara,是由两个词组成:avalokita- īśvara

avalokita:就是看、观看的意思; īśvara:就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avalokita- īśvara,玄奘法师就译为“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深,gambhīrā

 照见五蕴皆空:

 空,svabhāva-śūnyā,svabhāva就是自性、独立存在性,śūnyā就是空、没有,svabhāva-śūnyā就是独立存在性没有,我们就译作自性空,或者叫做性空、无自性,还有一个用的更多的表达方式——无我。要观我们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都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

《心经》导读002关键词

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玄奘譯本)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对于凡夫而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修行次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

《心经》的这第一段经文的法义就是这个修行次第的第一个阶段——悟无我。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皆空”的空对应的梵文是svabhāva-śūnyā,自性空,自性是空就是无自性、性空、无我;第一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的自性是空,就是五蕴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悟无我

照,梵文vyavalokayati,就是观看、看的意思,但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五蕴的自性空不是拿肉眼看出来的,而是用般若观照出来的,所以玄奘大师译做“照”;

      五蕴: 是佛教里面对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的一种分类方式——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分为五种状态——色、受、想、行、识;

 五蕴的色和识,分别表征我们凡夫境界那种存在的纯物质的形态和纯精神的形态,色是纯物质的,识是纯精神的;

   中间的受、想、行就是当纯精神的形态与色法纯物质的形态发生作用的时候而产生的三种精神状态——受是偏于色的,是比较被动的;行就是偏于识的,是比较主动的;受是当我们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物质发生接触的时候一种单纯的被动的领纳,一种接受;想就是当我们内在的心识与外在的物质发生接触和作用的时候,在受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的精神活动,比如说联想、分析;行,就是当我们内在的主观精神与外在的物质发生作用的时候,在受和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那种非常主动地去做、去行为的心理活动;

五蕴之色与六尘之色,在名言所涵盖的范围上是有区别的;

  五蕴之色的色,就是有质碍的存在;

  五蕴皆空: 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无自性,无我;

  度一切苦厄:能够观照五蕴自性是空,就度了一切苦厄,众生的这些苦厄;

  凡夫不知道我们凡夫一切的存在其实自性是空,不知无我,还以为有我,这是产生我们凡夫境界一切的苦厄的原因;

  这一段经文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字的第一个层次——悟无我,从教理上讲,这一重境界其实就是权便中观四重二谛的第二重二谛的境界——缘生性空。

2,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玄奘譯本)

 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

 空: “照见五蕴皆空”的“空”对应的梵文是svabhāva-śūnyā,是自性空、性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空对应的梵文是śūnyatā ,译过来就是空性,就是以“空”为它的基本特征; “性空”和“空性”是两重境界;

性空是指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是让我们“悟无我”;

   而空性是指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以根本不存在为基本特征的,是让我们“证空性”;当然,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其实就是不存在,所以“性空”是可以在林论上推导出“空性”的;

   在佛法的体系中,既然安立了“性空”和“空性”这两个不同的名言,所以我们还是要体会“性空”与“空性”是表述两重境界,是表现两种不同的修行次第,“性空”是“悟无我”,“空性”是“证空性”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在法义上是有区别的:色不异空,色与空二边不异,这是权便中观的四重二谛的境界;四重二谛亦可压缩为一重二谛——世俗谛实有,胜义谛空性;五蕴在这就是对世俗谛实有的一种分类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世俗谛是五蕴,胜义谛是空性;因此在这一种境界上,世俗谛是有,是色,胜义谛是空,是空性,此时,世俗谛的实有和胜义谛的空性在此时我们的境界上是两个,是二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在权便中观的二谛上表达的境界。 

《心经》导读003关键词

1,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玄奘譯本)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五蕴不异空性,空性不异五蕴。

这是在权变中观二谛上讲中道——世俗谛实有(五蕴),胜义谛空性;

五蕴与空性不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五蕴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五蕴

这是从究竟中观的境界上讲中道——五蕴与空性根本不是两个东西(不二),这是在空性上从凡夫的角度讲中道,引导着众生去证空性。

2,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玄奘譯本)

 诸法:对应梵文是sarva-dharmāḥ,一切的法,也就是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自以为的存在。

