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_862

发布时间: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
人》
由马克?福斯特导演的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于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同名小说。电影以自然流畅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一个阿富汗少年背叛与救赎的成长故事,沉静温婉地剖析了风雨飘摇、战火蹂躏的阿富汗土地上人性的善良与残酷,忠实与背叛,挣扎与新生。小说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之子哈桑从小一起在喀布尔长大。父亲对阿米尔严苛,对哈桑关爱的态度让阿米尔嫉妒万分。尽管哈桑把阿米尔看成自己世界的中心,阿米尔还是嫉恨哈桑,把他当作争夺父爱的假想敌。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风筝而惨遭坏人施暴的时候,阿米尔懦弱地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袖手旁观。关键时候的背弃让阿米尔感到深深的愧疚与不安,他无法面对哈桑,于是最后栽赃他,让哈桑父子永远离开了这个家。不久,阿米尔一家移居美国,阿富汗陷入长年战乱,哈桑一家不知生死。20多年后,阿米尔从父亲的朋友拉辛汉那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灵魂的救赎,阿米尔回到满目疮痍、动荡恐怖的阿富汗,排除艰险把哈桑的儿子带到了美国。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背叛与救赎的故事。阿米尔从背

叛哈桑时的不敢担当到后来不顾千难万险救出哈桑之子的勇敢坚韧,完成了自己的心理蜕变与灵魂的救赎,最终建立了自我意识。
一、镜像中的虚幻自我
镜像阶段是拉康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拉康理论的起点,指婴儿在出生后618个月时在镜子中逐渐辨认出自己的影像。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了最初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认知过程。婴儿首次在镜子中看到完整的自己,露出喜悦兴奋的神情,对着镜子手舞足蹈。当他看到镜子中的影像有同样的动作时,会认为自己具备了自如地控制镜像的能力。婴儿在镜像前沉迷于自己的影像,但实际上他产生的只是意识的幻象和片段,没有完整和独立的自我,也没有实际控制影像的能力。然而,这种想象的幻象让这个时期的婴儿开始有了想要得到他人和外界承认的欲望。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是和他者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而这他者就来自于婴儿在镜中的影像。
缺乏母爱的阿米尔在童年时期是敏感细腻且怯弱自私的。他此时处于拉康主体建构理论中的镜像阶段。

婴儿对镜中的完美影像产生了虚幻的误认和认同,并他者的参照对应下形成了自我意识。哈桑就是阿米尔自我建构的他者形象。阿米尔首先在他者哈桑身上发现了自己,自我意识由此开始。他在镜中看到的哈桑是统一、完整的形态,他生性善良勇敢、淳朴敦厚、敢于担当,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钟爱。父亲从来不会忘记哈桑的生日,还特意为哈桑请来名医缝补兔唇。父亲的眼神里不时地流露出对哈桑的赞许与关注。这样在阿米尔眼中的不平等待遇让其心存嫉妒。他仰慕尊敬父亲,强烈地渴望着父亲的关怀与温暖,但是他天生顺从、柔弱的性格使他难以成为父亲心中豪放、坚强、硬朗的男子汉。父亲在与朋友拉辛汉聊天时说,阿米尔身上缺了某些特质,不像自己的儿子;而哈桑却很勇敢,每次邻居的孩子欺负阿米尔,总是哈桑挺身而出,保护阿米尔。哈桑就是阿米尔小时候镜中的他者,阿米尔把自己与镜中的影像哈桑等同起来,逐渐开始建立自我意识。他期望像哈桑那样坚强、勇敢,渴望得到他人和外界的承认,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然而这个意识到的自我一开始就不是真实的,它不过是一个虚幻镜像。阿米尔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想象的控制能力,开始有所期待,期待个性的成熟,期待社会的认可。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_86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