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30 13:31:43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学习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相结合。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研习课文一、二两段。[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游记不同,
1、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记物(《核舟记》)。
本朝人尚理——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学习《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2、作家作品: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

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3、写作背景,“学案”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字音,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3、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4、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第一部分(12):记叙——游山经过。第二部分(34):议论——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1)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画出作者行踪路线图。
2)介绍褒禅山等文化常识。
三、研读课文12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重点掌握词语“卒”“文”“道”“极”

(2掌握词性活用,学生解答。①“舍”“始舍于其址”“舍”,句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②“名”“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③而莫能“名”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名”是“说清楚”“说明白”④“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这里的“穷”是“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出示投影“……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讨论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