空相:空对应的梵文是śūnyatā,就是空性;

 诸法空相:如果说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这一切法,还有什么相的话,这个相就是空性,也就是说凡夫境界上一切法、一切的存在是以空性为其相。

    既然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是以空性为其相,因此它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它既然是以什么都不存在为其特征的,因此这一切法原本就无生,一定无灭,因无生故无灭,这就是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垢,佛教里叫杂染、染污,净,就是清净。佛教认为,众生无明所障,因此造业,因此轮回于生死,这个生死就是垢,就是染污;由于众生轮回于生死,而众生又感受生死中有种种的苦难,因此佛陀安立了一个名言叫涅槃,涅槃就是清净;所以凡夫心中就有了生死与涅槃的二边。凡夫境界一切的法以无生为其特征,也就是佛法讲到这一重境界,要告诉我们,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生生死死其实本然就是一场梦,如梦如幻,并不真实,其实压根儿没有什么生死,既然无生死之垢,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安立涅槃之净,因此不垢不净,生死与涅槃不二。

     不增不减:增减,首先可以理解为增加与减少,因为根本无生,所以无所谓增加和减少;增减,也可以理解为增益与损减,由于凡夫增益了,因此必然会损减,见不到佛陀所证悟的真实,如果凡夫压根儿不增益,其实也就无损减可言,不增不减。

     因此,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在究竟中观上讲中道,就是以彻底地泯灭二边,来引导众生远离二边见,所以这是究竟中观的境界。

3,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玄奘譯本)

     这个空对应的梵文依然是śūnyatā,空性。这个空性中,根本就没有五蕴,没有色受想行识。

     这是在究竟中观上又引申一步,在空性上从智者的境界讲,空性中根本就没有五蕴,空性中一丁丁点儿的凡夫自以为的存在都没有,这就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意味着什么?

     佛法安立空性这个名言,就是因为凡夫执著于凡夫境界为实有,到了这段经文,从空性上看凡夫境界的实有根本就是没有。如果这个实有是彻底的根本的就没有,因此空性的名言的安立其实也就没有必要了,因为空性的安立是对治凡夫的实有,既然空中没有五蕴,这一丁丁点儿的实有都没有,因此空性的安立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不仅五蕴没有,那个空性也没有了,这就是彻底泯灭了有、空二边而达到中道,这就是究竟中观的境界。这就是引导着众生去见实相。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也就是空性中根本就没有五蕴,就是对凡夫境界的彻底地解构、彻底地否定。

     下面又连续用了五套名言要告诉我们,空性中其实一丁丁点儿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存在都没有。

4,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法 ;(玄奘譯本)

     这叫做十二处。

     在佛教里面,安立了三套名言系统,或者是建立了三套对我们凡夫境界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的分类——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

     六根就是描述我们凡夫的内在的主观的心识活动;六尘就是我们凡夫内在主观心识所对应的外境。

     空性中没有五蕴,也没有十二处。因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5,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玄奘譯本)

     这是讲十八界。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

     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根本没有。

6,“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没有五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无十二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无十八界;

     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空性中没有五蕴、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在空性中,反复境界上的一切存在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都没有。

     根本就没有有,其实也就没有了安立“空”的必要性——因无有故无空;因无实有,故无空性——这是彻底地泯灭了有空二边,而引导众生去远离二边,这就是引导众生见实相。


《心经》导读004关键词

1,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玄奘譯本)

     空性中没有五蕴,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也就是在空性中,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存在一丁点儿都没有。

2,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玄奘譯本)

     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空性中凡夫境界的存在没有,那佛陀说得法有没有?

     这段经文说得是没有十二因缘(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十二缘起)是佛陀证道以后给我们讲得法。

     佛陀用了十二缘起的模型,安立了十二个名言给我们勾画出了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十二缘起可以分为三组去理解

第一组:“无明”和“行”

第二组:“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第三组:“生”“老死”

首先看第二组八个分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这八支其实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描述,这八个又可以分为两组——“识”“名色”“六处”是第一组,描述的是在胎里的状态;“触”“受”“爱”“取”“有”是第二组,描述的是从胎里降生之后的胎外的状态。

