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之“南谯”一名的来历

发布时间:2015-12-27 14:46:37

滁州市南谯区之“南谯”一名的来历

——张如奇

安徽省滁州市设有两个区,一个叫琅琊区,一个叫南谯区。琅琊区辖区基本为滁州城区范围,因城区西南琅琊山而命名。而南谯区辖区则是原滁县辖区范围,以“南谯”二字命名。“南谯”二字对外地人不熟悉,对生长在滁州的本地人也同样陌生。滁州市南谯区之“南谯”一名的来历多数人一头雾水。

清康熙十二年修《滁州志·卷二·建置沿革》载:东晋,地侨置谯。宋,地属南豫州,曰南谯。梁,以徐州之北谯,为南谯郡

清光绪年修的地方志《滁州志·舆地志·沿革》卷,对“南谯”地名这样记载:梁为新昌郡治。大同二年,立谯州。太清三年,入东魏,寻入北齐。

《魏书·地形志》:“谯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新昌城。”是梁谯州即治新昌矣。

《寰宇记》谓:“梁立南谯州于桑根山之西,齐天宝三年,始移治新昌。”盖误以南谯郡为南谯州矣。萧梁初置,第曰谯州。及陈于盱眙立北谯州,始以此为南谯。诸书或追称之。

《通鉴纲目》:梁太清三年,东魏取司州。陈为新昌治,兼南谯州治,太建末入北周

两志叙述前后不一。前志太过简略;后志遴采古籍,断章取义。使人知其为“南谯”,不知其何以为“南谯”。

查阅历史,滁县辖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均为滁州,治清流县。这很好理解,滁河和清流河为滁州境内两条最大的河流。以两大河流命名地名,是中国古代以山水命名地方的一贯做法。滁州为皖东丘陵地带,境内无雄奇的高山大川,而滁水与清流水,则是滁州境内亘古未变的两条最大的水系,用它们命名地方最为贴切。

隋唐以前,秦、汉、三国,滁州虽有人口居住,但地处偏僻,山水人稀,地方几无政治。唯属古扬州郡治,古“棠邑”(南京六合县)或古“椒国”(全椒县)治。直到西晋末年,琅琊王出“涂中”(滁州),建元东晋,定都于建邺(南京),滁州境内开始有城郭、地名,故事始见于史册。

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羌、羯胡、鲜卑、匈奴、氐不断内迁,同时参与长达一十六年之久的西晋“八王之乱”。中原地区人民生活受战争影响,苦不堪言。而以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统治的,以建邺(南京)为政治中心的,扬州(江苏与安徽部分地区)、湘州(湖南省境)、江州(江西九江一带)、广州(广东省境)、交州(广西梧州周边)等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未受战争影响,相对较为安定。因此,西晋王朝的官僚、富族、大户,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弟安插到南方做地方官吏,为日后南逃做准备。

西晋灭亡以后,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王朝,北方大批富族、大户纷纷举家南逃。随同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的家族、部伍、佃户、宾客、荫户以及同乡同里的人。史称这次大规模南下徙迁为“永嘉(公元307——313年)南渡”。《晋书·王导传》载:“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这些人中的中下层平民,为了不受外来势力的欺辱,或者逃避国家劳役和税赋,之前早已将自己的户口安插在富族大户的名下,情愿做他们的奴隶,以便得到他们的庇护。此时随他们一同南下,形成了当时一户南下千家跟随时代特征。据史料记载,当时有官方登记户籍的就有七十多万人。那些跟随地主富族作为大户奴役的人口,未做登记的,就不知其数了。为此,南方人口一时激增。

他们来到南方以后,依然按照过去在北方的生活习惯,绝大多数仍然按照宗族、乡里抱团聚居在一起。

东晋政权成立伊始,尚不稳固,为了拉拢、安抚这些南下富族大户,维护这些乔迁南方富族大户的利益,对于上层社会的地主官僚、富族大户,如王(王导、王敦家族)、谢(谢安、谢玄家族)、袁(袁湛家族)、萧(萧望之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一律采取免除劳役免征税赋的政策。同时,在这些侨人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与侨人的原籍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行政机构,使他们安定南方生活,依然享受过去北方曾有的特权。而在那些北方原来的州、郡、县地名前冠“北”字加于区别。

侨置郡县本来是为了拉拢官僚贵族,是个临时政策。后来,由于侨人在南方政权中拥有的特权,他们为了占有更多的土地、山泽,会经常流动,居处并不固定,致使侨置郡县也常常随之而改变。这就造成同一地区往往聚有北方几个郡县的侨人。《宋书·诸志总序》载:“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据统计,仅在今江苏南部一带,就有侨郡三十三,侨县七十五。这些复杂情况不仅造成地名与户籍混乱,东晋的财政收入也大受影响。

到了晋成帝时期(公元325——342年),东晋王朝意识到侨置郡县及南迁侨人特权给国家政治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开始废除侨置,逐步将侨人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由于这些措施涉及到上层社会的根本利益,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此,这一措施一直持续到东晋灭亡,并延续至以后的宋、齐时期。

刘裕颠覆东晋,建立宋以后,严格清查世家大户隐藏的户口;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富族大户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和取消。未能取消的,如今天镇江、常州一带侨置的“徐州”、“兖州”、“青州”,则在地名前加“南”,改为“南徐州”、“南兖州”、“南青州”予于区别。

“南谯”这一地名正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产物。

“南谯”二字为“南”和“谯”组合而成。“南”指的是南方,“谯”则是指的原东晋侨置地名。东晋以前北方的“谯”地,指的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周边。而今天的南谯区所在地,东晋时期并没有地名。西晋末,北人南下,北方谯地的人来到该地,东晋政权在该地侨置“谯”州。南北朝时期的宋代改名“南谯”州。这才是“南谯”地名的真实来历。

清康熙年修的《滁州志》与这一历史事实基本一致。而清光绪年修的《滁州志》称“梁,大同二年,立谯州”则抄录古籍,有传讹之嫌,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南谯”这一地名的来历,说白了,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对于本地人来说,除了有这么一段混乱复杂的历史事实,没有其它特定的含义。在当时政权处于初创的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在南方侨置大量的北方地名,其实也是出于无奈的临时之举。我们今天重新启用“南谯”一名,是要人们不要忘记这一段历史?还是本地没有更合适的地名?或者,到底有怎样的用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20151223稿

滁州市南谯区之“南谯”一名的来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