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1 00:14:36

真实心理案例及我的分析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背景信息:求助者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对他要求严格,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继承他们的事业。求助者初二时,因课间和同学在讲台上打乒乓球被老师严厉批评并一同被罚站,当时觉得很丢人,留下心理阴影。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但心理承受能力差。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是多年的三好学生和班干部,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心里很失落,暗下决心要把名次提上来。但事与愿违,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名次没升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不及格。为此父母极

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也觉得自己很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老师不重视他,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因此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焦虑。他觉得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他、关心他了。班长是一位女同学,对他学习、生活等很关心。他也愿意和班长讲讲自己的心理话,自己感觉喜欢上了班长,于是鼓足了勇气,表达了爱慕之情,但班长明确告诉他自己有男友,不能接受他的感情。初次恋爱就失败,他感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兴趣明显下降,慢慢的不愿与人交往,整日没精打采、闷闷不乐。近半年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头昏、头痛,晚上入睡困难,全身疲惫不堪。记忆力大不如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现在学习成绩已排到班里的倒数几名,父母、老师和同学注意到了他的问题,多次帮助他。但他觉得很无助,自己觉得没什么希望,这学期已无法上学。

我的分析:这个案例中同学的经历在刚上大学的学生中,实际普遍存在。我认为,在他的经历中,有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心理的落差等等方面相互交织,最终形成这样的后果,显示出焦虑症与抑郁症的特征。

结合案例,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两年来学生工作的经验,我对其心理问题分析如下:

1、 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求助者作为一个刚经历过高考洗礼,并以优异成绩升入大学的同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是多年的三好学生和班干部,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在考取大学后,必然会受到周围人们的追捧,充满自豪感。然而,刚刚来到大学后才发现,“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这正使他心中产生自卑,同时,小时候打乒乓球那一次的经历使他养成追求完美、争强好胜的个性,还有认为必须学习好才能受到表扬,才会被别人接纳的潜意识,父母对其期待也很强,这样大的心理落差,必然会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他产生一定的打击。

2、 孤独感与想同集体共存的感受交织。刚上大学,过去是老师、父母、同学心目中的尖子,众星捧月,大家都以他为重心,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受到多方重视与关心。然而,上到大学,由于环境的改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的联系并不像原来那么紧密,所以在这里,老师没能重视他,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父母不在身边,周围又缺少熟悉的朋友,都是一些较为陌生的同学,所以十分孤独,想同别人建立联系,然而,在努力摆脱中,却没有成功,多次挫折,初恋的失败,又挫伤了他的积极性,所以,等于封闭了他与人群的联系。人是集群的动物,脱离群体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这都导致了他最后的无助,沉沦。

3、 这时候的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属于埃里克森理论中“自我认同感”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努力寻求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通常会在同辈群体、父母、老师处寻求解答。刚上大学,求助者遇到学业的挫折、老师的不重视、同学的看不起,父母的责骂,努力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希望值过高引发失落心理,相对剥夺感,使他形成对自己的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打击其积极性,使他从心里不愿意改变,所以,大家后期的努力没收到效果。

4、 环境陌生引发的防范心理。刚入大学,对于陌生的一切,不能不使其产生对于周围人事物的防范心理。在这时,同学、老师、父母未能给与求助者以心理方面的支持、鼓励,使其对于周围的一切产生防范而对于世界产生失望,从而一蹶不振。

5、 目标失落产生困惑心理。求助者从小到大都是名列前茅,自然会产生到大学后也会有好成绩,其父母对其的期待也是继承他们的事业,自然目标是很高的。到大学后,“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心里很失落,暗下决心要把名次提上来。但事与愿违,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名次没升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不及格。”目标失落,困惑不已,然而,又是自己的孤独,没有及时获得周围人的指导,找不到答案,对自己产生失望。

6、 地位变化产生自卑心理。从天之骄子变成普通的一员,盲目的否定自己。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90后大学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现在基本都处于刚上大学的阶段,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既有青春期的叛逆、有新生的彷徨、有时代的烙印。

