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5

发布时间:2019-09-20 09:46:08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一)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1.7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升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3.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教科书相关内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课时

【预期目标】

目标一:以古代杜甫的《春望》、近代南京大屠杀视频和杨靖宇将军事迹,突出爱国主义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情感上引导学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国家利益为重。

目标二:以钱学森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准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目标三:明确国家利益就在我们身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至上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际行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任务分析】

要达成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目标,要基于“爱国”情感,深层次挖掘关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认知过程的内在逻辑。从爱国的道德认知入手,把“国家利益”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衔接,让学生感受国家利益与我们是零距离。具备这种零距离关系,学生才会感觉到国家利益不是未来的事。最后,链接十九大报告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与祖国发展共命运。

【起点分析】

知识起点:具备爱国的碎片化知识。具相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水平起点:具备辨别的技能。初步具有反思的水平。

态度起点:经过长期学科学习,具备爱国的情感倾向。

(二)教学活动

【教学策略】

以“爱国主义”为课堂核心,倒序的方式处理教材内容,先明确国家利益的至上,再回归到学生个体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过程】

七、知识图

八、合理使用教材活动素材,发挥其启德导行功能。

新教材活动素材丰富,其重要功能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如何使用活动素材成为日常教学难题。如果完全按照活动素材演绎教材内容,则出现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尴尬局面。于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一例到底”的策略普遍存有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但是,有些教学内容难以用“一例到底”的策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活动元素。

本框题的设计,是基于“合理使用教材活动素材”的思路实行设计的。

设计中使用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素材,这个素材来源于教材本身,但是又对教材的角度实行了取舍,重点突出抗日英雄杨靖宇为争取民族独立为国捐躯的事迹,加深学生对“国家利益有时候需要牺牲生命”的理解。教材的活动素材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整体,学生作为认知的个体,更加适合从英雄人物个体身上吸取完善人格的营养,更适合从对另一个个体行为的中引起反思,其启德导行的功能更突出。同时,问题“你在革命先烈们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也是以教材设问蓝本的。

设计中“钱学森的事迹”是以教材“钱伟长的事迹”为蓝本,重新设计。原因是,对钱学森与钱伟长两人的认知中,学生对钱学森更熟识,更符合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材的活动素材是以静态的形式表现,但其思想品德的导向却是动态的。所以,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使用素材,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活化素材。我们要增强对教材活动素材使用的研究,对教材活动素材实行广度与深度的思考。所以,合理使用教材的活动素材,也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其启德导行的功能是很明显的。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