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发布时间:2022-12-07 16:50:10

古代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1.赤子:初生的婴儿。举例: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如: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幼学:十岁。如:《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举例:《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十五岁。举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举例:《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岁。如:《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三十岁。举例:《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知命: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后以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