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2019的色彩”评析

发布时间:2020-04-18 01:13:10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9的色彩”评析

北京市育才学校 杨明鲜 《语文月刊》2019年第8期

作文题(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法指导研究”(课题编号CBEB17121)的科研成果。2019年这两个作文命题坚持近年来北京市高考作文命题的理念,注重立德树人的方向引领,注重写作核心素养的考察,坚持从写作心理学和写作规律层面引领中学作文教与学。而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也力图在理念上完成一个转变,那就是由“以教师为中心传道授业”转变为利用学法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考作文评析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核心素养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呼应和反馈,是对作文教学规律的探索、研究,也对学生写作核心素养发展及时引领。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9的色彩”评析

北京市育才学校 杨明鲜 《语文月刊》2019年第8期

从2015年开始, 北京高考作文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目的是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广阔展现写作才华的空间。但是今年选择记叙文“2019的色彩”的考生只有八分之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亟需命题者、阅卷者、师生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良好的愿望举措和命题形式将名存实亡,失去意义。

一、命题评价

1.稳中有变。今年作文题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由虚构转向现实,题目本身就是“2019的色彩”,这要求考生更多的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色彩;二是增加“感情真挚”这一要求,矫正前几年作文中胡编乱造,不能把自己的现实体验代入想象情境的弊端;三是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表达方式上进一步压缩编故事的空间,鼓励随笔、散文作品的创作。

2.关注时政,坚持正确方向。作文题明确给出了命题背景和写作背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在为国家选拔人才层面上,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政治方向,集中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原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条是“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回想一下,2015年北京作文题要求为英雄作传,2017年要求为共和国拍照,都曾经引起一些非议。几年之后,在北京作为命题的引领下,2019年全国共9套作文命题,其中5套作文命题关注时政,“关注时政,坚持政治方向”在高考作文命题层面已成共识。

3.注重核心素养,要求逐年提高。 2019的色彩”注重对“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提升、家国情怀”的综合考查特别是强化审美创造的考查,这无疑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美的表达与创造”中,明确要求“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但是不少生对记叙文写作的认识尚未上升到审美创造的高度,还停留在设计巧合,创造误会,编故事的层面,而今年这道高考作文题适合随笔、散文、书信、日记等

上述三个方面对考生来说都是挑战,考生普遍2019的色彩 感到畏惧在所难免。那么难在何处?怎样才能写好这道作文题?

二、命题分析

(一)色彩意义的解读

高考作文引导语提示“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色彩不单是指表象的颜色本身,还包含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说这道题难在,色彩好写,但对色彩的意义不理解。要写好这个作文,首先要求我们思考色彩所能承载的意义,色彩多种多样,五彩缤纷,考生可以写单一的色彩,也可以写多种色彩,下面仅就单一色彩承载的意义略作梳理,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1.色彩的心理学意义

色彩既是一种感受,又是一种信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自己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出不同的反应。

(1)色彩的冷暖之分

心理学上通常将红、橙、黄、称为暖色调,将绿、青、蓝、紫色称为冷色调,黑色、灰色、白色称为中间色。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暖色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冷色调的颜色在视觉上有收缩的作用,暖色调的颜色在视觉上有膨胀作用;暖色调给人“前进”的感觉,冷色调给人“退后”的感觉。

(2)色彩的轻重之分

不同的色彩在心理上会让人产生重量感。一般来说,颜色深的色彩会产生“重”的心理感受,颜色浅的色彩会产生“轻”的心理感受。相对于黑色,灰色显得“轻”些;相对于粉色,红色就显得“重”些。

2.色彩的文化学意义: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通过美术、宗教、文学、哲学、音乐以及诗歌等,直接或间接地赋予色彩特定的情感、价值和意义。

红色:热情、活泼、张扬、鼓舞、欢欣、吉祥、乐观、喜庆,红色也有警示的意思。

粉红:可爱、温馨、娇嫩、青春、明快、浪漫、愉快。

橙色:时尚、青春、动感。

黄色:黄色的灿烂、辉煌,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财富和权利。在中国是帝王御用颜色,代表尊贵、优雅。

绿色:清新、健康、安全、和平、平静、舒适、希望,是生命的象征。

蓝色:宁静、自由、清新,深蓝代表孤傲、忧郁、寡言,浅蓝色代表天真、纯洁。

紫色:可爱、神秘、高贵、优雅。

灰色:高雅、朴素、沉稳,寂寞、冷淡。

棕色:代表健壮、耐劳、沉稳、暗淡之情

银色:代表尊贵、纯洁、安全、永恒。

黑色:深沉、压迫、庄重、神秘。

白色:清爽、无瑕、冰雪、简单,有时也象征着死亡与不祥。

3.个体独特感悟意义

通常情况下,个人对色彩意义的感受和理解,与共同的特定心理学意义、社会文化学意义是一致的,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但是不同的经历、性格、气质、思想、心境和境界,对同样的色彩,也会形成个体独特感悟意义,例如,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历来咏秋诗的悲叹之调,抒发寥廓壮志的赞秋情怀,令人豪气顿生。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这首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江之秋、壮阔高远的深秋意境,引领读者去感受词人的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也让人感受创作背景全国工农运动形势的高涨和革命发展蓬勃。考生在考场上对色彩如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悟,只要合乎情理,也应予以充分理解。

