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厚度

发布时间:2011-12-21 10:45:43

生命的厚度

———追记德州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

载《德州日报》 20111031

记者杨德林 胥爱珍 通讯员任传刚董志勇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题记

刘志祥走得如此突然,从发病住院到去世,只有短短41天,面对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浓密头发全部掉光,他依然坚强乐观,牵挂着全市教育事业。他的生命定格在49岁,正是大展宏图、干事创业的关键阶段。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感到震惊、痛惜。826日,在遗体告别仪式上,500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党政领导,有生前同事,也有普通群众,只为能最后再看他一眼。他务实、厚道、敬业、奉献,给所有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家为民为教一功臣”,是对他一生凝练的概括。

“不糊弄、不应付,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完成每一件事。”他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付出了全部精力

20083月,刘志祥由德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调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此前,在德州经济开发区工作的10年间,他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干部群众给予很高评价。任市教育局局长伊始,一些人有疑问,“刘志祥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能干好吗?”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他任职的三年半时间内,德州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家长关注的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向上拔,师资队伍建设、校舍改造、校园安全等稳步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市教育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服务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市机关效能暨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和刘志祥的敬业奉献分不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他性格直率、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绝不容许有半点推诿、糊弄。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会把一天的工作梳理一遍,查漏补缺,马上着手处理。三年半的时间,刘志祥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把时间切成薄片,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留下一串又一串闪光的足迹:抓高中教育,一年一个台阶,整体水平从全省下游水平攀升到中游以上;抓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了教师队伍“退一补一”机制,2年补充中小学教师3600多名;抓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改造工程,3年投入15亿元,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校舍实现楼房化;抓教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说课对抗赛和专业知识对抗赛,进行“当堂达标”区域性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全员培训,每年有5万多名教师参加暑期培训……他首倡“推门听课”制度,规定:每学期,教育局局长听课不少于10节,分管教学的副局长不少于20节,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不少于30节。他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学校,了解情况。他的司机说:刘局长在路上看到学校,就尽可能地去转一转、看一看。“刘局长是一个低调务实的人,做的多,说的少,很少给学校下指示、提要求,而是帮助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德州一中校长李德民说。刘志祥的突然离世,给德州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许多人至今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说起来,情难自禁,泪水涟涟。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肖建军讲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情节,刘志祥在北京住院治疗期间,因为病情危重、用药量大,两只手都被扎上了吊瓶,他就让人帮忙拿着手机,放在耳边,安排有关工作。许多网友发贴怀念,情真意切,“自你走后我的心一直很疼痛,这种疼痛将会伴随我一生,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秋叶一片片落下,一种凄凉感。对好人的怀念是永远的。”是呀!刘志祥没有彪炳史册的伟绩、没有感人泣下的故事,为什么依然打动了那么多人?这就是平实的力量、敬业的精神,“不糊弄、不应付,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完成每一件事”,这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这样的人!

“教育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对制约教育发展的大事、难事,他不回避、不推诿,一抓到底,见到成效

