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的发现与演变

发布时间:

中国货币的发现与演变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货币,社会的发展也与货币息息相关,我国自古代时就使用了货币并一直延续至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初发明了货币,过一系列的演变发展成今天的人民币。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创造出来的;二是自然产生说,代表人物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到“维币之行,以通农商”,意思是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为适应商品的需要而自然产生出来的。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在人类历史上,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最原始的形式,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作为原始货币,它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从形式上看,实物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实物。但实物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体积笨重不便携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退出了舞台。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称为金属货币,铜铁金银都充当过金属货币的材料。属货币具备耐久性,轻便性,可分性或可加工性,价值统一或均质性,以及供给的稳定性等优势和特性,能有效地发挥货币的职能。
中国古代货币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演变。在中国的汉字中,凡是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但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中国先民掌握了冶炼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的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就是最早的金属货币。
早期仿形货币,是中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以物易物贸易阶段之后产生的,着地域经济的不同,不同部落使用的早期货币都不一样,现今出土的有争议的青铜器:如斧,网状器,它们与实用器形似而体积小,有的呈小批量出土,而且土墓葬均在秦以前殷商墓中出现。因而许多古钱收藏研究者均把这些实物当作早期殷商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零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但秦铸行不久,由于暴政与巨额军费开支,铸造货币不断地减重,变轻。
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自始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唐代时货币起源的认识仍出于《管子》的“先生制币”说(亦称“货币国定税”)此说在《管子》一书中多处言及,有代表性的是《国蓄》,曰“王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亦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人百里,水邑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涂之远,真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 ”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币,以刀币为下币。三币,中屋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这一观点以后影响至今,已成定论,成与货币起源说上的主流认识。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得到广泛流通,国库和官方银库的白银皆按统一的成色和质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储存,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铸造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因为战乱繁频,百姓通常将白银窝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货币系统。
北宋时,由于铸币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料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的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三十五斤八两。去四川买一匹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比起现在的纸币更像是一种计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准,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而明代开始,朱元璋在洪武8年发行大明宝钞,且为政府强制发行流通,朝廷并未限制其发行额度,虽曾严禁金银,但最后又步上了元朝的后尘。中期以后,大量流入的白银为其主要通货,并以铜钱为辅。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此时我国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由手工制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寿终就寝。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元为元,人民币的辅助单位为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重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回首过去,展望新世纪,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货币的文明古国之一,并在漫漫的货币历史长河中写下过无数次中华文明的辉煌,记录过汉唐时期封建王朝最强盛的一页。但由于我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闭关锁国状态,以及近代工业的落后,以及我们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钱币爱好者,在货币研究方面,不能拘泥局限与钱币本身的形制,大小,轻重,色泽,成分,文字以及铸造年代,制造技术方面而将它提高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变化;并要将对货币放在其特定的历史之中,去研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去,借古探今,汲取经验,认清经济活动规律,掌握现代科技,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悠远的货币文化。


参考文献:《金融学》

《国蓄》 《宋诗》

《管子·轻重戊》
《史记》




中国货币的发现与演变

相关推荐