)感情真挚

今年北京记叙文增加了“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这一要求,非常及时,对记叙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矫正了近年来把记叙文窄化为编造离奇故事的倾向,二是引导记叙文写作追求更高的品位。真挚的感情,就是在作文中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自然的情感。作文蕴含丰富的真实的情感,才能具有艺术的震撼力。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源头活水。如果我们把记叙文上升的审美创造的境界,那么不要忘记“艺术来之生活并高于生活”,它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抒发作者心灵和真情。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和阅读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才能写出真挚的感情。

2.细致入微。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让人久久品味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几年来北京作文题一直要求记叙文要有细节描写,原因也正在此,细节是作者凝聚真情的重要载体。不论是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还是归有光笔下母亲的“儿寒乎?欲食乎?”,都为我们提供了抒写真挚感情的范例。有些学生选取的是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但不擅细致入微地描写, 只是蜻蜓点水或线性叙述,结果文章没有真情实感,真的写出来像假的。我们亟需学会写细写透,逼真地再现情景,展现真挚的感情。

3.综合表达。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要四结合。通过具体的描写、叙述、议论等表达方式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把自己的感情准确、生动地抒发出来。我们不妨看看朱自清的《梅雨潭》怎样写绿:“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这就是审美创造。源头活水、细致入微、综合表达,让我们抵达比编造巧合故事层次更高的审美创造的境界。

时代和社会内涵

今年作文题一个难点是色彩要反映特定的社会和时代特征作文提示语“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在这个特殊年份……”明确了写作背景和指向,色彩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需要处理好现实生活与历史关系,处理好个人感情和家国情怀的关系,处理好我眼中的色彩、文化学的色彩与“五四”“共和国”的色彩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些考生缺乏这一意识,例如,写2019是灰色的,然后写自己经历一连串的挫折和打击,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为了写出色彩与“五四”“共和国”的关系,部分考生沿着“和心中英雄生活一天”的一种思路,写穿越到“五四运动”再把色彩带回到2019年,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但整体来看考生思路狭窄,编造斧凿痕迹明显通常而言,比较好教好学的内容是写作知识和技巧;较难教难学的是写作主体的观察、体悟、思维等能力;最难教难学则是作者的才气、笔墨的灵气和审美创造。遗憾的是,最好教好学的,对写作素养的提升恰恰价值不大;较难教难学的,价值虽大而不易传授;最难教难学的反倒对作文太优劣和学生写作素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把记叙文窄化为编故事,把编故事窄化为情节设计,把情节设计窄化为巧合误会,也许易于见功但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进一步压缩了编故事的空间真实写作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和时代的本质。

当我们醉心于欧亨利式的悬念巧合误会时,不应该忘记欧亨利的很多小说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巧合误会,而在于抒写真情,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本质。例如《麦琪的礼物》通过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最后一片叶子》也是因为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以及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因而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以及艺术价值。

写好这个作文题,除了编故事这个途径,还可以也应当多从秦牧的《土地》和盾的《白杨礼赞》这类作品中汲取营养秦牧的《土地》以土地为对象,从日常生活谈起,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思路开阔,感情真挚,赞颂新中国、新生活。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作者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西北高原上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作者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如能领悟其中真谛,不把记叙文局限于编故事设巧合,就会发现写“2019的色彩”易如反掌,只要你愿意,任何事物都可于笔端,任何颜色都能时代社会有机相连

三、几点建议

1.北京卷高考记叙文命题应适当降低难度。今年北京卷记叙文题依然坚持高位引领,作文题要求考生能够进行多个层面的审美创造,包含对颜色的选择、对颜色的意义感悟、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对历史事件的思考、真挚感情的抒发等。这对当下的考生的实际来说,无疑难度较高,不难看出作文要求与生的实际,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度的脱节

2.高考阅卷对记叙文应持包容的态度。高考阅卷对命题者影响较小,但对教学和生影响深远,甚至和高考命题一样起着导向作用。高考阅卷中一些教师把故事情节曲折与否作为评判记叙文的尺度,这是不公平不科学的。我们不能仅仅青睐编故事的考生,对那些写随笔、散文的考生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

3.师生要更新观念,跟上节奏。今年记叙文题再次从核心素养层面提出要求把记叙文的写作提升到审美创造层面这需要师生及时更新观念,及时跟上命题的节奏把记叙文的写作还原为审美创造:写生活,抒真性情,有大情怀,表现时代特征,反映生活本质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2019的色彩”评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