“在我的心目中,刘志祥局长是一个心地善良、具有良知的人,是一个非常憨厚、充满睿智的人,是一个不善言谈、埋头苦干的人,是一个胸怀使命、努力进取人的。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如此短暂,就像一根刚刚划着的火柴,你还没有看清火焰燃烧的轨迹,它就灭掉了。”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博客上怀念刘志祥的这段话打动了许多人。刘志祥出生在禹城市安仁镇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去世早,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百折不挠、正直善良的性格。他曾经真诚地对身边人员说:“我是农村苦孩子出身,最知道百姓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干糊弄人、没良心的事。”由于种种原因,德州教育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积累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教育事业发展。这深深地震动了刘志祥,“我没当过老师,没干过教育,但我当过学生,是学生的家长,教育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在局机关一次办公会议上,他动情地说。经过深入调研,他提出“围绕一个中心(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突出两大主题(教育质量和安全)、抓好三支队伍(校长队伍、教师队伍、教研队伍)”的工作思路,勾划了德州教育事业大发展、大提升的蓝图。群众对教育质量问题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抓上去,谈何容易?刘志祥的思路和态度非常明晰,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出台了教学常规、教学研究、队伍建设、督查机制等4方面文件规定,核心就是抓校长、抓教师、抓教学、提质量。他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投资250多万元,在全省第一个建立了高中学科基地,把分散的教研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实现市、县和高中学校远程网上教研;广泛开展市、县、乡、校四级培训。几年来,暑期高中教师和初中语、数、外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关注度全省第一,课程资源数全省第二,参训率达99.5%;建立常态化的市、县、校三级职业技能大赛机制,连续三年全省大赛囊获汽修专业冠亚军;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向师德要质量”的新思路,出台了《德州市师德建设工作积分考评办法》,对师德建设考核量化。“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刘志祥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爱。为了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他不顾身体,不怕疲劳,放下架子,四处求情,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好事,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长期得不到补充,是制约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牵扯面广,实际困难多,极为复杂。刘志祥迎难而上,多方协调,靠着真情和汗水,感动了许多人。经他努力争取,市政府通过了“退一补一”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师资队伍瓶颈。2010年,全市新补充教师1946名,今年又有1752名新招聘的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学一线。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工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市校舍楼房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许多农村孩子还坐在四处透风、破旧不堪的平房里读书,这让刘志祥十分心疼。他挨个县市区跑,找书记、县长和分管负责同志,说明情况,争取支持。目前,全市新建楼房校舍57万多平方米,是以往的好几倍。为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他带领市教育局一班人跑部进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筹集3000余万元启动了农村中小学“一通二热三化”(通水,热水、热饭,硬化、绿化、美化)和“取暖、改厕”工程;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所有高中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连创教育发展的经验、模式,引起了国家、省教育部门及周边市地关注,有多个省级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德州召开。去年,山东省委对德州市进行社情民意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

“我这个局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有啥难事尽管找我”,他对每一个人都捧出一颗赤诚之心、关爱之心

“虽然我不知道您是谁,叫什么名字,但您的关怀,我会终生铭记,并将这份温暖化作前进的动力,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是2010年考入西南交大的德州二中学生张雪来信中一段话。“要是崔霞老师不说,刘局长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事,可能永远也没人知道。”德州二中校长史冠武介绍说。原来,2008年,刘志祥了解到张雪家庭生活困难,找到了德州二中政教处崔霞老师,决定资助张雪每学年1600元钱,并通过崔霞老师转交,再三要求不透露姓名。今年31岁的高春燕是德州一中的普通教师,去年5月,他被确诊为MDS骨髓异常增生,治疗费用很高。他和妻子都是普通教师,面对高额的医疗费一筹莫展,生活陷入了绝境。刘志祥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共同研究决定,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2万元,对高老师进行救助。得知刘志祥去世的消息,高春燕和妻子放声大哭。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盛德勇饱含深情地回忆刘志祥对特殊教育的关爱。学校的前身是德州盲童学校,有92名盲童,2009年学校由德城区迁往德州经济开发区。为了让孩子们冬天不挨冻,刘志祥想尽方法争取100多万资金,安装了地源热泵,又发动全局职工每人捐款100元,为每个孩子买了一套羽绒服。2010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刘志祥发动社会力量捐资30万元,专门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刘志祥待人热情、厚道是出了名的。每年四五月份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他都亲自安车辆,分赴各个学校为每名老师送上两箱牛奶。他明确地说,“我这个局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有啥难事尽管找我”。德州一中、二中、实验高中三所市属中学,由于特殊原因,有84名工作了10多年的教师没有编制和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刘志祥本着尊重事实、对教师本人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市里各个部门说明情况,争取支持,最终解决了编制问题,解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他时刻把学校的安全挂在心中,常说安全出了问题就是“一丑遮百俊”,不能有半点含糊。为了保证孩子上下学的安全,他协调交警部门,实行错时放学和“小黄帽”路队制;与卫生等部门配合,对学校食堂实行卫生许可、索证登记、培训检查等制度,制定了校园安全事件防控预案。市教育局副局长莫明峰对刘志祥的人品、能力十分钦佩。20089月,时任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莫明峰参加了全市县级干部考选,考前难免有些紧张、怯场,刘志祥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大胆参与,并组织班子成员搞了一次模拟答辩,为他考选成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刘志祥心地仁厚、性格豪爽,和谁都能敞开心扉,迅速拉近距离。他充分相信、关爱每一名同志的成长,平时要求大家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追求进步,并在生活方面给予照顾。不管哪位同志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过问,马上给予帮助。尽管局里近几年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但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叫冤,营造了风正气清、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凝聚力、战斗力空前增强。他形象地称之为:“东家做好饭,地里不用看。”刘志祥朋友多,对人热心是出了名的,但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违犯政策的事情坚决不能办。有一次,一位老同学给他打电话,求他对自己的亲戚在人事安排上给予照顾,他当即回绝了。他很注重个人形象,严格遵守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从不沾公家一分便宜。逢年过节,有的人给他送来礼品、购物卡等,他都让办公室如数退回。他的正直、清廉让许多一度误解他的人最终理解他、支持他、敬重他。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采访中,大家深情地回忆了他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他乐观、坚强、忙碌的身影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怀念、永远的痛。

