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1)

发布时间:2023-09-14 19:27:4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是孟子,名,字子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

二、字词解释:
1.发:起,指被任用。2.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6.市:市井之间。7.任:责任,使命。8.苦:使……受苦。
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12.动:
13.忍:使……坚韧。14.曾:同“增”,增加。15.恒:常。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20.色:脸色。21.喻:了解。
22.入: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25.出:指国外。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3.拂——弼,辅佐。4.忍——韧,坚韧。

四、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4.经理磨难砥砺的好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0.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人恒过,然后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1.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五、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答: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答:造就人才,治理国家。4、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答: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答:年代顺序。(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溪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答:“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举例论证和事实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