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素问原文翻译7

发布时间:2020-04-03 21:37:02

 原文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①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陷脉为瘘。流连肉腠,命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0。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阳气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亡。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日: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翻译



√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流连肉体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削弱,若风寒内侵,腧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始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么,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浸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病邪在人体内留滞日久,就会向内发展而造成进一步的病变。如果造成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互相交通的情况,就是良医也不能治疗了。所以说,阳气蓄积过多,也会使人病重以至死亡。因为阳气蓄积过多,会造成气机壅阻,而气机壅阻,自然应当疏散并使之和顺;如果不赶快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是粗心大意,浅薄从事,就会使阳气衰败而致人死亡。

、人体的阳气,在白天主要发挥卫护肌表的作用。每天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开始活动;到了中午,人体的阳气也达到了最盛的程度;夕阳西下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随之虚弱了,汗孔也随之闭合起来。因此天黑以后人就应当停止活动而去休息,以养护阳气、防御外邪;也不要扰动筋骨,不要接触雾露。谁要是违背了一天之内的早晨、中午和日暮之后这三个时段应当遵循的动静规律,身体就会日趋困顿虚弱。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片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 素问原文翻译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