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

发布时间:2023-01-27 15:55:55

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哲学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陈壁生【摘要】宋代道学兴起,朱子集其大成,重新解释《四书》,发明《四书》义理以启发德性,同时又面对五经中的礼乐思想。从教化的角度看朱子的政治哲学,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在教化帝王方面,朱子的“帝王之学”在启发帝王的德性,以复兴致君于尧舜的儒家理想;在教化士大夫方面,朱子重新解释《四书》,探求修德成圣之路,以此塑造一个儒士的知识共同体;在教化庶民方面,朱子并不认为要对每一个人进行德性启蒙,而是通过对五经礼制的损益,设立家礼、乡约,以教化一般百姓。关键词朱熹;理教;经教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6-0101-07作者简介:陈壁生,广东潮阳人,哲学博士,(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①[清]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2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康有为于万木草堂纵论古今学术三大变云:“两汉行孔学,三国、六朝行刘歆伪古学,自宋至今,皆朱子学。”①康子从教化的角度,勾勒出古今学术的迁变痕迹。朱子为唐宋转型之后的思想巨子,自元至清数百年间,儒家义理的探讨,生活方式的塑造,都与朱子密切相关。可以说,朱子通过对儒学的重新解释,
前瞻性地设计了传统社会的政治与生活方式。今天要重新认识“中国”之近世社会,便必须首先探讨朱子这种设计的利病。中国学术至朱子,其重心完成了革命性的翻转,即从五经之学向《四书》之学转变。朱子合四子之书而为之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义理系统,再以《四书》朱注之义理系统为标准而观五经、注五经,经学为之一变。可以说,理学之要在《四书》,而经学之要在五经。然理学家亦注五经,不过,《四书》与五经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只有探明《四书》之抽象义理,方可认识五经之实学典章。因此,《四书》之学为宋学之真正核心所在。如果说五经之学是“圣人之学”,那么,《四书》之学则转化为“学做圣人”之学。在教化问题上,经教(具体化为“礼教”)偏重于建立政治社会制度以塑造生活方式,理教偏重于先觉者对后觉者的道德教化。汉宋之别,大要系于此。经过朱子的转化,儒教理论,为之一变,而其教天子、士大夫,启发德性,学做圣人,用理教;而其教庶民,则损益经义,制为新法,是经教。一、理教:帝王之学《庄子·天下篇》所云“道术将为天下裂”时代之后,德位分离,人主位居王侯,而德非圣贤。是故帝王之学,为历代儒者所极为措意者。盖人主操天下之权柄,为政治之中心,而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实质上都是政治生活。因此,如何通过帝王之学,确定人主在政治共同体中的位置,遂成为儒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故孟子之说梁惠王,诱之以王道;董仲舒劝汉武帝,建言以尊五经。及至宋世,天下之学术变,而帝王之学亦随之而变。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高宗内禅,孝宗即位,时年三十三岁的朱熹上《壬午应诏封事》,大讲“帝王之学”云:窃以为圣躬虽未有失,
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也……古者圣帝明王之学,必将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事物之过夫前者,义理所存,纤细毕照,然乎心目之间,不容毫发之隐,则自然意诚心正,而所以应天下之务者,若数一二,辨黑白矣。①此处朱子明以《大学》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说“帝王之学”。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引程子之言以补“格物致知”之义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②朱子之说“帝王之学”,几乎是程子解“格物致知”之普及版。其后,朱子向孝宗解释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自古圣人口授心传而见于行事者”,并建言孝宗“少留意于此遗经”,然后再“考之于六经之文,监之以历代之迹,会之于心,以应当世无穷之变”③。帝王之学,不是参照古经中的圣王法度,以损益礼乐而用之,而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宋学断然迥异于汉学的地方。朱熹希望帝王这一角色所做的,不是让帝王模仿圣王的礼法去重新改革制度,而是帝王去学习圣人的心性,使帝王本人的个人修养不断向古圣先王趋近。如果帝王能够在学习圣王之心中不断提高德性,那么《论语》中所说的“政者,正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等,便会自然实现。而要让帝王提高德性,关键是找到学习做圣人的方法。在学习做圣人的道路上,不管是君主还是凡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四书》所建立起来的成圣之道。而此种“《四书》-五经-史书”之为学次第,不但适用于一般士大夫之为学进德,而且适

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