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发布时间:2018-09-28 09:07:46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黄蘖禅师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句,从梅花本身来说,是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品格。引申开来,就是勉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须经一番奋斗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梅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名花,是我国历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诗经》中的《摽有梅》一诗曾提到梅的果实,但只是作为起兴,并非吟咏的主体。南北朝时代陆凯折梅赠驿使所赋的诗,梅花是作为一种表达友情的意象。唐宋时,梅花被赋予了高洁、不屈的品格,以梅花作为吟咏对象的诗词俯拾皆是。吟咏的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可谓是异彩纷呈。从林逋开始,咏梅诗词进入鼎盛时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元末明初的诗人高启,专门写了一组梅花诗,这九首梅花诗,首首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后来清代的张问陶复作梅花八首,足可以与高启这梅花九首并称双璧。清曹雪芹《红楼梦》里也有咏梅花的诗词,多从高启这组诗借鉴或脱胎。

  因为梅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凌霜冒雪而开,不与众芳为伍,所以人们赋予了它清高、孤傲、顽强、坚贞的品格;又因为梅花开在冬末早春,它首先占得了春先,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报春使者的声名,成了先知先觉的先驱者或酿时造势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

  历来咏梅花的诗词,写得最美又得其神韵的要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它把梅花的风姿神韵写到了极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落,梅枝斜横在清浅的水面上,如清瘦的美人临水照镜,有翩若惊鸿之致。“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香幽幽地飘动,不见其形就闻其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幽独超逸。其中“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独特的风貌,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这两个词最后便成为词牌名,足见诗人们对其赞誉之高。只是这两句诗并非林逋的首创,他除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之外,还借鉴了前人的成果,五代南唐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因为只有这两句,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缺乏感发的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便使梅花形神活现,也使得那两句“原诗”有了神韵。

  王安石也写过一首著名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著名的一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从很远处就知道那一树的白花不是积雪,因为有幽幽的香气一阵阵地飘过来。梅花的香气是从很远处传来的,然而诗人却很敏锐地觉察到,说明诗人善于发现,也表明了具有高洁品格之人的魅力之大,终有被发现被认可的一天。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却得不到实施,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有共通的地方。作者以梅自喻,准确传达出了自己的操守与主张,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梅花情

  折梅寄远人,以表祝福及思念。如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人与好友相隔遥远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诗人折梅的时候正好碰上驿使,就寄梅问候。“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没什么可以相赠,暂且送你一枝梅花吧。江南的风物何止万千,怎么会一无所有呢,其实,只不过眼前除了梅花就没有一样东西最能代表作者此时的心意罢了。作者此时在梅岭,眼前是开得正繁盛的梅花,于是,他对朋友的思念也全部都集中在梅花身上,因此便想到“聊赠一枝春”。作者用“一枝春”,来借代梅花,以一代全,耐人寻味,引人联想。“一枝春”象征春天的来临,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好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同时又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足见作者情趣高雅,想象丰富,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收到一枝梅花,想必一定明了作者的心意。后世宋之问也有类似的句子“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他想象明天清晨登上岭头的时候,可以再望忘家乡,还可以看看岭头盛放的梅花。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折梅寄远人,以表达相思之情。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开篇就是“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初春时节,女子见到梅花开了,就回忆起以前和情人在梅树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去西洲折一枝梅花寄给江北的情人。由见梅到忆梅再到折梅,是女子感情的发展脉络,对于她来说,这梅花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是他们美好往事的触媒。因为思念情人,她要去西州,必然要打扮得光彩照人,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的表现,即使见不到“悦己者”,她也要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曾经相聚的地方,展现出女子对爱人感情之深挚。

  李商隐有句“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也是用梅花也写自身的孤独与悲哀。作者睹物思人,怀念起故友。本想折一枝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却不知要寄往何方,要寄给何人。诗人仕途坎坷,生不逢时,长期在外过着漂泊的游幕生活,处境非常艰难,身边更是没有一个要好的交心朋友。诗写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一个“早”字,更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早慧、早名,却受到排斥,抱负不得施展,如此坎坷不遇的身世,怎么能不令人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亲友长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