“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追求,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刘志祥依然想着工作

在全市教育系统,都知道刘志祥有“四个无论什么时候”的名言,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我是德州教育的一分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德州教育的发展大计;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我们60万学生孩子的明天。胸中装着教育事业、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装着自己。谈起刘志祥,他的妻子王砚平掩面痛哭,瘦削的肩头轻轻地颤动,“志祥的心思全部在工作上,没有工夫照顾家庭和孩子,说起来没有人相信,我们一家三口没有一张合影照片。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是我们家庭团聚时间最长的。”刘志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和妻子伉俪情深,可是他工作繁忙,确实抽不出时间陪家人。儿子从小到大,直到大学毕业读了研究生,一家人没有逛过一次公园,没有旅游过一次。今年5月,正值高考备战的关键阶段,王砚平需要到济南做手术,刘志祥实在抽不出时间陪妻子,直到上手术台那一刻,才匆匆赶到医院,拉着妻子的手,嘱咐了几句,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真情真义大丈夫!尽管有时委屈、抱怨,但王砚平说,嫁给刘志祥,终生不悔。刘志祥对妻子和家人的爱,深深地装在心中,于细微处让人感到他那颗真诚、善良的心。在北京住院期间,王砚平陪着他,看着妻子整日辛苦,他总是说,“你歇歇吧”,到了深夜,不管自己多么痛苦,也舍不得叫醒妻子,而是扶着墙,慢慢挪动着去厕所。说到这些,王砚平大颗泪水滴落。刘志祥是有名的孝子,母亲为6个孩子受苦受累了一辈子,无论走到哪里,刘志祥都忘不了对母亲的那一份牵挂。有一年,他去日本考察,感觉那里的奶油蛋糕好吃,便特意买了,提回家给母亲品尝。刘志祥很爱儿子,一有时间就陪儿子聊天,他对儿子说:“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追求,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市教育局司机韩再刚介绍说,其实这几年刘志祥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有心脏病,常年带着药。特别是自去年以来,他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症状,但每次都是悄悄找一家医院,输几瓶液,症状减轻了接着忙工作。今年711日,刘志祥参加全省组织的赴河北、天津教育考察工作会议,13日感到身体发烧不适,回来后到德州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入院治疗;722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诊断病情危重,723日,转院到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淋巴癌。在北京住院治疗的一个月时间,刘志祥牵挂的依然是工作,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教育工作的4个文件。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包括建立“退一补一”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农村校舍楼房化改造任务、确保教育经费落实以及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等。只要精力和体力允许,他就打电话给教育局分管局长、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和各学校校长,嘱咐安排有关工作。824日上午10时许,刘志祥永远合上了眼睛。白发人送黑发人,情何以堪!刘志祥的老母亲坐在轮椅上,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他逐渐变冷的脸庞,大颗的泪水无声滑落。刘志祥的二姐跪在冰冷的地上,哭得声嘶力竭。在场的每个人都泣不成声,不忍目睹这生死离别的场景。刘志祥走了,他像一支燃烧的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可留下的精神和事业是永恒的,让我们永远铭记他。

生命的厚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