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0-02-11 17:24:45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几个环节来加以说明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首先我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    说教材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文章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
2 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 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我把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确立为教学重点,我把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确立为教学难点,因为在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后,为实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1、朗读法。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范读、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对话朗读等相结合。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从深度上由初读到精读到研读,逐层深入。

2、表演法,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吕蒙偶遇方仲永,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

三、说过程

1用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激起学生兴趣,对手曹操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好奇,走进《孙权劝学》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年代,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

2、通过听读、自读、齐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3、精读课文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揣摩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对待读书的态度,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旨。

 4、拓展迁移,比较阅读:我们学过《伤仲永》,比较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方仲永与吕蒙相遇后的对话给学生启示,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个健康的引导

5 作业布置。 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有同学不认真该如何劝导,明确学习重要性。
四、说板书。

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既展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主旨。简单概括,让学生一目了然,又整齐美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孙权劝学》评课稿

四月是风和日丽的季节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下面先请我们的授课老师张老师对她自己设计的这节课进行点评。

~~~~~~

刚才张老师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张老师的这节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内容比较饱满,教态自然亲切,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达到了预设的效果。我个人觉得张老师本堂课的亮点基本体现如下: 

一、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读”贯穿课堂始终。 

学习语文朗读是关键。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读课文结结巴巴,添字丢字读破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往往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朗读教学,而张老师的课堂是书声琅琅,“读”贯穿课堂始终:初读——译读——品读——悟读——延读。课文中也不时穿插着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译读、穿越时空演绎对话等。使学生能做到熟读成诵,领悟文章情感。

二、充分体现了我校“生动课堂”的教学理念 

张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进来,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比如:在译读环节一般情况都是老师串讲,而张老师却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比赛翻译,看哪个组翻译得好。然后用竞赛的方式检测各组翻译效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又能在竞赛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学习的愉悦感。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再如“穿越时空,演绎对话”这一环节中,由三名学生分别演孙权、吕蒙和鲁肃等角色,这样的形式,效果很不错。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也能展示张老师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素质,这的确是张老师平时训练有方,管理有方。

 

三、由语气评析到人物形象的把握是本文的又一亮点。 

整体教学流程进行的比较流畅。每一次的诵读都能看到学生对人物形象把握的深入,人物形象的分析水到渠成。环节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对话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注重基础,实而不华。

 现在的公开课,花哨。其实上课要以学生的基础和课文的难易程度而定。张老师则抓住文本,注重基础,强调字词教学。对课文中要掌握的词语反复练习。如单个的字解释,古今词义的差别,通假字,成语的运用。

(课堂上又教授学生翻译的五种方法:留、替、调、补、删。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五、

张老师的教态大方自然,语言比较有感染力,展现出一个年轻语文教师很好的素质。     

下面让老师们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品评下这堂课。

文言文少教多学“读、译、品、悟、延”五步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运用‚读、译、品、悟、 五步,有效提高了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我以为,文言文教学中‚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我们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我们应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方能体会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所以,我们教学文言文应该从‚读入手,以顺利达到解读鉴赏文言文之目的。 

朗读课文要求老师给学生明确的方法指导。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清节奏,缓急有致;读出韵味,抑扬顿挫。朗读的形式可以有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导读、展示读等。老师提出听读的要求后,辅之以检测,通过老师评、学生互评的方式,落实朗读的要求,学生们才能读的自然,读得有序,读的有致。通过读促进理解课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理解了文章,自然就对文章产生了兴趣。 

 二、译——译读课文,积累词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简约、典雅之美。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积累重要的词句,翻译时注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教给学生注意总结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的规律,这样就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对于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对查阅相关工具书,直接记录课文旁边;对于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字词则要求学生对这个字词的几种重要的含义进行归纳和积累。 

译文时,要明确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语句流畅。译文时给学生阶段性的总结和方法性指导,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文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落到实处。 

三、品——品读课文,赏析妙处。 

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去揣摩。 

首先,抓住遣词造句精当、叙事描写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地方,让学生在品读中体味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趣、理趣。《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可以抓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来赏析。月光下的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好像)水中还有水草交错摆动,其实是竹柏的影子(而已)。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文字中没有月光,却让读者处处感受到月光。 

其次,抓住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念。《岳阳楼记》中‚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一句就是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作者将迁客骚人看到自然景物‚或喜或悲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感情到此迸发出来,体现了作者的先忧后乐的思想,既与滕子京共勉,又表现了作者感情。由此,学生们透过文章优美凝练的语言就可以感悟到范仲淹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更学习了他在贬谪的逆境中折射出的人格魅力!  

四、悟——悟读课文,感受精彩 

古典文学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淘沙炼金,去粗取精,如《史记》、《论语》等,都蕴含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这些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章,表现出来的是独特语言形式,是那个时代历史风貌、政治概况、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由此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不知不觉间情感会变得雅致、俊朗、博大。古文是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情思的文章,不能把它看成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领悟了就能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文言文教学中,在学生们领悟了作者的思想之后教师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价值,感悟文本所蕴含的精神,培养学生们优秀的思想品质。然后再把这些形成语言文字积累起来,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意义就会变得普遍而深远了。如学《口技》,我们领略了口技人精湛的技艺,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口技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精湛的技艺?学生们自然就会答出靠的是勤学苦练,靠的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若是学生们再能举出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奥运冠军李小双等人勤学苦练成功的例子,就更能激起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学会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延——知识拓展,锻炼提高 

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必须举一反三。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积累足够的训练心得。这是用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再循环过程,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的。因而,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从课标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历年来与课内课文相关的中考试题),编辑成校本教材,进行拓展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读、译、品、悟、延五步法,它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知识拓展的认知规律。这一设想能帮助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正确教育观,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语文教学应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

孙权劝学评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