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的故事及寓意

发布时间:

曾子杀猪的故事及寓意
篇一:曾子杀猪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
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
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
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

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
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颜回煮饭的故事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篇二:曾子意义课本剧《曾子杀猪》主要讲述的是曾子的孩子每天都吵着吃肉,曾妻为了不让孩子和她去赶集,哄骗孩子说回来就杀猪。一心等娘杀猪的孩子见娘只是骗骗她,大哭不止。曾子见状,立马将不是很大的小猪给杀了,还宴请乡亲们,教育乡亲们对待孩子要诚信。在中国古代,猪肉是一种奢侈品。只有重要的节日或有重要的活动时才可能杀猪,可是曾子却为了实现对儿子的诺言把猪给杀了,他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他的言行为儿子做出了榜样,从故事中让学生们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兴致很高。可见课本剧这种形式学生特别喜欢,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形式极具欣赏性和教育性。在每次的表演排练中,子都收到心灵的触动,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性,此外,孩子们更加知道了团队精神的可贵之处,孩子们更加喜欢合作,喜欢表演。在笑声中同学们能轻松愉悦地主动求知、获知,明白人的道理,获得情感愉悦的享受。

篇三:播音朗读稿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曾子杀猪》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曾子杀猪》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朗读播音稿件时,要知道稿件的来龙去脉,知道其出处,同时也明白内容深意,这对学播音主持的来说,也同时是为累积即兴评述经验。
故事选自《韩非子》,曾子因为妻子对儿子说的一句“回来杀了猪给你吃”的玩笑话,意要将猪杀掉,以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
体现了教育儿童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做事一定要言行一致。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就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曾子杀彘(曾子烹彘)又叫:曾子杀猪。

曾子杀猪的故事及寓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