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展览馆参馆心得

发布时间:2012-08-02 11:53:26

党史展览馆参馆心得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一直觉得这是无限光荣的一件事。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党史展览馆,对我而言,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崇高。毕竟,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在党的组织下,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先进性、沐浴党的关怀,如此近距离的体验党、认识党、感悟党,这使我我满怀虔诚,满心憧憬,满腔激动。

来到展厅,气氛与这外面的明媚阳光相比,反差不小,我的心不觉一下子揪在了一起。看着展厅墙上一幕幕中国共产党早期救国救民的艰辛历程,看着那一张张甘愿为党组织奉献一切的笃定不移的脸庞,而这些脸庞,绝大多都在英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惨遭迫害。我不禁感叹,他们是真真正正的人民英雄啊!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大多从事的是地下工作。就像中国共产党当时组织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负责人之一——赵子健。他在河南工作期间,以讲坛为阵地,积极向工人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用工人们的痛苦遭遇启发大家的阶级觉悟,把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办成了开展党的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宣传、组织工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短短几个月就培养出高斌等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同时,赵子健通过这些工人骨干把全国各地党组织出版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一部分进步宣传材料,如《一个士兵的故事》《工人对话》《工会》《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等,带到河南广大工人中传阅,使工人们深受鼓舞。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他就是王若飞。很难想象中年之后的他看上去变得判若两人,脸上的稚气被磨得一光二净,只剩下了沧桑和凝重。我想,这便是共产党人的精诚吧。为祖国、为人民,家国天下的情怀、视死如归的义胆,早已让一个个像王若飞一样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家国为先的时代豪杰。虽然这豪杰做的艰难,但既然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自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就如同王若飞同志生前所说的那样:“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与王若飞同志像相临的是一面英烈墙,这里纪念的都是身居要职却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年早逝的英雄:王克斯、范易、许包野、张自安……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仅仅24岁,而最年长的也不过39岁,虽然这些名字听上去有些许陌生,但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却为世人所共知!终究皇天不负有心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经过一代代革命者的艰苦捍卫和发展,终于由星星点点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染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点亮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当年的动荡早已远去,但那种精神我们自当铭记。安逸不应忘记危亡,幸福应当铭记苦难。此时此刻,坐在电脑桌,看见窗外的一木一草都是那么安详。我不敢想象,就在六十多年前,这样看似平常的安逸与舒心都是那样的奢侈。我暗自庆幸自己的幸运,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与那些革命先烈本无差别,只是命运某种的机缘巧合让我们不劳而获的、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和平。我开始真正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真切内涵。是啊,不易,相当不易。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奢侈的安逸中虚度光阴呢?我不禁要这样问自己。我们现在,每次的国旗下宣誓,都说要“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但这句话又被多少人真正说到了心里去?单说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珍惜?我想,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珍惜,同时也应承担起责任,让我身边的人都学会珍惜。当然这种珍稀也不会只是空谈,因为,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务,那便是最好的珍惜。目前来说,作为一名学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明亮的教室、辛勤的老师,好好学习,全面的历练自己,掌握牢固的科学知识和报国本领,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每当面对现实,我又不禁心痛。现实当中的校园暴力、早恋、逃学、网游等等让多少青少年沉沦,“珍惜”二字又从何谈起?现实不容忽视,更不应允我们的悲观失望。而现在,也同样是我们有所担当的时刻了。对于我自身,首先必须严以律己,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借用自己纪律委员的身份,对同学们进行思想上的渗透;发动全体班委,用实际行动营造出好氛围好环境,在班里形成舆论效应,从而使人心向上,人心齐聚。虽然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想,只要社会的每一分子都各司其职,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注定会发生。

以上是我此次参观党史展览馆的心得体会,请党组织继续在实践中考验我!

XXX

2011-8-31

党史展览馆参馆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