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治疗心病?

发布时间:2023-10-13 21:39:02

古人:如何治疗心病?以前哪有这么多心理疾病?都是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吃饱了撑的!这种看法不光普通人有,一些心理医生也是这么看。他们的论据是——以前医学文献上可没有记载过这么多种心理疾病。其实,这只不过是概念更换的结果。无论是“心理疾病”这个大概念,还是象“抑郁症”这样具体的疾病名称,都是这二十几年才普及开来。如果说以前没有这些词汇,就说过去的人没有心理疾病,那么政治学家便可以说古代没有阶级斗争,经济学家也可以说古代没有通货膨胀,貌似这两个词古代文献里都没有!用什么词并不重要,发生过什么事才重要。中国古人普遍存在着心理疾病,只不过中医将它们称为“神志不安”。其症状包括心悸、惊恐、失眠、烦燥、不由自主以至颠狂。可以发现,大部分看似时髦的心理疾病的症状都包含在其中。古人早就有心病。中医也早就总结出相应治疗方法,只不过不叫心理治疗,统称为“安神”其实,“心理疾病”只是个现代医学的概念。在古代,人们并不分什么“心理疾病”“生理疾病”,一直认为它们在互相影响。中医认为,人的每个内脏都主导着一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有心藏着“神”,肝藏着“魂”肾藏着“志”神志不安与这三个器官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的方法也要围绕着它们来进行——补肝、补心、补肾中医主要的“安神”方法分为两类,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前者主要适用于多梦、失眠、神情恍惚等症状,类似于现代心理疾病概念里的抑郁症、焦虑症。中医认为这是心肝血虚,心阴不足所至,宜补。在治疗上,中医多选用酸枣仁、首乌藤、柏子仁、五味子、麦冬等药物。著名中药“天王补心丹”就是专门养心安神的药,可以看成古代的心理药物。重镇安神针对烦燥、易怒、狂妄等症状,类似于心理疾病中的轻燥狂、循环性心理障碍、癔症,以及某些精神病症状。中医认为这是阳气躁动引发的病,宜镇。多选用龙骨、牡蛎、朱砂、琥珀、珍珠等金石类药物。
中医的这些经验被现代医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特别以养心安神为主。象“安神补脑液”就来自中医配方,只不过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不再认为“心主神”,所以用了“补脑”二字。酸枣仁经检验也确实包含着对抗失眠的有效成分。所以被开发成复方枣仁胶囊。而重镇安神法由于使用大量矿物质药物,有效成分不明,毒性大,且不利于胃肠消化,很少被现代医学延用。中医对心理疾病的另一大贡献叫做“情志相胜法”。纵览世界各国古代医学,均未有类似的论述,即使现代心理治疗中也没有对应的方法,堪称中医的独门功夫。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由五脏中的精气变化产生,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脏器。心对应喜,肝对应怒,脾对应思,肺对应忧,肾对应恐。中医又有个五行相克的理论,认为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于是中医便认为喜可以胜忧,忧可以胜怒,怒可以胜思,思可以胜恐,恐可以胜喜。任何一种情绪如果占压倒优势,令人失控,产生病症,便可以请出它的天敌来克制。情志相胜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华陀书信痛骂郡守,令其恼怒,“吐黑血升余”,疾病随之痊愈。这位郡守因为忧思过度,抑郁成病,华陀利用的便是“怒胜思”的规律。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印证了情志相胜的规律。范进苦读多年,一朝中举,兴奋得满街跑,属于大喜过望。人们请出他的老丈人打了他一耳光,才让他安静下来。这就是“恐胜喜”的道理。现代生理心理学确实证明,情绪是自主神经反应的主观体验。虽然中医对不同情绪在器官上具体定位并不正确,但情绪也确实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变化直接相关,测谎仪便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不过,尽管常识都说明,不同情绪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但生理心理学家却没有就此进行过研究。心理医生也是直来直去地对付一种情绪问题,认为它过多,就给它做减法。比如患了抑郁症就给开“百忧解”患了焦虑症就给开“奋乃静”。情志相胜法显得更为辩证和灵活。当然,在今天,医生这个身份可能也给运用情志相胜法带来了障碍。已经有一些人因为买彩票中了大奖,喜而入狂,进入精神病院。医生们可以制造恐惧情绪进行压制吗?估计做不到,那不符合医生的准则。

古人如何治疗心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