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发布时间:2023-04-07 21:04:23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想象联想,置身诗境,体会春江花月夜美景。2.能体会诗歌传达的哲理和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3.欣赏这首诗情景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并欣赏诗歌艺术之妙。【教学重点】不仅能表达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对重点词语、艺术手法等作出欣赏。【教学难点】欣赏这首诗情景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并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月之畅想这首诗的标题五个字,你们看看,究竟哪个意象是最核心的意象?古往今来,歌咏月亮的诗篇不计其数。在诗歌里,月亮带给我们美景——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亮寄托我们的思念——比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激发我们探寻,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今天要走进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一个静谧的夜晚,寻味一首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的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体会这一轮月亮的非凡魅力。先请听朗诵,思考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二、整体感知——月之线索1.全诗写了很多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最主要的意象?明确:月。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3.小结: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三、品读鉴赏——月之变奏
理清文章内容和所对应的月亮变化,体会诗歌的情景理交融的特点。(一)置身月之景欣赏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悬,划入第二部分)2.指名诵读,然后提问:这些月景具有什么特点?引起了你怎样的感受?明确: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3.紧扣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示例: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4.教师小结:诗人用月光统摄群象,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最后将笔墨凝聚在了一轮明月之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泽柔和、幽美深远的春江月夜图。诗人采用这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无所不包的写作顺序,是要告诉我们一句话——“何处春江无月明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笼罩之下呢?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哪里的世界没有太阳,哪里的夜晚没有月亮,哪里的人间没有希望……板书:景——月色无垠空明纯净﹙二﹚领悟月之理欣赏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何人何年见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和思索,这两个问题,诗人能不能解答?我们能不能解答?都不能。所以诗人的思路进行了第一次切换,不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是转入了下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乐,请一名学生朗诵本节。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学预设: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4.拓展小结: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水岁岁流不息,记得周国平说过:诗人与哲学家是相通的。张若虚就是这样,他跳出了物是人非的磁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哲学的视角,仰观宇宙,俯瞰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人生虽短暂、虽无常,但却和明月、长江共存于永恒的天地间。所以,我们也应该抓住手中有限的光阴,活在当下,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人曾评价这几句诗哀而不伤,在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板书:理——哀而不伤宇宙人生(三)鉴赏月之情欣赏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两地相思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怀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思归1.导入: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那么这首诗在第三部分写到了什么人呢?——游子、思妇。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这轮明月也表现得极为多情。2.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落月摇情满江树3.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参考答案:(1)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2)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4.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一个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5.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3)以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4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板书:情——思妇游子离愁别绪四、课堂小结1.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花、月与夜、月与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意境清新邈远。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李泽厚: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五、课堂结束语诗人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在时间线索上,诗人也以月为纽带,整幅画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悬、西斜、落下的顺序徐徐展开。月亮落下有再升起来的时候,诗人通过月落、月升的循环往复给我们传达一个永恒的讯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恒之美,并促使我们在纯净、空灵、迷朦的月色中不断地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分类收集整理关于的意象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用散文的语言改写本诗,可以选择全篇也可选择片段。

春江花月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