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发布时间:2014-06-16 11:20:54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2011-12-05 20:12:39)

转载

辛弃疾现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六百多首词,是现有词作最多的词人。

1、辛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具体体现在:

1)抒发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辛弃疾早年生活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南归后日夜不忘恢复中原,因此,他用词反复的书写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战斗激情。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借梦境描绘抗金部队壮大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抱负和情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2)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辛弃疾有勇有谋,以抗金救国为己任,但是,南宋朝廷却没有重用他,反而还猜忌他,疏远他,投置闲散任地方小官长达二十余年,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不平。在许多登临怀古的词作中,这种情感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如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这首词就表现了他壮志难酬、英雄失意的悲愤之情。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抒怀之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登赏心亭所见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色。见到如此壮阔的场景给作者怎样的感触?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山。站在赏心亭上眺望远处的山峰。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倒装句,正确语序是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运用比喻、拟人化手法。远处的山峰就如同美人头上带的玉簪,美人梳的螺壮发髻一样。极为妩媚。可远山虽如此妩媚,对作者而言,不是觉得赏心悦目,而是惹得作者满腹愁恨。用拟人手法。远山送来愁恨。这两句引出了悲愁之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突出一个人物江南游子。实则是作者自称。作者刚刚漫游江南吴楚一带归来,故称自己为江南游子。置身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环境之中。落日是一派苍凉景象,断鸿的叫声更为悲哀。从景、声两个方面突出了江南游子的悲凉孤寂。除了景与声突出作者的悲哀外,下面的动作描写同样可看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凉孤独。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动作特写,他把佩刀看了又看,显示了他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手拍栏杆,踱来踱去,则又可见他报国无门的苦闷。无人会,登临意。直接抒发无人理解的感慨。这几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满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

上片通过景物等的描写直接抒发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苦闷。下片同样表现作者的这种苦闷,不同在于表现手法上。下片连用典故表现这种苦闷悲哀。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是一个典故。见《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他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中鲈鱼的美味,于是弃官归家。辛弃疾在这一典故前加上休说表明他不赞同季鹰的做法。他不愿意弃官归隐,享受清闲。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刘备批评许汜在三国天下大乱之时,不忧国忧家,而是求田问舍,购置田产,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作者认为求田问舍的许汜羞见刘备。实则表明自己在国家动乱之机绝对不会归求田问舍。显示了他的英雄豪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晋代桓温北伐,途经金城,见当年自己亲手种植的柳树已经长至十围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引用此典,感伤年华流逝而功业未就,表明作者的悲愤与焦虑。

以上三个典故中显示了作者心情的迅速变化。他决不归隐,充满英雄豪气,想做一番事业,可始终功业未就。三个典故层层推进。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烦劳何人呢,只能唤取歌女,擦拭我的眼泪。作者的苦闷无人倾诉。对应上片无人会

这首次表达了作者壮志难伸的苦闷。

艺术:1、意境既慷慨悲壮又含蓄深沉;

2、写景、抒情、典故容为一体;

3、层层推进,结构严谨。

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代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通过赞颂孙权侧面表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

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因为中原已经不属于汉族所有,有了不可及的分界线。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代指士兵。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颂扬孙权,展现孙权这一英雄形象,实则表现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

此词借历史人物了抒发词人满腔的爱国热情,同时又表现了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和苦闷,

3)批判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

整个南宋,上层官僚集团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主和派和主战派的斗争。而主和派几乎占的都是上风。词人对此是十分愤慨。在他的爱国词中大量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进行抨击。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此词又题暮春春晚。写作于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再也经受不住几番风雨的摧残,春天匆匆归去了。表现了作者对春归的惋惜、无可奈何。引出的作者的惜春之情。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由于惜春常常害怕花早开,因为早开就会早败,何况现在已经有无数的落红了。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作者竭力想挽留春天。劝说春天听人说,一旦离开,天涯芳草无归路春天只是默不作声,悄然离开。于是作者开始怨春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算来,只有画檐上的蜘蛛在整天辛勤地织网,想留住飘摇将逝的春天。飞絮象征飘摇将逝的春天。

上片写出了作者惜春而又怨春的复杂心情。对暮春的描写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这里作者侧重于他的象征含义。飘摇将逝的春天象征处于飘摇之中的南宋国势。作者惜春而又怨春,象征对南宋王朝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

上片通过抒发对即将消失的春天的复杂感情来含蓄表现对南宋王朝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用象征手法。下片同样将矛头对准南宋王朝,因为身为朝廷官员,不好正面批判,同样也是含蓄地加以揭露批判。下片用典。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用典。汉代陈皇后失宠,幽居长门宫,以千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汉武帝读后感悟,陈皇后再度受宠。这里作者用峨嵋遭妒而失宠象征忠臣遭奸臣陷害而被皇帝疏远,由于君王已经变心,不信任自己,即使以千金聘请司马相如作赋表情怀,又能向谁去诉说呢?这里作者在为自己的生平遭际鸣不平。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象征投降派小人。作为主战派一员,作者警告那些投降派小人,不要太得意,玉环飞燕这些善舞善妒之人最终都化为了尘土。

两个典故曲折地表现了对南宋朝廷中小人的斥责。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所谓的闲愁是不被重用、无用武之地之愁。此愁最苦。不能凭栏远眺去消解愁苦,因为远眺所见的是更为萧条的景象:烟柳、夕阳。既实写远眺所见之景,又象征南宋国势的衰微。

全词通篇运用象征手法,对南宋王朝进行理性的批判,批判小人得志、批判皇帝昏庸,表达作者内心深处难以名状而又无法摆脱的愁苦。

2、反映农村生活和田园景物

辛词中还有不少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令词,这些农村词大部分是他43以后罢官闲居江西时所作,都能给人一种清丽柔美之感。如: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描写农村夏天夜晚的景象。写得生动轻快,清新怡人。再如: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同样是词人退居江西上饶时作。描绘了南方乡村的一户人家的生活画面。写得清新可爱,幽默风趣。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