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交流

发布时间:2011-12-19 16:25:37

我的交流弱点——眼神

眼神交流处于人际交往的重要位置。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总是以眼神交流为起点。大家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两人相遇大多是目光首先相遇, 所以眼神交流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故有所谓眉目传情。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提供重要的社会和情感的信息。

眼神交流,这听起来似乎和人与人之间交流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事实证明我是错的。

为什么选择眼神交流作为命题恐怕与我自己的一些小经历相关。进入大学里加入过话剧社。有一次有场比赛任务,还未进行任何训练的我们不得不抓紧时间临时抱佛脚。在一个叫专业的学长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短时间的表演训练。一次在训练过程中,被分配了一个角色,由于需要大量情感及语言交流,所以自己有些难以把握,在表现时又加上不适应公开表演的气氛,所以头一直低着看着地面,偶尔抬头也是一扫而过。结果可想而知。训练结束后学长要求大家留下总结一下,除了一些表演技巧及剧情不熟的毛病以外。他指出了表演话剧最重要的一点:交流。演员之间的交流,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而交流除了语言、肢体动作以外还有最重要的是眼神。

表演毕竟是表演。但生活中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中同样很重要。一次网上看到一个公司招聘广告,作为大学一年记得我当然是还没有能力去胜任一份正式入职工作,但是本着一颗勇敢的心和尝试的心,我还是打扮一番径自孤身前去了。到了那以后,等候期间,我拼命复习着早上网上查的求职者面试中注意事项并回顾了以往经验(电视上、老师口中)。轮到我以后,房间里等候我的是一位女性大概20-30岁之间。一番自我介绍之后,我们边交流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因为心虚还是一直以来都不敢和别人正面交锋,总之十五分钟里,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看着她的手在与她交流。最后她有些生气地对我说,既然来找工作就应该认真对待。见她有些生气,我就急忙跟他道歉,表明自己来意。互相望了一眼后,她调整几秒后对我说,年轻人是应该出来走走,不过以后不能把这种场合当游戏。我辩驳自己是很认真对待这件事的,并不存在什么游戏心理。这时她这么对我说:“那我不得不提醒你以后要注意一点,在以后这种场合,首先要诚以待人,其次和人交流要认真看着对方,这是一种尊重,一种礼貌。”

这两次经历确实让我对眼神交流这一平时未曾注意的地方格外在意,虽然目前任然很难做到正视他人目光,但一直在努力。

正是因为眼神交流的重要性,所以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结果我发现眼神交流确实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大部分人往往忽视了眼神交流的重要性。

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查阅,我发现眼神交流所涵盖的研究范围着实很广。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日常交流,在商务礼仪中、演艺表现形式中、犯罪审问中甚至在家庭感情维持、幼儿成长教育中都有所作用体现。譬如一份调查研究显示的那样:1985年的研究发表的《儿童实验心理学》表示,3个月大的孩子相比在成为别人视觉对象方面反应有点迟钝。1996年加拿大研究36个月大的婴儿,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成年人目光接触得转移,婴儿面部表情的微笑也随之降低。英国《认知神经科学杂志》一项研究数据显现进行父母直接的目光接触能更有效的使婴儿脸部认知识别能力提高。另外其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成年人的目光直接影响婴儿的直接凝视。沟通时注意一个人的目光的方向可能显示给他人,他的或她的注意力所在。最近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目光接触对新信息的记忆和促进回想和更有效率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眼神交流存在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充分运用。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是难事,难的是你怎么去运用它。而这时需要技巧的。

目光属于表情范围。各种表情中特别是眼、眉、嘴等形态变化为他人注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语言,要注意别人用眼睛说话,通常目光的交流总是在先。因此,目光要尽量让别人看起来柔和、友好。目光受情感制约,人的眼睛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和微妙,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情感,目光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大家都有经验,但凡是遇上炯炯有神的目光,总能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相反的,目光呆滞麻木,则给人以疲惫厌倦的印象;而目光凶相毕露,交往必然难以持续。 与人见面时,不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不论是偶然相遇还是如期约会,都要首先睁大眼睛,目视对方,面带微笑,显现喜悦和热情。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就要凝视对方,目光长久交流。

另外注意与人交谈时,不要不停眨眼,不要眼神飘忽,不要怒目圆睁,不要目光呆滞。其中最忌讳目光闪烁,盯住对方或逼视、斜视、瞟视。这容易使对方产生不信任感。理论上科学研究表明注视他人时,应以对方面部中心为圆心,以肩部为半径,这个视线范围就是目光交流的范围。与人交谈应始终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很尊敬,对话题感兴趣。左顾右盼,表示不感兴趣。不看着对方说话表示藐视,或者心不在焉。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目光应做出及时恰当的反映,或喜,或惊,用目光会意,使整个交谈融洽和有趣。交谈结束时,目光抬起,表示结束。道别时,目光表现出惜别。当然了遇上实在无聊的没内容的,我们大可直接提出,不必强做表情,毕竟长时间的凝视及眼神变化也是相当考验人的精力的。倘若是在集会场合,演讲之前,要用目光环视全场,这表示“请注意,我要开讲了”。另外还要学会注意时刻保持与观众交流,这与舞台表演有相似之处。

说了这么多的眼神交流方面的技巧,但所讲都适用于公共较为普遍的场合。所以这里要做些提醒,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地球上有230个国家,2070个民族,近70多亿人口,最主要的宗教就有三种,所以面对这些复杂的基本情况,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其中的差异及冲突。其中眼神交流在伊斯兰教信仰中比较的要求严格,穆斯林信徒的目光通常除了他们的合法家庭成员伙伴不去关注最初异性的脸和眼睛,通常是为了避免唤醒潜在的欲望。年轻或成人与异性淫荡的眼神接触也被禁止。这即是说,在男人和女人的目光接触只允许一两秒钟。这是一个必须在大多数穆斯林学校遵守的规则,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在课堂教学、法庭作证和女孩结婚事被允许的。如果存在以上几种情况,它也只被允许在总的原则范围内:“不能有性幻想”的眼神必须纯洁。否则,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可以被视为“邪恶的眼睛”。

  在西方文化中,这可以解释为“shifty-eyed”,(又称“缩骨眼”)字面翻译表示躲躲闪闪,不可靠,不可信赖的眼睛。而在判断一个人时常因为“他发表意见时不看着我的眼睛”为由,就像“shifty-eyed”,可以导致怀疑就个人不可告人得意图或思想企图。另外,西方文化一直倡导人交流时,眼神互相对视,是表达一种尊重、重视。所以世界主流现代商务礼仪也是遵从西方商务礼仪为标准。

此外,西方人感情更容易外露,更佳表现的热烈,所以说是眼神交流到不如说是情感的交流。这就极大不同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及东南亚国家的人了。在许多地方文化中,如东亚和尼日利亚,不直接对视占主导地位的人,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对于我自己,直观的讲,自己属于那种含蓄有些微微怯弱的一类。在平时与人交流中,没有直视对方的习惯,这恰恰反映了我在交流中不自信的现状,而对于种不自信,正是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今后一段时间要尽量多与人交流,毕竟从实践中,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

一个合格的听众,或者谈论者,要学会用你的眼神去诉说去倾听。

眼神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