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发布时间:2013-04-23 19:52:49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论文提纲

题目: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论点: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诗歌之所以有永久的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与他的爱国思想是分不开的。

正文:

一.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雄奇之笔,使祖国山河更添色彩。

二. 李白关怀祖国命运,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情民之疾苦,并 且急切希望为国效力。

三. 把爱国放在忠君之前,敢于在诗歌中揭露,讽刺,批评皇帝为首的昏庸腐败的统治集团。

参考文献

童一秋 《中国十大文豪全卷·李白传》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王琦 《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1977年版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补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葛剑雄 《千秋兴亡·盛唐气象》 长春出版社 2004年版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着一颗执着的爱国之心。一方面通过浪漫主义笔调和抒情手法深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另一方面,终生不肯与害国的权贵合作,反对那些祸国殃民的权贵。诗人对权贵们腐朽淫乱生活的揭露,对反动黑暗政治的抨击,对对外侵略战争的鞭挞,是一贯的,是诗人爱国思想最现实、最集中、最深刻的表现。李白反对权贵是为了爱国,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报国、爱民以及对民众的同情的动机是李白反权贵的原动力,当李白报国之愿屡遭挫折和打击后,他便由憎恨权贵而发展为鄙视功名富贵。李白诗歌之所以有永久性的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与他的诗歌所体现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李白 诗歌 爱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行侠仗义。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在文学史上,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尽管是以浪漫为主调,其诗同时也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讴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山河。诗歌风格宏伟豪放,情感炽烈,笔力雄健,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另外,李白不愿像当时一般士人那样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这也就为他以后的政治悲剧埋下了伏笔,也注定了他的终身布衣。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的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他诗中所反映的强烈的爱国情结。

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颂。诗人雄奇之笔,使祖国山河更增色彩

李白约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他又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可以说在这十几年间,李白游遍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如峨眉山、匡山、庐山、黄山、泰山、黄河、长江的雄姿美景在诗人笔下都得到描绘。如他的《峨嵋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坐小船从清溪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是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总是被两岸的高山所遮住,使诗人思念无比。那秀美的景色,幽深的意境在诗人的笔下使读者向往不已。在《峨嵋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中,诗人又以更加昂扬的感情描绘了这种景色。

又如《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本是写天门山,不过下笔着力之处并不在山,因为天门山在李白看来实际上是被水冲开,而被一分为二中断了的山。由此使人感到长江之水的无穷威力,

①《李白传》 151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李太白全集》 441 中华书局 1977年版

生把天门冲开了一个缺口,从中间挤开一条通路,奔腾前行。读着这一句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长江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一切阻挡,勇往直前,面对这种形势,天门山不得不敞开胸怀,分为东西两扇,眼睁睁看到江水从身下涌过而又无可奈何。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是以怎样的豪情来抒写的。东去的江水,被大山截流,于被迫北折之时,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涛声,卷起了雪白的浪花。山水相依,你冲我挡,楚江开至此回,才形成了天门中断碧水东流的天下奇观。李白不仅象其它人那样,看到了江面上东西两山对立的静态画面,而且能够别具慧眼,从动态的角度来领略欣赏这幅惊心动魄的江山胜景,所以才会写出这不同凡响的《望天门山》。面对如画江山,在颠簸动荡的舟行中,李白丝毫不曾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相反激起了他万丈豪情,自己似乎成了天地间的主宰。随着船儿的航行,在视觉上天门山越来越近,可是在感觉上李白却认为不是自己的小船在缩小与山峰的距离,反而是屹立江边的两座天门山前来迎接自己的造访,这是何等的气魄!李白是从长江的上游千里而来,他把自己当成大江之子,别看我只是孤帆一片,但我是从日边来的,日边来三个字,具有千钧之力,一下子就使李白与眼前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等量齐观,相提并论了。再如《早发白帝城》此诗中,一是说地势,李白高居山顶,如在云中,正是朝霞满天的清晨。诗人从白帝城出发,顺江而下,为了显示长江东流过程中的落差之大,诗人突出了白帝城之高和一日千里的航程。