  冯延巳笔下的梅花是多情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是一个落梅如雪的场景,是写美景也是在写自然界衰败的生命。“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花,梅花落了,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但作者加上“繁枝”、“千万片”等字词,就写出了一种气象,使人如临其境,眼看着雪一般的花儿纷纷落下,更想到了整个自然界生命的无常。只是,这落梅是不甘心就这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它“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梅花如何“多情”?它学雪的样子,在空中飘转,在那落下的瞬间也要展现美丽的姿态。“多情”、“学”等字眼,是拟人的用法,作者把落梅看作有思想、有主观意识的人,但这并不是最妙之处,它的最妙之处在于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即使香消玉殒也不甘丧失美好的资质。

 

  苏轼与梅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梅盛开,百花尚无消息,寒雀则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它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归来,于是争先恐后地飞上梅花枝,竞相观赏这一抹春色,好像充满了无限喜悦之情。“满”字、“争”字,营造了一种喧闹的氛围,将寒雀的神情动作生动地刻画出来。“玉蕤”指梅花,暗含梅花的高洁雅致、绚烂繁盛。这两句从侧面描写梅花开放的情景,以寒雀的热闹欢腾及对梅花的依恋,来写梅花盛放之景,突出梅花花开之早、之美、之香。使以清冷著称的梅花瞬间充满了温情与活力,为赏梅词增添了新意。接着写文人雅士因梅花而欢聚,衬托出梅花高洁雅致的品质。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词的开篇以拟人手法,写出红梅晚开的情态。“好睡”以美人喻梅花,再承以“自怜”二字,刻画出红梅娇慵的姿态,展现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慵开”写梅花懒散之态,突出一个“晚”字,同时也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莫厌迟”,则是花与美人的融合,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苞芽期相当漫长,虽然如此,红梅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故曰“莫厌迟”。红梅自知开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冬时节,有不合时宜之感,因此顾影自怜。“冰脸”则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是红梅的外表,也暗合红梅的不流习俗之气。

  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王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朝云是苏轼凄凉晚景中唯一的慰藉,在苏轼被贬惠州时,她万里相随,陪伴苏轼辗转流离。只可惜,苏轼暮年之时,朝云去世,作者看到惠州盛放的梅花时,突然觉得它就是朝云的化身。“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高情”即朝云绝尘脱俗的精神内涵,只可惜,它“已逐晓云空”,这种“高情”已随着朝云的逝去而化为虚无。意谓美人已逝,世上再也看不到此种“高情”;“不与梨花同梦”,苏轼再也不会梦见梅花了,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而晓与朝同义,因此“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词表达了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李清照与梅  

  李清照嗜酒,爱花尤爱梅爱菊,梅和菊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词人的词里。《清平乐·年年雪里》是李清照最为有名的一首吟咏梅花的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早年时期,每年下雪的时候,作者都会去踏雪寻梅,这来一枝梅花插在鬓间,多么美好的回忆。一个“醉”字,准确地刻画出作者彼时的心情。那时的生活无忧无虑,作者为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更为那幸福美满的生活所陶醉。当然,这醉也有可能是饮酒所致,李清照爱酒,在踏雪寻梅之际怎能少了美酒的陪伴。总之,“醉”字包含了作者早年的生活之美好幸福。“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昔日的梅花依旧年年绽放,只是物是人非,怎不满衣清泪?插梅与挼梅,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心情。“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年华逝去,远离故土,漂泊天涯,此时再赏梅更加没有心思。况且“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晚来风急,恐怕梅花早已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这两句极具跳跃性,上片所言都是未开之梅,而这句就联想到梅花将败的情景。作者咏梅,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构思新颖独特。作者此时的心境并不佳,“闷损阑干愁不倚”,心中的烦闷无法排遣,她只有借酒消愁,与梅花共醉。“未必明朝风不起”,是作者自劝饮酒之辞,也流露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明日如果狂风大作,梅花就被吹落在北风中了,玉殒香消,还有谁与之共诉衷肠呢?因此要抓紧时间饮酒赏梅吧,莫要错过大好春光。这看似旷达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的无限愁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这句里的“梅萼”、“残枝”,有可能是作者插在自己头上的残枝梅花,也有可能是作者房内插在花瓶中水养的梅花残枝,是词人的亲眼所见。可是不管是哪一种梅花,都是一副毫无生气的枯残的景象。梅花已经枯残了,但它的清香还在,可是词人是不喜欢它的清香的,因为它“熏破春睡”,梅花的香搅醒了她的美梦,让她“梦远不成归”。这与作者的心情是分不开的,梅花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眼里却是那么不令人喜欢。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大都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对残梅则极少描写欣赏。这首写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描写梅,《花草粹编》题此词作“枕畔闻残梅喷香”,景况不差,然仍未得其抒情之三昧。

