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 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12-06 15:32:50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一部非常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对比”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责任有担当的对比;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对比;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对比;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后来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人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责任,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后来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对比,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对比,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对比。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今天只说说配角。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特别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军人的英勇,智慧,侠骨柔情,在这一组组镜头间展现无遗。整部戏战争场面不多,但是表达得很充分,悲壮的情绪基调里,有着军人们与日本兵斗智斗勇消灭两帮敌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特别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翻墙进来,后来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人,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因为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浦生送进教堂,不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后来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起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后荡气回肠的高潮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希望。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也许奥斯卡因为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固有的偏见,不会给我们颁奖。但是,在我心中,这是足以胜过任何奥斯卡电影的好作品。当然,如果音乐方面能更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篇二: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我感觉自己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现在,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 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责任,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后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后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只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己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篇三: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偌大的电影厅,观者寥寥,中午十一点五十,我在这里——深圳保利国际影城,观看张艺谋的最新电影《金陵十三钗》。
  关于这部电影的是非与好坏,网上已是铺天盖地的评论,有赞自然有弹,众口难调,这也可以理解。但若是哗众取宠近乎无理取闹似的弹,则让人不喜了。比如我观看的这场,人数如此少,估计有些媒体见到了,必定会在头版头条醒目标出:《金陵十三钗》上座率不足一成。这样的标题够爆炸,够吸引眼球,却缺乏事实的依据。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忙着去吃饭,又有多少人会在午饭时间来看电影呢!不信?君不见下午三点的排期 ,《十三钗》的票早已售馨,想再看,只能等到四点多去了。而且,票价比中午档的还要贵20块钱。
  还是先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吧。这是我近十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唯有唯一。紧凑有致的剧情,考究的服饰、众演员精湛的演技……张艺谋拍出来的画面依然美仑美奂,无论是电影开头的大雾城破、烽烟战火,还是剧中金陵十二钗们穿着校服演唱《秦淮景》的场景,再到电影结尾,十三位凤凰涅磐的金陵女子(其中有一位为男子乔治所扮演的女子)从容就义的影像,都可看到这部电影的诚意,看出导演的用心。
  视死如归的士兵,纯朴的女学生、浪荡不羁的神父,从钓鱼巷走出来的风尘女子,若非那场残酷的战争,他们的生活或许根本不会有任何关联。他们本属于不同平行线的人物,不会也不可能交集在一起。但残酷的战争让他们相遇,士兵们为了保护女学生纷纷慷慨就义,人肉炸弹让人动容,佟大为饰演的军官最后利用地势之利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更让我落泪。女学生跑进教堂避难,贝尔饰演的殓葬师也躲进教堂里,他看上了神父逝世后留下的那张大床,他渴望在教堂里能搜到一些值钱的东西,比如钱,比如葡萄酒……然后,便一走了之。女学生的生死干他何事,南京大屠杀干他何事,他本就是个浪荡子,他本该与这场战争无任何干联。从钓鱼巷走出来的妓女们也来到了教堂,她们放荡不羁,她们把地下室瞬间变成了她们的游乐场,依然声色犬马、钗光鬓影、云雾缭绕,弹琴的照旧弹琴,打麻将的继续打着麻将,还有那只可爱的猫儿,在逼仄的地下室里,居然也怡然自得。是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百年来她们的身份早已注定,她们就是社会上最底层的那类人,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国破干她们何事,家亡干她们何事,若非避难,估计她们一辈子都不会踏进这教堂半步。
  贝尔和她们调情,她们派出她们的大姐大——冷艳的玉墨出马,玉墨只想利用他洋人的身份带他们离开南京,到达一个安全的地方,继续她们秦淮风月的生活。这就是她们的初衷,她们不是生来即英雄,世人本不怜见她们,连十三四岁的学生,见了她们也是鄙夷地说:那些女人,是从钓鱼巷走出来的。她们又何必对这个世事太过关怀呢?
  从殓葬师到神父的转变,贝尔演绎得恰如其分,精彩之极。人性本是矛盾的,他也非生来就是一个英雄,他甚至对他所呆的中国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更多时候,他就像一个过客,哦不,他本就是一个过客。但人性的光辉恰在此时凸显出来,在危急时分,流浪汉约翰变身成神父约翰,他自己也奇怪自己的转变,“仿佛酒醒之后,我就成为神父了”。是的,那一刻,他已得到升华,他不再是过客,他有责任,亦有义务保全这十几个女学生的安全。
  说到学生,不得不提的是书娟,影片全篇以她的口吻来讲述,她是这部电影的眼,少了她,整篇故事便无法完整演绎下去。她之于玉墨,由深怀敌意到真心感谢,演绎得也是非常到位。书娟和玉墨的对手戏不多,但场场精彩,当剪成学生头的玉墨和书娟共同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们已分不清她们有何区别。玉墨也曾是清纯女儿身啊,她们在这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们不想让她们去送死,所以她们代替学生去赴日本人的宴会,她们不想成为英雄,但那一刻,她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影片中,《秦淮景》第一次演唱是在逼仄的地下室里,那时,她们准备剪去长发,剪去以往的种种,忘掉过去所有的不乐。她们穿着简朴的学生服,脸上不再浓妆,她们眉很细,眼神依然妩媚,但演唱起来却已全无风尘之气。风雨飘摇后的丽日晴空下,她们难得清清爽爽地唱这曲《秦淮曲》:代表她们过去的、也寓意她们现在的秦淮曲。在书娟的眼中,她似乎看到了十二位袅袅娜娜的妙龄女子,柳肢微摇,兰花指轻摆: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她们脸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辉,她们的美丽,在那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浓雾乌云散尽后的巨大苍穹下,书娟坐在教堂那面大玻璃下,阳光通过玻璃折射进来,色彩斑斓,美丽不可方物。这个世界,因为人性的美好,而变得更加真实和可爱。
  观整部影片过程中有喜有泪,但没有刻意的煽情,也绝非有意的搞笑,那是一种隐忍的痛,是笑中带着泪。作者将这一切处理得很到位,生怕某些情节会引起“爱国人士”的痛批:利用民族苦难题材赚观众热泪;这么严肃的题材居然情色当道,整部影片的格调低俗不堪,哗众取宠……
  这样的言论,是某些影评人最热衷引用的罢。电影未正式上映之前,同济大学某朱姓教授就发表影评《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在文章里,朱教授正义凛然地将张艺谋和这部电影进行了一篇批判,言辞之激烈,大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下来:“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这种大义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好一个朱教授,当真句句铿锵,大义凛然得紧啊,但细看他的文章,却又让人不得不哑然失笑,对于一个连基本剧情都写错的人,你还指望他写的来的影评是正确的吗?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朱教授连电影都没看过,就断章取义、为了批判而批判地将张艺谋及其电影痛批一顿,果然是应了那四个字:哗众取宠。看来朱教授的价值取向就是建立在毫无来由地逢张必批的理论上,所谓傍名人得名气,好不容易抓到名人的一点小辫子,这下还得了,不痛批一顿怎显得我见解不凡,卓尔不群?于是,不管事实真相胡乱批之,不论剧情真伪任意骂之。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朱教授,你又何须淌这趟浑水,弄得自己名声不保呢!
  对于朱教授这种连电影都没看过就敢大肆诋毁、大放厥词的行为,我只能说,这是同济大学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国教育的悲哀。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 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