总之在李白的山水诗中,他总是以万丈豪情去赞美诸如长江、黄河、黄山、泰山这样的大山大河,这也充分说明了诗人对这壮丽山河的由衷热爱,流露出诗人的爱国情结。

二、李白关怀祖国命运、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情民之疾苦,并且急切希望为国效力

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就是历史上所称道的开元盛世。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国家的强大,鼓舞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望。

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事实上,在盛世的表面下,掩盖着许多政治上的弊端,首先是盛唐的边塞就已经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开元中叶,边塞就紧张起来,其主要的矛盾就是与吐蕃的矛盾。吐蕃早在唐太宗时就是边患,曾以文成公主和亲,之后高宗时薛仁贵两征吐蕃也未建功,这样,吐蕃就一直成为民族矛盾的中心。这一矛盾在李白的诗中也有反映,如《关山月》: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青海湖也就是对吐蕃的主战场,这样一个民族矛盾相持了百余年是应当寻求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单用武力是无效的,所以李白感叹:由来征战地,不

见有人还。可以想到边防靠的是实力,当时唐朝有六十万军队,其中有四十万放在边塞,这庞大的军队,军需供给都要来自民间,对于人民而言,沉重的兵役徭役就可见一斑了。

在边塞的问题上应当寻求除武力以外的其他方法,不然,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的这种局面就始终不会改变。到了天宝年间,开边问题就更加严重起来,特别严重的是加深了国家内部矛盾。一方面权臣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把持朝政:另一方面,随着人力物力的不断消耗,进一步拖跨了盛唐的经济。李白以一颗爱国的忠心,盼望祖国能够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也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喊出了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的警告。他说: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死,父子得闲安。

这是李白的和平主张,他强烈要求朝廷不能再在开边的政策上使人不得安宁。何时天狼死喊出了民众的心声。诗中一问一答,反映了诗人的和平主张,疲兵”“贤安”“可叹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如《古风》诗中: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①《唐诗鉴赏词典补编》 162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在这首诗中,劳师”“且悲”“安得都反映了开边政策对农业生产力的削弱,李牧今不在,边人似豺虎说明增长边将的野心,而事实上安禄山就是这样坐大,高秀岩也是。于是这所反映的一切都造成了以后唐朝的消逝,造成了安史之乱,可以说李白是最早认识这个危机的,他说要敢进兴亡言是实有所指的。

李白是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天宝十年,唐玄宗远征云南,据《旧唐书》所载:鲜以仲通,先以精兵八万,全军覆没,乃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兵……天宝十三载,杨国忠使李泌师十余万战于西洱河,又没,于是倾中国骁勇二十万南征。这样一个穷兵黩武的局面,破坏了民族团结,其影响严重程度都远过于石宝城之役,在当时,李白大胆的明确的针对着统治者指责了这个问题。在《古风》组诗中,李白说: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李白认为这样的战争完全是统治阶级的一批权贵们制造出来的,他强烈要求改变政策,在这首诗最后他悲愤的提出: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李白的和平主张始终是一致的、正确的,他看到了国家问题的严重,而自己又爱莫能助。他有《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无论是开边也好,侵入外族也好,都需要实力和军队。而军需、财力和兵源都只有来自民间。这里他已经不是站在关心国家命运的立场上了,他还深切的抒发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他指出连年的战争,已经使经济破坏到了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的严重程度。数斗玉都换不回一斗米,可以想见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苦了。而这不光光是生活的苦,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李白在《忆旧游诗怀》中感慨的说到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他还说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说明自己虽然不在其位,但还是不能不关心国家的大事。显然,面对祖国苦难的现实,李白丝毫没有消极退缩的意思。相反地,他只有更为勇敢的迎接这一战斗。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使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的的各种弊端都暴露出来,唐朝从此开始走向衰落。书载从安史之乱到乾元三年,全国人口从5288万锐减至1699万。可见,这场战争给唐代社会带来了多大的破坏。也改变了李白的人生。在这场战乱的始终,李白都是急切希望为国效力的。天宝十五年,李白入永王李粼幕,参加了平叛大军,但永王不听唐玄宗调遣,被朝廷视为叛军灭掉,李白也因此而获罪,被长流夜郎,成为朝廷的阶级敌人。但这并不能否认掉李白始终是爱国的,李白只是成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个牺牲品而已。且看李白诗《赠韦秘书子春》即是代表。