  “为谁憔悴损芳姿”,梅花因思念而减损了容易,变得憔悴不堪了,实际上是说作者自己因相思而致消瘦憔悴,昔日的容光已经变得黯淡,表达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极度思念之情记忆青春易逝的感伤。亦人亦梅,饶有情趣。“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清梦”即美梦,词人将对远人的殷切思念寄托给梦境,既然现实中难以相会,梦中相聚也是值得憧憬的。这句写的是人,下句又转而写梅。“南枝”,这里指代梅花,高华中带有一些凄丽的意味。梅花虽然已经憔悴了,可是夜间正是梅花重新开放的时候,也是作者美梦中得以欢娱的时候。这句写梅,其中也寄托了作者的一丝希望。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作者折来一枝梅花,想寄给思念之人,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哪里可以看到爱人的身影,她无人可寄赠。“人间天上”;写尽了寻觅之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陆凯有诗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赠梅来表对远人的思念祝福,作者化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无人可寄赠的悲哀。

  

  陆游与梅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一生共写下了160多首咏梅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是被风吹落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它的香气依然如故。前句上承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如此悲惨的命运,真让人扼腕叹息,只是作者突然一转,“只有香如故”,梅花的操守无论到何种境地都不会改变。这两句,作者借赞美梅花的高尚品德来表达自己虽遭贬谪,受尽磨难,也不会趋炎附势的决心。

  他爱梅,以至发此痴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既然梅树数不清看不完,但作者又不甘心白白错过,于是突发奇想:我怎么样才能把身体化作千亿个,使得每一株梅花树下都有一个我呢?这两句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生动地将作者对梅花炽烈的爱表现出来。唐代柳宗元有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是借佛经里“化身”的说法来表达对故乡的热切思念。陆游很可能是借鉴柳宗元的写法,并加以发挥,使“一树梅花一放翁”,显得更加新奇。陆游的一生是很不得志的,但他的北伐的意志是坚强的,因此最后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很可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他幻想能够像梅花一样开遍全天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还说梅花“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得入木三分,十分到位。梅花生存在幽谷之中,并非平常之地,那品质便与寻常花朵不同,梅花冒寒,每年开花要比普通的花迟,如此“高标逸韵”,君却不知,委实是极大的遗憾。诗人这句诗表面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实际上是以梅花自比,其中更有一些话外之音。诗人写这首诗时是78岁,当时国家失地仍未收复,北伐派一直受到偏安势力的打击,诗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北定中原,至老不休。梅花傲霜雪、不畏强暴、不改初衷,品质高洁,诗人以梅花自比,是说虽然自己遭受保守派的打击摧残,但自己的初心不变,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变。

  王冕与梅

  王冕善画梅花,更欣赏梅花的品格气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颜色秀美,但却不是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只需要把幽幽的梅香留于人间就够了。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充盈人间,无处不在的情景,而且将诗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具体的呈现。这两句刻画了梅花劲秀芬芳、卓而不群的气质,它不以色博取人们的喜爱,而以内在精神感染别人,为人间播撒芬芳。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易米为生。作者借梅花的这种风骨,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不媚俗不趋时的纯洁操守。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梅花生长于冰雪之中,就色而言,它有冰雪之白;就品性而言,它不畏严寒,有坚韧顽强的意志。作者以梅自况,表明自己既有冰清玉洁的品格又有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风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夜之间,梅花绽放,清香四溢,这清香飘散到人间各处,为人们传来春的消息。然而在此之前,它都是“寂寞开无主”的,都是不为人们所欣赏的。这正是王冕的自我写照,他不屑于追名逐利与人勾心斗角,而是像梅花一样,默默无闻,以自己的精神品质感染别人,以自己无私的奉献为世间造福。这白梅或许只是诗人笔下的一幅画,作者将芳香与玉骨冰肌都赋予了墨梅,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梅与雪