  “识”就是一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入胎、投胎,由这个“识”的作用在胎中就有了“名色”(色就是胎里的物质状态,名就是胎里的精神状态),“识”缘“名色”;进而“名色”缘“六处”,“六处”其实就是“六根”(我们出胎以后我们众生与我们自以为的我们心识之外的世界的接触的六个窗口),当这“六处”具足了,我们就从胎里出来了,出来之后首先是“触”;“触”就是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触”要缘起“受”,就是随着我们在这世界上的生长,不仅有了这种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且有了一种苦乐的这样一种对世界的领纳,有苦有乐了,感受就掺杂了主观的心识的因素;进而“受”缘“爱”,这个“爱”就是在“受”的基础上,我们内心又生起来了对我们乐的那种感受的喜爱,对于苦的那种感受的憎恶,这就是“爱”;有了喜爱与憎恶的分别,进而“爱”就缘“取”,“取”就是执取(对喜乐的占有、抢夺,对苦的憎恶和抛弃),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行为;这个“取”就缘“有”,我们对于喜乐抢夺和对于憎恶的苦的排斥这些种种的行为结束了,但这些行为产生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就是Karma 业力,这个有就是业力,就是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业叫有呢?有就是存在,梵文叫bhāva,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无形的业力驱使着我们,又会感生来生的下一世的存在。

     这十二缘起中间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一生的描述。

     有之后,这种无形的业力继续驱使着我们,当我们这一生死亡以后,那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再一次去投胎,“有”之后又回到了“识”,又一次的“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之后又再一次去投胎,这就是“识”。

     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状态的描述。

     业力不随着这一生的死亡而消失的,这种无形的业力会感生下一世的生命的存在,因此我们将这种业力叫做“有”。

      第一组“无明”缘“行”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因上的解读;因为众生的“无明”,“无明”导致的“行”,“行”就是“受”“爱”“取”,而“受”“爱”“取”就一定缘起“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是不随着死亡而消亡的,因此要“感生后有”,也就是要成就我们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因此中间八支这个生命轮回的原因就是“无明”,是“无明”缘起的这种种的“行”,这种种的“行”产生了业力,而业力而导致了我们轮回不已;

   第三组“生”缘“老死”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果上的解读;

   这十二缘起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概括起来是两条:

   第一,我们这些凡夫之所以无休止的轮回不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明”;

  第二,佛陀之所以用这种缘起的模型来描述我们的生生死死,用这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这样一种形式来描述我们生命的轮回过程,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在这里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过程只是缘扣缘的过程,只是一环扣一环地缘起的过程,在我们轮回不已的生命的背后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贯穿于我们的生命轮回的过程之中——凡夫的这个轮回过程是无我。


《心经》导读005 关键词

1,佛陀是用十二缘起来描述我们凡夫的生生不已的轮回生死的状态,十二缘起有两个要点:

第一,我们凡夫轮回于生死的这个轮回过程的背后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无我;

第二,导致我们凡夫生生死死轮回不已的根本原因是无明。

  十二缘起描述我们众生的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这是十二缘起的一面,我们叫做生死流转门。

2,佛陀讲十二缘起还有另一面,就是智者解脱的涅槃还灭门:

 要把导致我们轮回的原因、源头解决掉——无明尽(kṣaya,打破无明,毁灭无明)

     无明尽,导致

     行尽,导致

     识尽,导致

     名色尽,导致

     六处尽,导致

     触尽,导致

     受尽,导致

     爱尽,导致

     取尽,导致

     有尽,导致

     生尽,导致

     老死尽

     佛陀讲十二缘起是讲了两面:

 一面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描述的是我们凡夫轮回的生死流转的状态,叫“生死流转门”;

另一面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描述的是智者解脱的“涅槃还灭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玄奘譯本)

3,無苦、集、 滅、道 (玄奘譯本)

     苦集灭道就是四谛,佛陀证道以后,在人间讲得第一堂课就是四谛——苦集灭道

     苦,苦谛,生命轮回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苦,苦谛讲苦之相;

     集,集谛,苦的因,无明;

     灭,灭谛,涅槃;

     道,道谛,获得灭的方法和过程,修道;

     在空性中没有十二缘起,也没有四谛。

4,無智,亦無得 (玄奘譯本)

