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赏析

发布时间:2019-11-07 19:12:31

宋诗《过零丁洋》赏析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宋代是我国哲理诗的集大成时代,注重"理趣"是宋代诗歌的重要特点."理趣"这一概念是由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的说法由宋人提出不但和宋代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也有它悠久 的历史渊源.因此,可以这样说,宋诗注重"理趣"的特点正是对我国古代诗歌中"理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哲理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趣”是一个既古老却又富有生命活力的审美范畴,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历经后代文人的辛勤浇灌,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生发于中国诗学的话语体系中,对后世文人的审美观、鉴赏思想和创作技巧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致力于纵向简单梳理“理趣”范畴的审美历程和其审美特征,以宋诗为文本具体论证“理趣”与宋诗之间的关系,力图由理趣之思捕捉到中国文论“理趣”范畴深层的意蕴。

宋诗“理趣”的特殊文化背景决定了“理趣”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它对文学实践和文学鉴赏活动的开展也有很多借鉴意义,正是由于“理趣”的审美特质,宋诗成为能够与唐诗媲美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全诗如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熟读经书,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单薄,战争频繁,从从度过四年光景。总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颔联: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这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漂泊无根的水面浮萍。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当时社会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伤怀之情。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般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身世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颈联:在惶恐滩头诉说自己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伶仃,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两次难忘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自己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用惶恐滩河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一问一答,由现在过渡到将来,由残酷现实到人生理想,表面自己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誓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名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名族气节。整首诗格调沉郁悲壮,正气浩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而奋争,其力量胜过百万雄兵。

文学是社会的反应,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相应的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宋王朝为了加强其政治统治,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思想统治,文人志士把安社稷、济苍生和建功立业、忠义名节看成是人生的目标和精神追求,并把这种思想从不同角度反应到诗中,形成了宋诗言理的个性特征。为宋代诗歌审美特质的精华,“理趣”使得宋诗焕发出了别样的风采。本诗作者文天祥就是诸多志士中的一人,饱含以天下为己任的深情,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感。

过零丁洋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