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谚语及习俗-

发布时间:

1
冬至谚语及习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22日或者23日之间。

关于冬至节气的谚语: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关于冬至的谚语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台湾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阴过冬至晴过年。(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晴冬至,年必雨。(
1
冬至谚语及习俗

2
冬至晴,春节阴。(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打霜来年旱(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冬至谚语及习俗2


3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冬至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习俗吃什么?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3
冬至谚语及习俗

4
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冬至谚语及习俗 4

5
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西北地区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南京人有喝老母鸡汤的习俗,选取1年以上的母鸡,配上砂锅,可以加入蘑菇、枸杞、人参等配料,炖上数小时,黄油香气扑鼻,冬天养身极品。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5
冬至谚语及习俗

冬至谚语及习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