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物王安石:王安石变法

发布时间:2019-08-29 08:02:21

高中历史人物王安石: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治平四年(公元1067)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变法中,王安石建立了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新法内容如下:

  限制商人

  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

  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由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市易法

  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免行法

  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

  发展农业生产

  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青苗法

  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2/103/10归还谷物或现钱。

  募役法

  熙宁四年颁布实施。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北宋是一个年号比较多的朝代,所以发行的货币种类也非常多,笔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前前后后有三十多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鲜明的。

  因此,年号多,并不代表着每一个年号都有特殊有意义,或者说,并不代表每一年都发生了多么重要的事情。纵观北宋几十个年号中,有一个年号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讲,这个年号直接决定了北宋的政治格局与文化传统,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说到这里,我相信许多人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个年号,就是熙宁。

  资料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熙宁年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熙宁变法,也叫王安石变法。这个事情初高中历史书里都有,我在这里不作过多叙述。王安石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观点,变法持续了好几年,但最终却惨淡收场。列宁曾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很多人对王安石评价很高,黄仁宇先生就曾认为,王安石早出生了一千年。言外之意,王安石有着二十世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这是过誉之语。历史地看,始于熙宁二月的王安石变法,注定要走向失败,而且会将宋王朝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理由很简单,王安石变法的政策制定并非起于国家需要,其变法由头看起来也无比荒唐。宋神宗即位后,它向契丹、吐蕃与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派遣了一位叫孙坦的使者,并带了大量的礼物,希望这三个少数民族政权能够发贺信前来祝贺,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三个政权收到钱财之后,不约而同地装聋作哑,宋神宗等到花儿也谢了也没等到贺信的到来,这大大地扫了宋神宗的颜面。

  这种花钱买贺信的无聊做法是否始于宋神宗,我不敢说。但这却大大触怒了宋神宗,让他有一种难言之火。一方面,北宋确实不是这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对手,莫说三个少数民族政权联合起来,就算一个个的单打独斗,北宋也够呛;另一方面,宋神宗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偷偷摸摸的做派,根本上不得台面,你哪里有资格还去找人家理论?

  正因如此,宋神宗才决意变法以自强,但他没有想到,之所以会出现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紧张的局面,并非因为北宋积贫积弱,当时北宋GDP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远远胜于西夏与辽。之所以会被动挨打,是因为自宋太宗以来荒谬、错误与歧视性的民族政策使之然。不是用岁币换太平,就是异想天开地搞出生熟户这样的政策,长此以往,边疆怎么可能安定?

  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想法

  网友1

  一:两者背景不同: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势力不断增长,商鞅变法就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则是,北宋中期,由于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每年还送给辽和西夏"岁币",造成财政十分困难;增加赋税,土地集中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二:两者本质和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是封建制向奴隶制的挑战,其目的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制的改革,其目的是巩固封建制。

  二:两者内容不同:

  商鞅变法主要是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王安石变法主要是限制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限制他们的特权,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网友2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代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名益,字损之,曾任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王安石自幼喜欢读书,记忆力极强,受到过较好的教育。

高中历史人物王安石:王安石变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