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5 16:34:21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汪崟崟 张畅
来源:《艺海》2010年第08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它在民间艺术中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地位,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人民大众普遍的审美喜好。它被劳动群众所创造,又为劳动群众所享用,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中国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一、民间剪纸起源

        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讲述的就是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赐给弟弟叔虞,封其为诸侯的故事。至汉唐时代,民间形成以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女子鬃角为饰的风尚。至唐代,剪纸艺术取得更大发展,杜甫诗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剪纸招魂的风俗广传于民间。唐宋时期,民间还出现了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其制作过程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再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刮浆印花时使用的花版纹样采用的就是剪纸的技法(见图1)。这种方法被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达到鼎盛,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和变形夸张手法,体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我国民间剪纸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均有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北方剪纸简洁大方、粗犷奔放,南方剪纸精致、细腻、排列对称有序。具体而言,河北剪纸善于点色,山东山西剪纸淳朴稳重,广东剪纸善用金纸衬托,江苏剪纸剪工精细,福建剪纸形态自然,陕西、浙江的剪纸则是擅长边饰图案。地域性的特征体现在人物造型、刀法处理以及感情表达上,但是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就是质朴、纯真、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二、民间剪纸的题材

        民间剪纸反映了人们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夙愿,表现了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内容,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通常在题材上分为以下三类: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