   梅花开放之时,总有雪的陪伴,二者同样冰清玉洁。元代词人王旭认为,“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梅花虽然各不相同,各有所长,但实质上一样好,不分上下。但“雪花不似梅花薄”,这个“薄”字,颇有深意,可以理解为“淡薄、淡泊”,当然也可以“薄”的本意来理解。“薄”即草木丛生。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梅花开花是开在空山,在空谷山野之中放出异彩;而雪花则是“随意”飞向人家屋檐下的帘幕,到处乱穿,似乎是说梅花比雪花更加淡泊名利,而雪花则像是有点趋炎附势之态。基本上可以看出,词人是有扬梅抑雪的意味的。

  卢梅坡则认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用对比手法,道出梅与雪各自的长处及不足: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这样一来就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其实,两全其美的看法不如: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梅。二者是相互衬托,相互补足的。如果没有了雪的映衬,只有梅花就不能凸显出它凌寒独开、傲霜斗雪的风骨;没有梅的映衬,雪自然也显现不出他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正像诗人在另一首《雪梅》诗中所说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然而,有雪无梅不是春。二者只有相映才能成趣。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早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花开百花之先,是梅花最为独特的生物特点。梅花嗅觉敏锐,最先感觉到春天的到来,当百花都还在土壤之中安详惬意地沉眠之时,梅花就已经在迎风而立,冒雪而开,这是百花做不到的。诗人以梅花自比,把保守派比作百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我就是那第一朵,只要我先开放了,你们闻到春天到来的气息,胜利即将到来的喜讯,你们也就和我一样开放了。诗人批判了保守派,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春天必将到来,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春天到来的脚步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张谓初见早梅的感受是“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满怀惊喜与感叹。不知道那临近水边的梅花提前开放了,还以为是枝头没有融化的冰雪呢。上句承接前两句,作者巧设一个转折,将看到早梅的惊叹之情恰当地表达出来。下句写“不知”的缘由,一个“疑”字进一步抒写作者的惊叹心理。这句再次以冰雪喻梅,对应了首句的“白玉条”,且有意无意地强调了白梅的冰清玉洁的形象以及不畏严寒、凛然不屈的坚毅精神。 

  何逊描绘的早梅是“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它不畏严寒,与霜雪并立,它开在路边,不慕繁华,甘于寂寞;它映雪而开,与白雪相映成趣。“衔霜”,是说梅花开时,恰逢霜落其上;“映雪”是说它与白雪相互映衬,更显洁白无瑕之质。这两句从形式和声律上看已经符合对仗的要求,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功力,特别是“衔”和“映”两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仅形象准确地刻画出了梅花冰清玉洁的形象,而且还传达出了梅花的气质神韵,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谢燮认为“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梅花早开是为了迎春,为此,它不怕严寒的侵袭。“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这两句揭示梅花早开的“心理”原因。它只怕开得晚了,落于百花之后,就不会引人注目了,所以它争先恐后地早开了。一个“畏”字,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思,巧妙地刻画出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作者借以表达自己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同时,正因为“无人别意看”,遇不上赏识自己的人,作者才害怕落于人后,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感叹。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的这两句写早梅的诗,用字很平常,朴实无华,却颇有韵味。“深雪”是梅花开放的背景,突出气候的严寒,并照应了首联的“冻欲折”。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昨夜一枝开”,一枝梅花就提前绽放了。“一枝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如果是树树梅花都已经开放,就不能突出一个“早”,而一枝独秀的梅花,不仅点明了它先于众梅而开,更是先于万芳而开,这样的一枝梅必然是不同寻常的,它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这样,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就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李商隐看到早梅,不是惊喜而是悲伤。他于百花争艳的春天游玩时,看到姹紫嫣红的“物华”就想到了早已开过的梅花,瞬间就怨恨起寒梅来了。“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作者此时面对的是百花争妍的春天,他突然想到了梅花,于是便埋怨起梅花为何那么过早地开放,就像是开在去年一样,让人遗憾。其实,这寒梅正是作者人生的写照。作者“八岁初照镜,长眉已能画”,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然而却过早地经历人生的各种打击,以至最后竟然颓唐起来。因此作者想到早开早谢的寒梅时,就触动了自己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以至发出“寒梅最堪恨”的埋怨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黯然神伤之感。

  梅花,以其不凡的气质神韵博得诗人们的无限赞誉。“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梅花摘得“花魁”桂冠,成为咏物抒怀的理想对象,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为她清雅不俗的形貌,更为她告诫坚贞的精神。

  (责任编辑:夏素筝)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