刚上大学,对于陌生的一切,首先,他们会有如下的一些心理特征:

1、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考上大学的自豪感,然而到大学后,发现大家都是尖子生,自己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产生自卑感。

2、放松感与紧张感同在,刚上大学,过去老师说,考上大学就放松了,高考完,自认为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终于该有时间玩玩了,然而到大学后才发现,大学课业也是很重的,甚至更难,于是,想放松又不能放松,有失落,与被欺骗感。

3、孤独感与恋群感交织,刚到大学,到处都是陌生的人事物,孤独。又希望处于群体中。

求知欲与厌学心交融,刚上大学,对于一切都是好奇的,希望学到新的知识,然而,又认为自己刚高考完,想多放松放松,产生厌学。

4、空虚感与恐惧感共振,到大学后,以往是老师、家长安排学习内容,到大学后,学习方法的改变,需要学生有独立学习能力,这时,学生往往不具有这种能力,没能很好安排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生活出现空虚,对周围的陌生以至于产生恐惧。

5、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上大学后,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一种叛逆期,希望自立,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然而,在生活上,由于经验的缺乏、知识的匮乏、一直以来对他人的顺从习惯无法马上改变,所以仍然必须依赖父母、他人的决定。而且生活能力的低下,过去只知学习,而现在所有生活琐碎都迎面而来,需要自己去做,有一种依赖。

6、希望与失望相伴,希望值过高引发失落心理,目标失落导致的困惑心理,地位变化产生的自卑心理,刚上大学,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新生的感觉,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能从头开始,希望在大学能够尝试以往没尝试过的一切,认为一切都有可能,只要努力就都能成功。然而到大学后,发现,其实每一件事都是自己不能掌控的,自己能做的事,都是非常繁琐的小事,而那种比较高端的领导、策划工作,自己不会做也轮不到自己做,到各个群体中,都有领导,而做完这些琐事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只是被高年级的人所利用做一些小跑腿的工作。自己并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不是从小到大以来担任的班长等干部,并不是被老师、父母、同学所追捧的中心,大学后,各种管理体系的地位与过去都不同了,班主任地位削弱、学生组织地位提高,组织系统复杂化,学生工作都有各级领导、指导老师,地位变化产生自卑。

7、环境生疏诱发的防范心理,怀旧、依恋带来的孤独心理。

而他们同时又处于青春期,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中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他们希望找到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的答案。所以一直在经过各种努力去寻找、去尝试,这正是以上各种特点的一个前提,潜层动力。

90后,生活在资源爆炸、信息爆炸、各种选择多样化、物质丰富、时代变迁的时代。选项的过多,使得他们手足无措,带来焦虑、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选择,怎样选择才是更好的。在选择过程中便会出现彷徨、无奈,貌似自主性不高,不可排除的外界因素。改革开放后,更多的提倡自立性,独立,个性,外国欧美文化影响,使得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90后更具有独立性,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更自主,同时,青春期的叛逆,又使其更愿意标新立异。同时,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相对更加的自私,事事为己,不太愿意奉献,不大愿意合作,希望自己是领袖,不希望被控制、被领导。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何不同?

1、 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教育学生认识国家形势与任务,提高政治觉悟与政治思想水平,这是与国家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是国家、时代必须对人民进行的政治教育,从小做起,对国家、政府负责。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注重教育学生帮助认识自我,解答困惑,解答心理问题,开发潜能,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提高学生心理水平,对来访者负责。

2、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工作着主动出击,积极发现,解决问题,强调教育与灌输,注重说赋与言传身教。心理咨询强调求助者主动求助,宣泄疏导,注重倾听与感情沟通。

3、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规范的过程,个体需要被动的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要求就给予公开奖励,不符合要求就给与否定批评与惩处。心理咨询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心理过程,更注重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重点是来访者的发展和提供改进意见

4、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老师、教务处等机构开展。心理咨询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

5、 思想政治工作面向所有同学。心理咨询则是那些在心理适应、心理发展上需要帮助的人。

心理案例及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