     智,正智,正确的智慧,就是般若,也就是能够证悟佛陀证悟的真实的能证的能力;

     得,就是般若所证的对象,就是诸法的实相;

     智就是能证,得就是所证。

     能证的般若没有,所证的实相也没有——能所双亡。

     空性中,没有五蕴,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没有十二因缘,没有四谛,没有能证所证。这就是引导着众生见实相。

5,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 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在空性中都是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佛所说的法——十二因缘、四谛乃至佛说的一切法——在空性上都是无;

     能证的般若、所证的实相在空性上也是无;

     一切都无,空性本身也就无了,所以“无所得”。

     这种“无所得”的境界,就是见道位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以这种“无所得”的境界,就是以见了道的境界,导致了下面的两个结果:

   第一: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Bodhisattva,意译就是觉有情,有两重含义——a,自觉,就是正在不断地、努力地寻求自我觉悟的有情众生;b,觉他,因为越觉越发现无我,因此发现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孤零零的所谓“我”的觉,“我”的觉就是众生的觉,离开了众生的觉就没有我的觉,因此即便就是为了我的觉,也必须以觉悟众生为手段和方法,因此觉有情的第二重含义就是觉他。

   这里的菩萨是指见道位之后的修到位上的菩萨,不是指资粮位、加行位贤地上的菩萨,而是圣位上的菩萨,是登地之后的菩萨。

   正是因为“无所得”的缘故,这些登地的菩萨们就依照这个甚深的般若波罗蜜法门的修行,结果就是“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这个“心”和《心经》标题上“心”不一样,citta,这个可以讲是众生自己的内心;挂碍,avaraṇa ,障碍;心无挂碍,登地之后的菩萨心里再也没有什么障碍了,因为已经打破了无明;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因为打破了无明,再也没有无明的障碍了,因此就没有了恐怖(在没有见道之前,众生是有很多恐怖的,比如说a对生死的恐怖,害怕生死,b作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证空性的时候是有恐怖的)

   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是凡夫见,佛陀看我们凡夫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正好相反;梦想,佛陀看我们凡夫就如同在大梦之中,而凡夫在梦中还不觉得是梦,执着于梦中的虚幻为实有;见道之后,在修道位的菩萨,就远离了凡夫的颠倒见和梦境;

 究竟涅槃:究竟就是niṣṭha,最终的,最终的涅槃,权且安立了一个名言——无住涅槃;

 第二: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

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切的佛,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因此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导读006关键词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由释迦牟尼的杰出弟子舍利子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提问——如果有人要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云何修行?

 观自在菩萨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六段,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第五段:

 第一段,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是自性空)——悟无我,资粮位境界的法。

 第二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空是空性)——证空性,讲给资粮位和加行位众生的法。

 第三段,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声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见实相,讲给加行位和见道位众生的法。

 第四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所得,是见道位的境界;这里的菩萨是见道之后的登地菩萨。这是讲修道位的法,是给登地菩萨说得法。

 第五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讲证道位。

   以上五段就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修行次第,而且覆盖了大乘佛法修行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心经虽短,但体系严整,次第分明。这是心经非常殊胜的地方。

2,第六段,观自在菩萨讲了一个mandala、真言、咒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 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 僧婆訶 (玄奘譯本)

大神咒:mahā - mantra,大咒子。

大明咒:mahā -vidyā-mantra ,非常光明的咒子;可以打破无明的咒子。

无上咒:anuttara- mantra,这个咒子是可以成佛的。

 无等等咒:asamasama-mantra,无与伦比的,不可等同的,这是对这个咒子非常高的赞美。在《大般若经》中对这个咒子有个赞美——一切咒王。

 oṃ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bodhi svāhā

3,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本)

   这是观自在菩萨的总结,怎么样修学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上面那六段内容去修学。到这里,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提出问题的回答结束。

4,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 “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廣本)

 这是佛陀对观自在菩萨前面一大段谈话的印可。

  经都是佛说,但并不一定每句话都是佛亲口说,可以是菩萨说、可以是佛陀的声闻弟子说,只要佛陀对他们的说法印可了,这些话就等同于佛说。

 到这里,《心经》的主体内容结束了。

5,時世尊如是說已,舍利子,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廣本)                                                                     

于晓非《心经》导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