可见,李白初入永王粼的幕府,是想依次来成就他的功业,故以荐贤为己任,幻想着能通过永王来完成国家的早日安定和统一。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可见李白此时的报国心切和他的昂扬的斗志。此时的他是兴奋的,他在《别内赴征》中唱到:王命三征去来还,明朝离别出吴关。这是多么兴奋和豪迈的声音。在李白的存诗中最能体现他的急切报国之心的就数他的《永王东巡歌》第十一首,且看:

《盛唐气象》 64 长春出版社 2005年版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这首把李白急切渴望祖国安定的梦想十分成功的描绘了出来,一个一个把他的渴盼之情形象而生动的展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李白的诗中,随处可见他对安禄山的痛恨,对其进行严厉的谴责和无情的痛骂。如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衣冠献锋*,戎虏盈朝市”“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这里的豺虎戎虏桀犬指的就是安禄山。

从上述有关战争的诗篇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李白对人民疾苦的密切关怀。此外,他还有少数直接写人民生活的诗篇。例如在《丁都护歌》中就写了统治者为了营建宫室甲第,强迫人民开凿搬运,这首诗写人民在夏天挽船运石的劳苦,是深表同情的。另外,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也写的很动人: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里不仅真切的写出了农民秋作夜耕的劳苦生活,而且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深情厚谊的衷心感激。李白直接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他的诗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并不限于这少数诗篇。

总之,李白诗歌直接和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例如李白的《战城南》《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关山月》《北风行》等诗篇,就是诗人对唐王朝穷宾黩武,祸国殃民的血泪控诉和对苦难人民深切的关怀;《扶风豪士歌》《北上行》等诗篇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李白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也正是基于那层深深的爱国情结之上的。无论是对待开边问题上还是在安史之乱这样的环境下,李白的诗歌大都反映出他的那颗渴望祖国安定、统一,关心祖国命运,同情民之疾苦的爱国之心,常为大国犹的殷切之心,这是一种爱国情结,也是一种民族情结。尽管在安史之乱中因为从粼的事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但他的爱国之心却丝毫没有减弱。

、把爱国放在忠君之前,敢于在诗歌中揭露、讽刺、批判以皇帝为首的昏庸腐败的统治集团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左右,他曾一度抵达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公元742),因受玉真公主的推荐,被唐玄宗招入长安,供奉翰林。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唐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朝政,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批判现实的作品。

李白对于朝政的腐败和黑暗,他都看到了。在诗中强烈的反映了他的愤愤不平。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而深刻的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古风》第十五首中,他抨击当时远贤臣、亲小人的政治状况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在《古风》第二十四首中说: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纤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于虹倪,行人皆怵惕。

这首诗通过对中贵和斗鸡人的描绘,深刻讽刺了佞幸小人得势后的嚣张气焰。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极度愤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中说: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倪。

在以上两首诗中,李白都愤怒和直接的揭露了唐玄宗宠幸宦官和善斗鸡者,更有甚者,他曾对权歼指着鼻子骂:董龙更是何鸡狗!

总之,从上列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也是他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的真实写照。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不多敢于这样做的更不多。李白说了,也这样做了。这是他异乎寻常伟大的地方。这也是李白恨铁不成钢的患君意识,当然,患君的前提就是爱国。

综上所述,李白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无论是运用浪漫主义笔调还是现实主义手法,大都穿插了忧国爱民,歌颂祖国,热爱和平等如此般的思想内容,所构成的这些千古不朽的诗篇中所折射出的爱国情结为历代人士所景仰,李白不愧为爱国诗人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童一秋 《中国十大文豪全卷·李白传》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王琦 《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1977年版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补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葛剑雄 《千秋兴亡·盛唐气象》 长春出版社 2004年版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