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8-11-28 21:46:27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容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供给侧的一些妨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旧体制。它并不是所谓新计划经济,而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对冲下行因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们都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那就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本文中将从含义、实施原因、战略作用、问题导向多方面来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改革 改革路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110日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说,新一届政府在总结发扬以往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为大胆、更为精准地在供给侧做文章。比如说,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增加供应)。这种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在减税、金融改革等方面,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这种供、求两侧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是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因此,要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就必须正确认识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实现更可靠、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机构,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1、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主义,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果将需求管理比喻为“西医”,新供给所强调的供给管理更像是“中医”。“西医”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医疗法如文火慢煮,把握火候,综合治理,引出的味道也更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 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 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2、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1)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在“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上已发生了阶段性变化。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达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100辆。根据以往经验,这个阶段“住”“行”的市场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2013年以后,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住房销售面积先后出现负增长,汽车销售进入低增长阶段。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2)供给侧明显不适合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2015年钢铁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水能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三是体制结构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粘性和迟滞。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十三五”决胜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作用

(1) 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稳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一方面,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要举措。这实际上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则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新一届政府强调宏观调控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拓展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使发展不可持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宏观调控可以更多的采取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而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这既能增强市场信心,又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2)努力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举措。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即简政放权、深化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大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解决这些制度性的障碍的关键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新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3)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的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危机四伏,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是制度创新,即对关键领域的改革能否深化,形成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也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4)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改革并不仅是简单的放权,是对旧体制的“破”,更关键的是在于“立”,即“立什么样的新规”?成功的改革就是要靠法治来巩固,来扎根,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即形成公平而富有激励性的新制度,以此减少不稳定性,同时增加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能力。改革的深处就是法治。一方面,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和定型,其完善的标志就是法制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制,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正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两方面要求,使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

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一)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因此,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二)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合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三)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增大了民营企业进入障碍;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释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期刊:

1 李佐军.《推进供给侧改革 谨防陷入误区》,《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期,第3-7页;

2 徐鹏程:《正确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日报》,2016818013版;

3 冯志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年第2期,3-5页;

专著:

4 宁吉喆,《读懂“十三五”》,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6

5 刘元春,《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人民日报,2016-02-07.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1.评阅项目(满分100分)

2、教师综合意见

供给侧改革的四大经济学内涵

在今天中国提出供给侧改革之前,20世纪80年年代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都先后进行过供给革命,英国成功了一半,而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至今。然而,无论是里根经济学还是撒切尔经济学,都并非只用了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抑或只是实践了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英美的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以供给主义为主要指导思想,同时还有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以及非福利主义的思潮。本文就此分析供给侧改革背后的四大经济学内涵。

1.供给主义

可能是因为供给学派声誉不佳,也可能是供给学派长期以来都处于非主流的位置,国内系统性研究供给学派或供给主义的学者并不多,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硕博论文库中还没有一篇以供给学派或攻击主义为题名或主题的学术论文。但是在经济政策领域,往往是挨骂最多的政策最为成功。(管清友,2013)无疑,供给主义让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拜托了滞胀泥潭。在供给侧改革受到热议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它。供给主义,即主张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主张通过减税和放松对经济活动干预来刺激供给增加,政策制定主要围绕改善生产要素供给出发:1.通过减免税收、减少管制等措施改善企业产品供给;2.通过改革工资标准、工会制度等措施改善劳动力供给;3.通过开启金融自由化改善资本供给。

2.货币主义

里根政府经济主张主来源于两大学派: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兴起的时间要比供给学派早20年左右,并且其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1976年就获得诺贝尔奖,当供给学派还未崛起时,货币学派在美国经济学界已经很有影响力。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超发,即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产量的增长,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因而,货币主义者主张通过减少央行购买国债规模、提高银行贴现率、颁布新银行法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3.非福利主义

二战之后,为了补偿在在战争中深受创伤的人民,福利主义在欧美流行。所有福利主义的奉行者,其出发点必然是善意的,然而长期的福利政策必然会带来“福利培养依赖和懒汉”。李光耀先生曾说“欧洲大陆相对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福利社会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法律”。1945年,克莱门特·艾德礼赢了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他执政的主要功绩是开办国民保健事业,也将大规模的福利开支带给了英国政府。从他之后,人们习惯了福利政策的照顾,“任何政府要是有胆量尝试,人民会通过选票给予它重重的惩罚。”直到撒切尔夫人出现,然而结果“她只成功了一半”(李光耀)。美国也经历了罗斯福新福利模式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美国福利制度遭受严重危机,里根本人就是靠攻击福利制度起家的。里根和撒切尔夫人都奉行非福利主义,主张做大蛋糕,而不是分配有限的蛋糕。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通过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福利权下放、重构福利契约以及福利多元化等等措施,推动福利体系改革。

4.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欧美“福利国家”政策基本破产,以哈耶克为首的朝圣山学社逐渐兴起,提出以恢复古典自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者,崇尚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缩减税收,精简政府开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推动私有化进程,积极推动“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

撒切尔夫人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私有化,任期内完成2/3的国企完成了私有化改革。里根政府简化和放宽经济管制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放松对航空、铁路、电信、天然气、有线电视等等行业的干预和管制。

今天国内高层经济改革转向供给侧,所需要处理的根源仍然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既要管住政府之手,又要开放市场之手,我们所倡导的改革就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