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9-01-28 17:28:32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请你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你能给出一个答案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中很多观点和毕淑敏《我很重要》的观点是一致的,阅读下面的《我很重要》的片段,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答案:
    14.成为你自己。
    15.略
    16.示例:不随波逐流,坚信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17.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我们就是整个世界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2009年第1期,略有改动)
    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0.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
    11.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3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
    阅读理解答案:
    9、(2分)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正在长得越来越像。或: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
    被追加人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10、(2分)①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人侵。②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11、(3分)结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分析:把“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无从致书以观致(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
    (3)色愈恭,礼愈至至(4)邻舍有烛而不逮逮
    1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
    [甲][乙]
    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4分)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2分)
    阅读理解答案:
    18、(4分)(1)得到  (2)请教  (3)周到  (4)及,到  
    19、(3分)C  D  
    20、(4分)(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21、(2分)[甲]抄书求师  [乙]偷光佣作  
    22、(3分)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
    23、(2分) “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2分)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2019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